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句式

 华夏周易 2014-04-02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加“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者”字。

  1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使报秦者”是“人”的定语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留在汉”是“匈奴使”的后置定语)译: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苏武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固”是“关中”的后置定语)译:这样险固的关中,城池千里。(《过秦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孰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3.用“者”又用“之”。
  如:“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
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今)这四种人,是天下无依无靠的走投无路的老百姓。
 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定语后置”的三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的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
①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介宾结构后置

 

1、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应为“臣尝从大王与燕王境上会”)译: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2、故燕王欲结于君。——(应为“故燕王欲结于君结” 译: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3、拜送书于庭。——(应为“于庭拜送书”)译: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4、设九宾于庭,臣乃敢上璧。——(应为“于庭设九宾,臣乃敢上璧”)译: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乃设九宾礼于庭——(应为“乃于庭设九宾礼”)译: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廉颇蔺相如列传》)

6、会于西河外渑池。——(应为“于西河外渑池会”)译:在西河外渑池相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7、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应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译: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师说》)

8、师不必贤于弟子,——(“师不必于弟子贤”)译: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师说》)

9、学于余。——(“于余学”) 译:向我学习。(《师说》)

10、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应为“陈涉之位,非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尊也”)译: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1、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应为“鉏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铦也”)译: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过秦论》)

12、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应为“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抗也”)译: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过秦论》)

13、而倔起阡陌之中,——(应为“而(于蛮夷)阡陌之中倔起”)译:却从田野里突然起义。(《过秦论》)

14、为降虏于蛮夷——(应为“于蛮夷为降虏”)译: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苏武传》)

15、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应为“于前效死”)译:请在今天欢宴之后,让我死在你面前(《苏武传》)

1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应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译: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张衡传》)

17、验之以事。——(应为“以事验之”)译:用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检验它。《张衡传》)

18、游于三辅。——(应为“于三辅游”)译:到三辅一带游学。《张衡传》)

19、尤至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应为“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至思”)译:由其在天文阴阳历算诸科学问尽心钻研。《张衡传》)

20、无望民多于邻国也。——(应为“无望于邻国民多也”)译: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寡人之于国也》)

21、树之以桑——(应为“以桑树之”)译:把桑树种上。(《寡人之于国也》)

22、申之以孝悌之义。——(应为“以孝悌之义申之”)译: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寡人之于国也》)

2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应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译: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寡人之于国也》)

2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应为“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译: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寡人之于国也》)

25、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应为“青于蓝出,而于蓝青”)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 《劝学》

2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应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译: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劝学》

2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应为“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劝学》

2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译:曾经向穆、曹两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琵琶行》)

29、转徙于江湖间。——(应为“于江湖间转徙”)译:在江湖上辗转奔波。(《琵琶行》)

五、固定句式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

译: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固定格式,“岂……乎”,“岂”与“乎”相呼应,构成一种表反问的句式,可译成“难道……吗?”或”怎么……呢?”)

译: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5、直不百步身(直……耳)。

(固定格式,“直……身”,副词与语气词搭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只是……罢了。)

译: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寡人之于国也》)

6、则何如。 ( 固定格式,“何如”,表疑问的代词;怎么,怎么样。

译:那怎么样。(《寡人之于国也》)

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固定格式,“而后”,副词,表示接着某动作或情况以后,用在下一分句开头或紧缩句前后两部分中部,同“然后”,有时可译为“才”。)

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寡人之于国也》)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

译:所以不积累小步伐,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劝学》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判断句练习题

一、根据要求做题: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答案]B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答案]D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答案]C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答案]A

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1.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者,……也。

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4、  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

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被动句练习题

一、按要求做题: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答案]A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答案]A

二、 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004上海高考题)

[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标志:为……所……

2、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2007年佛山一模)

[答案]天监初年,他的父亲是吴兴原乡令,被 奸吏诬陷,逮捕送到廷尉。

标志:为……所……

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

[答案]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多被他重用。

标志:为……所……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我实在怕被你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标志:为……所……                                                  

5.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答案]如果不这样,你们都将要被(他)俘虏。

    标志:为……所……                         

6、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答案]众人都喝醉了,却只有我是清醒的,因此被放逐。

标志:见+谓语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答案]我不能拿全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被人控制。

标志:受……于……

省略句练习题:

一、请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补充省略的成分,并指出省略的成分。

1、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答案:桃源人 渔人 渔人  桃源人渔人桃源人(省略主语、宾语)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怀之,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         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答案:羊子  邻人  羊子  邻人(省略主语)

3、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答案:鼓   鼓   (省略谓语)

4、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         

答案:之(省略宾语)

5、今乃得玩之      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答案:于(省略介词)

判断句、被动句的综合练习题

一.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2004年上海高考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①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②。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2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③之愚也。

使④尧在上,咎繇⑤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3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说苑·政理》)
①牸(zì):母牛。②驹:小马。

   ③夷吾:管仲之名

  ④使:假如。⑤咎繇(yáo):即皋陶,唐尧时任法官,主持审判。

[答案]1、这是什么山谷?(判断句)

2、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给这个山谷取名叫做愚公之谷。(判断句)

3、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被动句)

 

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2003年全国高考题)
              ①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 “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②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史记  老子韩非子列传》

答案:

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被动句)

 ② 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练习题

一.按下列要求做题

1.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唯才是举。

答案:C

2.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答案:A

二.请翻译下列划线的文言句子,并指出宾主语前置的条件。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答案: 大王来时拿什么礼物?

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沛公安在?(《鸿门宴》)

答案:沛公在哪里? 

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案: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答案:好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功劳!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不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6、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答案:离开我三十里,只听从命令。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7、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案:古代人没有欺骗我。

条件: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句练习题

一.按下列要求做题: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答案:B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

①中心词+之+定语+者;②中心词+而+定语+者;③中心词+之+定语。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答案:村中一个多事的少个驯养了一只虫。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答案:有一个吹洞 箫的客人,随着歌声而相和伴奏。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答案:能不改变自已志向的官员,全国这样大的地方,有几个人呢?

形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形式:中心词+之+定语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答案:铿然有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

形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状语后置句练习题:

翻译下列状语后置句。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答案:月亮从东山的上面升起,在斗牛之间徘徊。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答案:州官登门,催促之心比星火还急。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答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走了。

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综合练习题:

一.阅读下文,找出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师旷琴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衣襟)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日:“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1、写出短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答案: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要求: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名称。

1、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2、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9、竖子不足与谋。

10、惟余马首是瞻。

11、沛公安在?

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3、贤哉回(颜回,孔子的弟子)也!

14、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6、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17、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18、宋何罪之有?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是以后世无传矣。

2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2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3、梁文即楚将项燕。

2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6、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7、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28、酒沽于市

2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30、则徐君死于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