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易激综合征

 连元康lian 2014-04-03
肠易激综合征
大家健康网 2009-11-03

王某,男,26岁,2006年12月1日初诊。患者反复腹痛、腹泻3年,近日因精神紧张或饮食油腻后症状加重,肠镜示结肠黏膜未见明显异常,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诊见: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精神紧张时尤甚,大便每日3~5次,不夹血及黏液,自觉头晕,神疲乏力,口中异味,四末不温,怕冷,多梦易醒,苔薄,脉弦软无力,不胜久按。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征阴性,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肝脾不和兼肾气亏虚之泄泻。治宜疏肝健脾、温肾止泻为法。

药用:杭白芍120 g,鸡内金150 g,炒白术150 g,炒防风150 g,炮姜60 g,熟附片150 g,潞党参150 g,生黄芪150 g,小茴香120 g,茯苓150 g,怀山药150 g,炒扁豆150 g,陈皮60 g,川芎120 g,全当归120 g,熟地150 g,草豆蔻90 g,诃子150 g,大枣100枚,八月札120 g,石榴皮150 g,炒谷芽、麦芽各150 g,炒山楂150 g,焦六曲90 g,生晒参150 g,红参200 g,鹿角胶200 g,龟板胶200 g,饴糖200 g,高丽参精1瓶。上药经过浸泡、煎煮、浓缩后,继之收膏。取一调匙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入搅匀,使之溶化,餐后30 min服用,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该患者服用膏方1剂后,上述诸症明显改善,未见发作,仅偶见腹部不适。嘱患者平时注意饮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按: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肠郁、腹痛范畴。本病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等症状多以肝脾不和、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为病机,其症状的加重又与精神因素或一些应激状态密切相关。病久及肾,后期可兼见肾气亏虚之征。吴昆在《医方考》中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也。”肝、脾两脏在生理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脾为阴土,主运化,其性阴滞,须依赖肝之疏泄,始能运化有度,此为“土得木而达”;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其性疏泄条达,且有赖于脾生化气血以滋养,才能刚柔相济,即“脾土营木”。若肝气失和,脾主运化水湿功能达不到肝气之条达,则水湿并走肠道而下趋则腹泻。肝气郁滞,疏泄不及,则脾胃升降之气也因之而壅阻,中气梗塞而不通则成腹痛。诚如《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治疗时注意疏肝健脾,温肾止泻。方中炒白芍益脾,能与土中泻木,即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符合“肝苦急、急食酸以缓之”之理;炒白术苦能燥湿,甘补脾,温和中;炒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止泻,为理脾引经之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痛止。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泻木益土之功效。潞党参、生黄芪、小茴香、茯苓、怀山药、炒扁豆、炒谷芽、麦芽、炒山楂,焦六曲健脾益气;炮姜、熟附片、小茴香、熟地、石榴皮、草豆蔻、诃子温肾涩肠止泻,生晒参、红参、鹿角胶、龟板胶补气温肾固本。全方补而不滞、温而不燥,终获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