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什么?家风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需要从小培养。 邻居小王是王师傅的独生子,父母的过分溺爱,造成小王不刻苦学习,从小贪图享受,骄气、任性;高中毕业后多次参加高考没考上,由于不学无术,学识偏低,近些年都找工作,多次应聘未被录用,一直让王师傅供着、养着,不仅成了“啃老族”,还不时发发小孩子脾气。 王师傅见状,心急如焚,有一次王师傅找到笔者,让笔者帮忙出出主意。 笔者给王师傅说到自己的一段经历,笔者喜欢养花,特别偏爱杜鹃花。有一次,笔者找来一盆杜鹃回家养着,可是细心侍弄,天天浇水,周周护理,旬旬施肥,月月喷药,希望辛勤耕耘会有收获,然而周复周、月复月、过了一季又一季,也找不到半点花儿萌动的迹象。 万般无奈之下,笔者又找到一位老花农请教,老花农转动花剪,把杜鹃的老枝、长枝、幼枝、坏枝剪个精光,只剩下几根粗壮的枝条在风中颓立,并对他说:“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或者说花性即人性,要爱而不溺,宠而不骄,从你的杜鹃长势来看是过溺了,水太多、肥太多、护理太多,因而枝条多、叶子多,所以,要想花儿开放,施肥、浇水要适当,以不干不湿为度,以爱长不长为量。” 听了老花农的话,从此他对花进行了全新的管理,过了不久,杜鹃真的开花了,红紫红紫的,让人痴迷…… 笔者告诉王师傅,该子教育也同理,建议王师傅让小王外出学技术,学会技术,学会吃苦,再找工作。 这一次,王师傅忍痛割爱,真的让小王打起背包到临近县市参加职业培训,半年之后,小王已掌握了电脑操作技能,回家之后,小王再度应聘,终于被一家私营企业聘为打字员。自此王师傅再也不必为儿子的工作担忧。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必担心花儿不会开放,花有花期,花有花心,知其期、懂其心、通其性,护养时爱而不溺,宠而不骄,不经一番寒彻苦,哪有梅花扑鼻香?从孩子教育上来说,吃点苦并不是一件坏事,吃点苦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要让孩子成才,就要抑制过多的欲望,让其学习锻炼、自主成长。父母总不可能养他一辈子啊! 譬如儿童小时候就要学会爬、走、说话等阶段,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正确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养成讲卫生的习惯;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养成节俭的习惯;另一方面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父母必须正确引导,让其学会拿“中国筷子”。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候的父母必须做好两件事,即保护与控制。对孩子不正确的做法,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必须及时加以纠正。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孩子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要把握好教育管理的度,才有利于在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实现人生目标需要认真把握的战略机遇期,是由愿望变成现实,兴家谋业,成就大事的选择、调整、持守、放弃、拥有的漫长人生之路,需要走好每一步。 来源:上饶博客 信江的日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