分享

安徽日报: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新三为主”解读

 悠哉乐哉 2014-04-02

  ·编者按·安徽是人口大省,也是流动人口大省。面对新形势,各地人口计生部门积极探索工作转型,涌现出不少典型。实践中,把实行了30年的“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拓展为“以宣传倡导为主、以服务关怀为主、以基层自治为主”,实现了理念、作风、模式、机制、方法五大转变。

  近期,省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将在怀宁县召开座谈会,推广“新三为主”工作法。本报记者先期深入怀宁等地,探访转型“亮点”,解读他们的创造性实践。

  拆去“行政化”架起连心桥

  【视点】

  绿草茵茵,喷泉雕塑相映成趣。在怀宁县马庙镇,镇政府大院撤销门禁、拆掉围墙,“变”出一个人口文化广场,成了大家休闲健身好去处。不仅是一堵院墙的拆去,计生服务中心还设立一站式大厅,窗口工作人员集中办公,腾出的房间改造成居民活动室。

  马庙镇新安村村民丁求生说,村子离镇政府比较远,以前来办证,楼上楼下要跑几个办公室,到处问人找人,有时材料不齐还要村里镇上往返跑几趟,几天甚至一个星期也办不好。现在一进服务大厅,办事人员就热情询问需要什么服务,准备哪些材料,一下就把证件办好喽。我们老百姓办事轻松了、方便了!

  如同该镇计生服务中心一样,怀宁县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全面去行政化,推行“一站式办公、一体化服务”,不仅拆去一面面“墙”,拆去“官架子”,还改变了群众办事进多个门跑多趟路的无奈,优质服务拉近了干群距离。在全县评比中,计生工作满意度连年上升,位居前列。

  1983年以来,“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和经常工作为主”的“三为主”工作法已经走过30年,为广泛深入地发展计划生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时期服务管理范围拓宽,计生干部工作事项已远远超出“三为主”工作方针涵盖的内容。转型发展背景下,人口计生工作需要匹配怎样的新方法?

  怀宁县探索在前。该县通过组织座谈、发放问卷、入户随访等方式倾听群众意愿,将群众需要的服务和提出的意见专门整理,组织班子调研。在详细分析地方实际和群众需求、听取上级部门意见后,怀宁县在全省率先实践“新三为主”工作法:“以宣传倡导为主、以服务关怀为主、以基层自治为主”,特点是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拓展公共服务范围。

  在淮南,这座连续五年荣获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的城市,响亮推出“宜家工程”。决策层深刻认识到,不能单就计生抓计生,必须把完善家庭发展政策,由面向育龄群众向面向计生家庭转变,促进计生家庭和谐幸福,才能引领转型发展。于是,该市打造“宜家工程”,提出“增进计生家庭发展能力,维护计生家庭合法权益,提升计生家庭幸福指数”目标,面向家庭这个社会基本单元,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供人口全覆盖和生命全过程的公共服务。

  “从群众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省人口计生委负责人解读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素质越来越高,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需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满足群众的需求。生产生活方面,也应给计生家庭更多关怀,让他们优先分享改革成果。基层自治上,通过村规民约、诚信计生等方式自下而上开展工作,更容易被群众接受,效率也更高。

  生命全关怀宜家促和谐

  【视点】

  在淮南市,“宜家工程”将计生服务所改造提升为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近日,田家庵区曹庵镇服务中心,尹娟正在做健康检查,女儿在隔壁的儿童活动室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尹娟说,以前到这里做检查时,总担心孩子乱跑不安全,现在孩子可以在新建的活动室玩玩具、看看书,自己做好了检查还能到阅览室上网看看新闻。

  不仅是尹娟,各个年龄阶段的群众在这里都有活动空间,计生服务所改造为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不仅保留原有的生殖健康服务,还设有宝贝乐亲子室、青苹果成长室、爱之巢幸福室、夕阳红活动室、家庭生活指导室等。这是淮南市实施“宜家工程”后,为了开展人口全覆盖和生命全过程服务而拓展阵地功能的一个缩影。

  以生命全过程服务为例,“宜家工程”在打造公共服务中心外,实施一系列“计划”,“宝贝乐计划”针对农村早教薄弱现状,已在乡镇建有19个儿童早教中心,为幼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青苹果计划”在全市各中小学,每年级每月上一节生理卫生知识课,两年来组织了500多场次竞赛、讲座等,受教育学生累计约20万人次;“爱之巢计划”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育龄妇女把好优生第一关;“夕阳红计划”以农村独、双女户养老为重点,目前已有大通区上窑镇和毛集实验区毛集镇等地,把年满60周岁的独、双女户老人接到镇敬老院免费入住,提供好条件,让老人安度晚年。

