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lai按:今天早上在小升初版发了一个帖子,得到众多家长热捧,回帖太多,有些无法及时回复,见谅。进入初中,有一个问题是家长必须面对的,就是孩子的青春期问题,处理不好真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下文是我三年前写的一篇博文,现在回看,仍然唏嘘万分,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东西不可控,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真值得大家思考。文中例子虽然是个案,但其中有些东西还是有共性值得探讨和借鉴的。) 可怕的青春期蜕变 2011-10-10 12:08:08 昨晚差不多九点的时候,手机信息提示音响起,一看,是小向妈咪的信息:“大少,你在干吗?我仔唔听我话,好烦!我快激死了,打电话方便吗?”
小向是东东的好朋友,小学六年的同班同学,小学一二年级时,因为长得有些相似而且常在一起玩,他们的班主任甚至常将他们两个的名字弄错,小学时两人都喜欢数学,成绩也总在伯仲之间,谁家父母没空,就经常互相蹭饭,假期也会让他们窝一被窝,聊个不亦乐乎。小升初,小向考上了HX学校,可能是各有自己的圈子,联系渐少。
于是,赶紧打电话联系小向妈咪,她向我猛吐苦水,足足聊了近一个半小时。听完她的诉说,我除了震惊就是叹息。是谁毁了小向?我在深思……
小向初一时的成绩尚可,在HX是中等偏上的水平,数学也是班上前列水平,还算比较乖的孩子。他发育比较早,初一就明显比东东高出一头,也喜爱运动。
蜕变发生在初二,这时他的班主任换了,换了一个物理老师,因为口音不太纯正,调皮的小向有时会故意学老师那不纯正的口音,也许这是一个导火索。班主任于是经常针对他,甚至有些事无中生有的冤枉他。像小向这样偏理科思维的孩子,物理理应是他喜爱的科目。但因为老师的原因,他对这门课越来越讨厌。小向父母知道这种情况后,和学校交涉,希望能采取措施缓解一下。但学校又怎么会听一个家长的片面之词而去更换老师呢?学校也许会跟进这事,班主任也许会与校领导虚与委蛇。然而,对小向的态度却没丝毫的改变。小向更是越来越讨厌他的班主任!
不听老师的话,故意违反纪律,给班主任难堪,这是青春叛逆的小向采取的极端手段。对物理课,更是听都不听。小向父母知道后,当然急了,但又苦于没其他办法,唯有去机构请一对一来进行物理的补课。初二上学期,物理考试成绩还不错。小向常对妈妈说,这人没资格做老师,学校肯定迟早不要他的。但初二下学期,班主任还是没换,小向很失望,也许,心里对班主任的抗拒已经到了极致。不听课,还不肯补课,然后,考试测验时,故意乱写一通。因为学生的成绩也是考核老师的指标之一,他也许以为这样就会逼走这老师吧。期末的物理考试,他居然只有可怜的12分!以他的智商,肯定是故意为之才会是这样的成绩。
初三了,小向讨厌的班主任终于走了,也许给学校解聘了,总之在学校见不到他的踪迹。小向妈咪以为儿子终于迎来春天,小向应该懂事了。初三努力一年,怎样也应该可以考上个示范性高中。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初二养成的坏习惯怎么可能一下子改得了?拉下的功课怎么可能一下子追得上去?当成绩和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时,他对自己也失望了,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越来越懒,现在也不想学了。
在HX学校,小向有攀比的倾向,每天穿校服,比什么?名牌鞋子!用他爸爸的话说,小向一年用来买鞋子的钱,够他买十年。也许有些夸张,但也隐约见到其攀比之严重。小向妈妈是个时尚妈咪,也尽量满足他的愿望。觉得整天都要穿鞋子,穿名牌穿得舒服些,也是很有必要的。
小向父母对小向的教育也一直很关注,不然也不会花费不菲让他考民校了。小向的脾气很犟,他当警官的父亲脾气也有些暴躁,小向妈咪甚至不敢让他LG管小向的事,怕他们父子一言不合动起手来就麻烦。更怕再有冲突的话小向会离家出走啊!以他青春期的叛逆程度,这种可能性极大。因为儿子的事,原来和美欢乐的家庭,也常常笼罩着不快。夫妻俩有时探讨儿子的教育,也不知哪个方面出现了偏差。
小向爸爸说:“我们向家从老至少,没有不爱学习的,没有读书成绩差的,怎么到我儿子就这样?”
小向妈咪说:“我自问教育儿子付出的心血不比其他人少,怎么儿子就这样?看谁谁,人家夫妻都没什么文化,从不管儿子的学习,在普通学校今年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二中了。唉……”
我没能给出什么好建议,也许,小向妈咪是过于纠结郁闷,只是想找一个倾诉者吧。去年冬天一起吃饭时,我曾经答应她和小向好好谈谈,可惜我却将这事放下忘记了。小向对我这个叔叔素有好感,甚至小时候对我有些崇拜,总是说他爸爸——你看人家东东爸爸怎样怎样的……
小向妈咪说,现在儿子根本就不想学习,已经在学校倒数了,担心他连高中都考不上。我不想看着小向继续自暴自弃,真得找个时间和他好好聊聊了。
从小向我再想到东东,我是否该庆幸?尽管他曾经掌控不了感情的缰绳,荒废了一段时期的学业,但现在总算把回正道上。每个细节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输不起啊。
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表现自我,我形容那是半生不熟期,然而,他们总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长大了,可以摆脱长辈师长的约束,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基于这种思想的指引,他们的叛逆也就随之发生。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各人的表现会不一样,有些会更明显,也有些会很张扬。他们更注重自己的仪表,对自己的发型、服饰等等更在乎。在这些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有自己的自由,不会再屈从父母的意见而要作出自己的选择以表现自己的独立。
青春期的孩子,在言行上,他们既不想和大群体脱节,也想表现得更出位以突出个性。于是这“半生不熟的半成品”会从众说粗口,会用些哗众取宠的言行来吸引他人的关注。比如用搞笑的语言来改编唐诗,用自己的语言来改编歌词,得到同伴的认可,那是他们的一种骄傲。
记得初一时,晚上打电话给东东,发现他和同学说粗口,背景音里有很粗俗的粗口,第一时间就是震惊!一帮优秀的孩子怎么会如此粗俗?等他回家时,我问他是否知道他们平常所说那些粗口的意思,他说不知道。于是,我很有耐性的要他亲口对我说,然后我再解释给他听,甚至将粗口里的关于人体生殖器部分的粗俗说法也一一讲解,没办法啊,谁叫儿子是自己的“半生不熟的半成品”呢?然后告诉他,说粗口是粗俗没教养的表现,不分场合说这些,会被人看不起的。当然并非绝对不能说,记得在他小时候一起去越秀山看足球时,我就鼓励他和大家一起大喊“X裁判”这句省骂,发泄一下,舒缓压力,有益健康。让孩子知道何时何地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就够了。
儿子初三了,现在回看初一下学期他刚刚踏入青春期的困惑,确实曾经惶恐过、担心过。过去了,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小儿科”。半生不熟期的半成品,很多时候处于一种懵懂无知却自以为是的状态,若我们做父母的不将细节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会将问题越搞越大。
叛逆期的孩子讨厌家长将他们的事小题大作,其实,只要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我们也大可以心平气和的处理每个细节,更不必小题大作。
也许,小向的蜕变,正是源于初二时和老师关系这个细节的处理方式。
祝福小向! 原文在sunlai大少的博客——杂谈(十五)——可怕的青春期蜕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