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
1.为什么把线虫列为植物的病原物?
线虫(nematdes)又称蠕虫(helminthes ),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病害症状相似,因此常称线虫病。习惯上都把寄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所以它是植物病理学内容的一部分。
2.试述线虫的消化系统的构造,区分垫刃型食道和滑刃型食道。
线虫的消化系统非常发达,是从口孔开始一直连到肛门的直通管道。口孔上有6个突出的唇片(不同类群的线虫,唇片会发生各种变化),口孔的后面是口腔。口腔下面是很细的食道,食道的中部可以膨大而形成一个中食道球,有的线虫还有一个后食道球,而一般植物寄生线虫只有中食道球。食道的后端为食道腺,一般是3个腺细胞融合而成,它们的作用是分泌唾液或消化液,所以食道腺也称唾液腺。食道以下是肠,连到尾部的直肠和肛门。植物寄生线虫的口腔内有一个针刺状的器官称作口针,口针能穿刺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并且向植物组织内分泌消化酶,消化寄主细胞中的物质,然后吸入食道,因此口针是植物寄生线虫最主要的标志。
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食道类型分两类:垫刃型食道(Tylenchoid oesophagi ),整个食道可分为四部分,靠近口孔是细狭的前体部,往后是膨大的中食道球,之后是狭部,其后是膨大的食道腺。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球附近,而腹食道腺则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滑刃型食道(Aphelenchoid oesophagi):整个食道构造与垫刃型食道相似,但其背、腹食道腺均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线虫的食道类型是线虫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3.简述雌、雄线虫的生殖系统的构造。
线虫的生殖系统也非常发达,有的占据了体腔的很大部分。雌虫有一个或二个卵巢,通过输卵管连到子宫和阴门,子宫的一部分可以膨大而形成受精囊。雌虫的阴门和肛门是分开的。雄虫有一个或一对精巢,但一般只有一个精巢。精巢连接输精管和虫体末端的泄殖腔。泄殖腔内有一对交合刺,有的还有引带和交合伞等附属器官。雄虫的生殖孔和肛门是同一个孔口,称为泄殖孔。
4.何谓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活史?
线虫由卵孵化出幼虫,幼虫发育为成虫后,大多数需通过两性交配后产卵,完成一个发育循环,即线虫的生活史。线虫的生活史很简单,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形态与成虫大致相似,所不同的是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或未充分发育。幼虫发育到一定阶段就蜕皮一次,蜕去原来的角质膜而形成新的角质膜,蜕化后的幼虫大于原来的幼虫。每蜕化一次,线虫就增加一个龄期。大多数植物病原线虫的幼虫一般有4个龄期。
5.谈谈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态环境。
线虫基本上是一类水生动物,植物病原线虫仍然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态的幼虫、 卵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或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因此,活动状态的线虫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线虫将很快死亡。不同线虫种类其发育最适温度不同,但一般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在40—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在大多数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中均有一段时期生活或存活在土壤中;有些线虫只是很短促的时间从植物上取食,而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中,即使是一些在植物体内定居性的植物病原线虫,它们的卵、侵入前的幼虫和雄虫都有一个时期存活于土壤中,因此,土壤是植物病原线虫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在土壤环境中,温度和湿度(水分条件)是影响线虫的重要因素,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活跃,体内的养分消耗快,存活时间较短;在低温低湿条件下,线虫存活时间就相对较长。虽然线虫缺乏呼吸系统,但单位体重的耗氧量比人还高,因此,土壤长期处于淹水或通气不良的条件下也影响线虫的存活。但是许多线虫可以以休眠的状态在植物体外长期存活,如土壤中由根结类线虫雌虫产卵后所形成的胶质的卵囊和由胞囊类线虫雌虫产卵后所形成胞囊中的卵存活期较长。
6.试述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机制。
有很多线虫对植物有致病性,有的能造成毁灭性损失。线虫的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但线虫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的是食道腺的分泌物。食道腺的分泌物,除去有助于口针穿刺细胞壁和消化细胞内含物便于吸取外,大致还可能有以下这些影响:(1 ) 刺激寄细胞的增大,以致形成巨型细胞或合胞体(syncytium);(2)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瘤肿和根部的过度分枝等畸形;(3)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4 ) 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 5 ) 溶解细胞壁和破坏细胞。由于上述各方面的影响,植物受害后就表现各种病害症状。土壤中存在着许多其它病原物,根部受到线虫侵染后,容易遭受其它病原物和真菌的侵染,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
7.原生动物中植滴虫属的形态及危害性。
植生滴虫属(Phytomonas)虫体为单细胞,表面为细胞膜,形状可以改变,鞭毛1根或4根。有一个细胞核,胞质分化,各司其功能,如鞭毛是运动胞器;胞口、胞咽、食物胞和胞肛是营养胞器,眼点是感觉胞器等。身体虽为一个单细胞,但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具有一切作为一个动物所具有的功能。
细管植生滴虫(Phytomonas leptovasorum)是南美洲咖啡树韧皮部坏死病的病原物,受害的树木呈现稀疏的变黄和落叶,随着变黄和落叶的逐渐增多,只有幼嫩的顶叶还保留着,其它部位都成光秃的枝条。根尖部开始枯死,树势恶化最终死亡。在最初出现症状时,在韧皮部中只有很少几个大的(14-18μm×1.0-1.2μm)梭形的鞭毛虫。许多叶片变黄并脱落,鞭毛虫的数量增多,细长而呈梭形,大小为4-1μm×0.3-1.0μm.病害可以通过根接而传染,但不能通过绿色的枝条或叶片的嫁接而传播。
南美洲的椰子心腐病、哥伦比亚的油棕树速萎病也是由植生滴虫(Phytomonas sp.)引起的。植生滴虫属还有一些种类危害植物,其中Phytomonas elmassiani寄生在萝摩科的马利筋草上,是由昆虫介体传播的。P.bancrofti寄生桑科的无花果;P.leeptovasorum寄生在咖啡树上;P. francai寄生木薯,在巴西引起木薯空根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