  怀宁县按照“一中心、多功能”设想,在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建成妇女儿童活动室、留守儿童活动室、妈咪吧、科普馆、青春期健康俱乐部等,并创新“菜单式”服务,在各个服务阵地门口详细列出服务种类,公布服务人员联络方式,方便群众享受优质服务。

  通过功能拓展,该县计生服务由单一的避孕节育服务实现了向全人群、人的生命全过程服务转变,乡所村室成了大家的活动乐园。拓展服务是一方面,该县抓住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契机,开展“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以及育龄群众婚前孕前孕产期的医学检查随访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微笑之星”评选活动等,合力夺得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

  省人口计生委有关人士分析说,新时期群众对青春期健康、优生优育、老年保健、心理咨询等有着多元化、迫切化的需求。如新婚夫妇对生育高质量孩子的需求,青少年对性知识的需求,已婚夫妇对避孕的需求,中老年人群对保持心理生理健康需求等等,围绕群众需求谋发展,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民生民为本“利导”利家庭

  【视点】

  “今年我的计生奖扶金又提高了,老伴也开始拿钱喽。 ”因为响应计划生育,如今年老得实惠,肥西县紫蓬镇烧脉村村民余本安一提起便高兴,黝黑的脸上绽开幸福的笑容。

  余大爷今年62岁,老伴叫张荣芝,1974年结婚,婚后生了两个女孩,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成为计生双女户家庭。时光荏苒,余大爷前年60岁时开始领计生奖励扶助金,今年老伴也达到申报条件。村干部对他说,奖扶金已提高到1080元,你们老两口一年能拿到两千多元。余大爷笑呵呵地说:“两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对我们很孝顺,现在政策又这么好,我们一定会养好身体,好好享福。 ”

  不仅是真金白银奖励,利益导向政策还帮助计生家庭致富。怀宁县凉亭乡双湖村姚五四、刘节云夫妇,育有一女,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前些年,姚五四在外跑运输时偶尔了解到一种新型墙体砖的生产工艺,便萌生回乡创业的念头。办厂需要土地,姚五四到乡里一说,很快得到支持,15亩的场地有了,乡里还帮着平整了,并通上水电。工厂红红火火上马,由于投入资金较大,资金链出现问题,又是乡里出面找金融部门协调,畅通了资金渠道。 “我还要感谢乡政府派人帮我建成网站。 ”姚五四高兴地说,通过互联网推介,工厂销售渠道极大拓宽,销量大增。

  余本安们受到优待是“民本计生”的生动体现。从2004年起,我省启动农村计生家庭奖扶试点,对农村只生育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生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后给予每人每年600元的奖励。 2009年,针对城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所面临的特殊困难,省政府将计生特别扶助纳入民生工程范围。同年,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文件中,长效节育奖励制度被确定为扶持区域发展的专门政策之一。至此,我省形成了计生利益导向三项制度。目前,奖扶金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960元,针对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的特扶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320元,针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特扶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620元。

  在省标准基础上,各地结合实际在奖扶年龄提前、提标扩面、教育优待、生产帮扶等方面“做加法”,让奉献者有回报,少生者得实惠,光荣户享服务。一系列“真金白银”政策出台实施——肥西县对独生子女户的企业退休职工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城市无单位居民给予一次性补助3000元;对遭遇意外情况或重大困难的计生家庭提供一次性5000元的特殊救助;每年12月底前将全县政策内在孕胎儿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金由县财政承担;政策内怀孕的育龄妇女由政府为其购买妇幼幸福健康保险等等,该县以奖励扶助为重点加大经济补助、以救助帮扶为重点解决现实困难、以保险保障为重点解决后顾之忧。怀宁县将农村计生家庭奖扶年龄提前至55周岁,其中独女户奖扶对象提前至50周岁;逐步将独生子女保健费标准提高至每月30元;教育、农业等部门帮助未升学计生家庭子女联系继续教育学校,免费提供劳动技能培训等。

  淮南市为提高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在农村小额贷款中,对计生家庭予以优先优惠。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和夏集镇,采取土地流转、塌陷区补偿资金入股方法,让计生户优先优惠参加农业合作社和集体企业。焦岗湖镇通过土地流转参加洼梁村“蒲公英农业合作社”的计生户,土地流转费比其他家庭提高了20%。夏集镇“绿馨园”休闲观光合作社,吸纳该镇300余户计生户入社,帮助他们发家致富。

  省人口计生委负责人表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转型,需要由过去以处罚强制为主转变为以奖励引导为主,并按照“新三为主”工作法要求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支持计生家庭优先发展,帮扶困难计生家庭,引导群众自觉自愿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使过去的“要我计生”转变为“我要计生”。

