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黑客一样使用Linux命令行(一)

 NaturalWill 2014-04-02

2014年3月30日,由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区CSDN主办的“开源技术大会·2014” (Open Source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4,简称OSTC 2014)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召开。

    本次大会以“启蒙·开源”(Open Mind, Open Source)为主题,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开源业界资深人士发表主题演讲,数十个开源社区现场参与,到场的开源软件开发者、贡献者和开源爱好者总人数超过500人。作为一场“接地气”的开源盛会,“OSTC 2014”以其开放性、专业性、社交性深受与会者的好评。

    徐小东: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个地方和大家分享使用Linux的一些心得,从我个人来说我使用Linux快10年了,说到命令行最近几年每天都在使用,我使用这个命令行的原因,实现命令行的朋友都知道,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特性,支持管道,管道能够把命令类的串起来,产生非常强大的威力。

    这里有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实际上单行,可能显示不完整,所以在这儿错分成多行展示,如果有同学感兴趣尝试一下命令行产生的效果是怎么样,我使用的命令行产生下面的接口,说明我在命令行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使用命令的频率,根据编号,前10使用最多10个,用次数,用百分比,第二个原因,像我们在使用同音画界面的时候,我拍了照片,我想知道这个照片如果在GY可能大家进行下面的操作,点击鼠标,保存这个文件夹,如果不是按照详细信息显示的话会点击一下工具栏,让完整的显示,排序,然后再用眼睛看,这些照片是不是这个月拍的,在命令行使用两个命令LS,先列出来,把这个命令输出,推到另一个输入,就可以了解这个照片下一个动态了。

    第三个原因LS能够自动化,在命令行输入的东西可以保存起来,保存在一个文件里,一次写好之后可以多次使用,在Linux的系统特性可以定时的完整重复性的工作。

    可能有些朋友谈到命令行的时候会感觉到不解,因为命令行的确是很古老的,现在都是GUI,为什么还去看命令行,我觉得命令行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

    下面根据我个人使用命令行的经历,向大家介绍一下体会,我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大家在命令行的时候有没有输入命令的情况请举手。

    古人都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命令输入错了,从头输入一遍就完了,第二种如果了解命令行的特性,可以把命令调出来编辑一下,输入错了不是全错,只是错了一部分,可以编辑一下,再去执行,更省事节省时间,更高效的办法。

    下面具体的看一下,我总结起来,我们输错命令行的时候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命令输多了,比如我这儿有一个命令我想查一下文件里的内容,但是我打坏了就多打了一个字符,这个时候怎么处理,我们就可以拓字符把多余的部分涮掉,根据匹配命令行最左边的字符,负的话就是F后面的字母O会涮掉,然后执行这个命令。

    第二种可能会输错,或者命令输入少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由两个(拓)字符,第一个拓字符跟着错误的内容,替换错误的单词,第二个拓字符跟着要替换新的字符。

    看一下myflie的内容,我们可以用替换掉错误的部分,这个错误的部分就是li,正确的部分就是il,替换之后正确的命令就能看到期待的结果。

    另外一种情况我们输入的时候可能输入少了,输入少的话也可以用拓字符去替换,我这儿有一个命令我是用ansible远程执行想看一下uptim,但是少用了一个字符一,所以用两个拓字符将少输的部分填补起来,这样的话就达到了期待的效果。

    两个拓字符只会替换命令行的一部分,最开始找到的那部分,一个命令行有两个相同的,或者三个相同的想替换,这个时可以用历史展开操作符来计算,一个冒号跟着是修饰符,全局替换的话后面会详细的讲解,用GS替换Ld,替换成6,nginx替换成squid。

    如果用gs的话还有另外一种替换的方式,可以用三个拓字符,后面跟一个大写的冒号G,这个也是做选举的替换,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哪一种。

    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三个部分,之前我们在交女朋友的时候,一哭二闹三上吊,我总结一下一删,二换,三全变。

    如果想深入研究一下的话有一个问题,拓字符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功效,简短回答的话,国外的名人说如果你忘记历史了,被迫说的严重了,我想提醒一下在使用命令行的话如果不善于利用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不划算的,我们要高效、快速的使用命令行,可以通过历史去完成。

    首先了解一下历史的基础知识,想知道历史记录保持的这个大小,可以看一下histsize这个变量,我这个定制是一条退,退化会话之后,下次想进入系统,还想使用过去的历史命令行的话会保存在历史文件里,这个文件保存的位置,可以通过histfile,保存的大小也是可以通过变量查询的,可以根据需要定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