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季桐城遭受兵燹荒乱之始末

 桐城知书 2014-04-04

●李国春
字体:  】  2012年09月21日17时00分

  桐城地处江淮之间,历史上的桐城,声名远播海内,尤其在明、清两代,人文为世所重,而桐城人敢于在明清“鼎革”之际不畏时艰,应对兵荒马乱,苦度饥馑,亦为世人所称道。至今仍为桐城人所津津于口的一句“铁打的桐城”,足以标明桐城这座江淮之间的蕞尔小城,在明末山河破碎的纷乱中,依然完整保全,使百姓免于罹难流离,实在是值得史学家去写上一段。近读有关明末农民战争史料及清初乡贤记述,对桐城在明末遭受兵乱饥谨略知大概。兹将这段历史作一介绍,然不作评判,让读者细细体味。

  甲戍“汪、黄之变”

  史载,在明代前、中期的二百多年里,桐人“诵读耕桑,民不知兵”。桐城人文杰出,文风昌炽,始于宋元,昌于明代。自明崇祯三年起,荒乱之兆显于乡,邑内多传灾异之象。到了崇祯七年甲戌(公元1634年),官逼民反,果有“汪黄之变”:邑人汪实甫、黄尔臣(戴名世《孓遗录》写为江国华、黄文鼎,实甫、尔臣为两人字否?)与张愚三人为渠首,觊觎富绅豪门,聚拢党羽数百人,于八月廿三日夜,入城放火,不久即聚众扯旗,以“代皇执法”相号召,结寨于北门城外王庄。黄尔臣为寨长,率众骑马带刀,口称为众报仇。城里巨室尽遭攫掠焚毁,官绅皆束手无策。时兵部职方郎方孔炤居家丁父艰,庐墓三年后,恰逢“民变”,孔炤遂奉命留桐助守。方家向以仁厚称于乡里,孔炤假邀汪、黄来家商议变通之策,汪、黄信而不疑,遂束手被逮。闰八月,安池兵备道王弼带标将潘可大率兵三百至桐“靖乱”,“民乱”方息。后旋有农民军老回回等头目率部攻桐,说者谓甲戌汪、黄之变,实肇其端。

  农民军初来围桐

  明崇祯七年下半年起(1634——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的农民军已占领河南省全境,至年底晋陕鲁皖告警。“以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治世王刘希尧、争世王蔺养成等农民军首领形成五营联合,时称‘革、左五营’ ,以大别山脉为依托,于皖、豫、鄂三省交界辗转斗争”(引自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安庆地处皖西南,是农民军由豫东入鄂、赣进而入川的主要通道,安庆府时直隶南京,所辖桐城、潜山、太湖及邻县英山、霍山诸县为农民军进退鄂、豫的战略要地。桐城在当时已是江淮名城,巨室大户富甲一方,当然为农民军所垂涎。时任桐城县令杨尔铭,四川人,“少年科第,才识胆略过人,鋤暴安良,视询疾苦”(引自清·王雯耀《全桐纪略》)。杨尔铭与守桐道标潘可大一同,问计于乡绅方孔炤、孙颐、姚孙棐等人,共议守城之法,备战周密:“于城池上十垛竖一高灯,二十垛悬一火毯,每五十垛安二三眼炮,每百垛安一百子炮,城楼下各安大炮一座,又招杨家头、鲁谼山药弩百余手,在城远望,每夜传筹送点,鸣锣击梆,周巡达旦。”(引自《全城纪略·第三纪》)

  崇祯八年乙亥(1635年)正月底,农民军头目隔里烟、老回回、过天星、邢红娘、一根葱等率兵到桐城。道标潘可大率明军迎战于东门郊外,可大首战兵败,其部死伤过半。次日农民军奋力攻城:“用屠户肉案,每五张将索缠为一张,以草荐絮被用水湿之,覆其上,‘贼’(时对农民军蔑称,下同)藏在下,推至城边,以大利斧凿砍城砖,自东至向阳门,俱系肉案环列奋砍,石坚不能入,复被城上大石滾油击伤,又用长木梯数十张,掳难民扛抬近城,期一拥而上。因炮石齐下,又放火烧近城房屋,烟雾火气冲天,守垛者不能近视,希一拥而上,城上用药箭百子枪炮,侧打远射,伤者甚多·····”(《纪略·第三纪》)