  文化为先导润物细无声

  【视点】

  怀宁县小市镇,是东汉著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在这个“爱情圣地”,当地打造了“幸福里”人口文化园,将传统文化、人口文化、地方文化有机融合,以象征纯洁爱情的孔雀为造型元素,设立主题雕塑、计生三字经系列石书、彩绘宣传画、草地标语牌等。

  小市镇居民谢菊芳说:“镇中心的平安大道,以前杂草丛生,环境很差,后来镇里进行环境整治,建起了人口文化园,我们经常来这里散步、锻炼、看看石书。 ”县人口计生委负责人表示,改变过去生硬的说教方式,人口文化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树立新型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和幸福观。

  “新三为主”工作法促成计生工作思路由“控制人口数量的单纯计生思想”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人口观念”转变。这其中就包括工作方法由行政命令式向春风化雨式转变,更加注重宣传引导。

  为创新人口文化载体,怀宁县力求“一镇一品”“一村一景”,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人,以温馨的氛围感染人,建起新型人口文化园,打造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品牌。目前该县20个乡镇建成27个人口文化示范点,依托乡所村室阵地、名人效应、文化底蕴、广场建设、校园建设、村居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建成七种类型。集知识、娱乐、教育于一身的新型人口文化园,融汇自然、人文、历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人口文化,普及计生知识,不仅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又给人们以人口文化的熏陶、感染和启迪。

  全省各地,人口文化园在老百姓身边建起来,群众性主题活动也丰富多彩。在怀宁县,“浪漫七夕、爱在怀宁”交友大会、“孔雀东南飞”人口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层出不穷。该县还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百千万婚育文明户”“优秀计生专干”等评比表彰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进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淮南市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开展人口文化进校园、进公园、进家园、进警园“四进”活动,构建立体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人口文化宣传网络,推出一批以地方戏《女儿桥》、花鼓灯《兰花嫂》、少儿舞蹈《好中国》等为代表的叫得响的优秀计生文艺作品,倡导婚育新风。肥西县改变过去呆板单一的宣传标语、宣传折页等形式,将计生政策、服务内容制作成宣传画,印制在围裙、毛巾、雨伞等生活用品上,免费发放给计生户,既提示计生服务事项,又让人们生活中用得上。文化为先导,春风化雨,无声滋润着百姓心田。

  【观点】

  从群众需要的地方做起

  新时期,“转型”成为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词。敢为天下先的安徽,总结怀宁等地的新探索、新做法,改革实行了30年的思路,推出“新三为主”工作法,在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上走出一条新路。

  对比新旧“三为主”工作法,决不是用词的不同,反映的是工作理念的创新、工作重心的调整、工作方法的转变,由过去让群众被动式接受宣传教育向互动式转变,由过去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出台政策服务计生家庭为主转变,由过去行政推动向夯实基层基础、推行诚信计生模式转变。

  分析这一系列转变,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引导,就是从群众需要的地方做起,顺应群众的新期待,努力满足群众的新要求,让奉献者有回报,少生者得实惠,光荣户享服务。

  多地经验表明,推动人口计生工作转型,需要树立“大人口”观念,整合社会资源、联合部门力量、拓展服务职能,围绕群众需求,在工作方法上力促模式转变,从过去的行政强力推动为主逐渐向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为主转变,由此改善干群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人口计生事业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点评】

  “新三为主”焕发生机

  在推动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上,怀宁等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高俊文看来,通过打造“民本计生、和谐计生、幸福家庭”,实现了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五大转变,新工作法堪在全省推广。

  理念转变,以“文化引领、利益导向、服务关怀、科学管理”为主线,以开放式人口文化园、家庭式服务阵地、群众性主题活动等为载体,促干部思想观念转变,实现从以权为本、单纯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作风转变,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起点,通过开展“岗位技术服务大练兵”活动,组织“服务标兵、微笑之星”评选等,调动干部职工“比、学、赶、帮、超”的劲头,形成“工作争一流、同行争上游”的良好工作氛围。

  模式转变,从传统的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引导,由过去以处罚政策外生育为主向以奖励支持计生家庭优先发展为主转变;由单一避孕节育服务向全人群、人的生命全过程服务转变;全面推行诚信计生,加强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构建了“政府诚信、群众互信、个人守信”的诚信计生工作模式。

  机制转变,从深层次的计生工作机制上寻找突破口,将各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践、检验、完善和提升,深化了“村为主”工作长效机制,建立了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形成计生特殊家庭的关怀关爱机制等,为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方法转变,乡所村室全面去行政化,拓展服务功能,给群众提供更多的“菜单式”服务,推行“一站式办公、一体化服务”;在城市和农村按照“贴近居民、方便居民、吸引居民、服务居民”的要求,建设幸福生活e站和人口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阵地。

  (原标题:安徽日报: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新三为主”解读)

  原文地址:http://www./cms/article.php?action=show&id=6449

  责编:王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