  时县令杨尔铭临阵不乱,与守城明军及乡绅、生员戮力同心,誓死守城。《纪略》是这样描述的:“‘贼’攻三日不得遂,勒索银锭元宝,城上用木为银鞘数十放下,众‘贼’拥抬,银鞘大轰,‘贼’多击死,盖内藏火药铁弹故也。”城内民众也倾力支援,富家拿出薪油酒食犒劳守军,守城将士愈益奋勇,城池无懈可击。几天后,攻城的农民军拔营去往潜山。

  农民军第一次攻打桐城,虽守城官、绅、将士慷慨赴斗,城未破,但是双方对抗,使近城居民惨遭屠戮,其状触目惊心:“时近城居民,杀伤数千,或全家死者,或房屋焚毁者,或屋存而家财空者,或器用坛罐甕俱存,内藏男女手、足、头、眼、便物者,或剖去肠胃置豆米喂马者,或缚人裹油燃灯祭猖者,或剖孕妇胎,或穿小儿腹,种种残毒,不可胜纪·····”(《纪略·第三纪》)

  农民军再攻桐城

  农民军西去后,县令杨尔铭马上召集军民公议下一步守城之策,计有十条,即:修城门、增窝铺、修垛口、请援兵、备兵饷、严侦探、长驻兵、查文书、谨盘诘、增兵械。明朝政府为截断农民军由豫入鄂的通道,调整了皖西南的战略布署,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改安池道为安庐监军兵备道,史可法任监军,驻扎庐州,统军御“贼”;潘可大虽丧师,但浴血奋战,保桐有功,升任安庆大营守备。

  崇祯八年八月,农民军头目老回回等拥军万余自河南直逼凤阳,颖州、毫州两地告急。为防农民军入皖西南,史可法驰书都督许自强率兵五千至桐城,史可法亲率主客官兵三千,由舒城至庐江堵截。农民军自颖、亳过英山、霍山,出舒城欲进桐城。史率部退至桐境北峡关与许都督备战迎“贼”。老回回部众见势,不敢入桐,复由英、霍过黄麻西去。

  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五月,农民军头目实反王齐天圣、一斗粟等由六安至安庆境内,迅即移驻桐城四乡。知守城甚备,难以攻取,遂于四乡侵扰,乡民多遭洗劫:“乡人避‘贼’不及,犹云‘贼’少民多,俱持刀格斗,多被‘贼’杀,继则‘贼’多民少,日间‘贼’营四布,夜间火焰烛天,潜逃无所,俱被砍杀,近山者逃入峻岭深树,天雨寒冷,湿透衣服,人多冻死,稍霁,又因小儿啼哭,‘贼’闻捜捕,受累甚多。嗣有小儿啼声,即时闷死,入山洞中者,用烟熏出,唯近水登舟者得免。”(《纪略·第七纪》)

  乡民群起反抗:民有胆略者,山头遥望,知其“马贼”数十入鲁谼山掳掠,居数,率众置网,截“贼”出路,复用药弩炼刀火铳,如追鹿法,名荷包阵,网到“马贼”数十骑,斩首级,奔城报功……

  早在崇祯十年四月,刘良佐统淮兵七千驻防桐城,五月立桐标营,史可法以标官张韬为千总,管桐标事,募乡勇三百。八月,农民军头目紫金梁、左京王、老邢六队自麻城入潜山旋进桐城境内,千总张韬战死于项家河,史可法遂差官请黄得功来援。黄率部驻桐城东门,农民军放弃攻城,城围遂解,此为黄得功初解桐围。

  祟祯十一年戊寅(1638年),县令杨尔铭组织修筑拦马墙,工程浩大,周围全城,《纪略》载大致走向:“北自桐溪河岸起,绕东门向阳门河岸,转从南门焦家巷,横插五印寺,至西门大街而上,至西山旧城脚,绕太霞宫后,玉屏山岭,转祈雨顶,过便宜门关厢,上县后金盆土山,下至桐溪塥沟口河岸墙合界。”

  三月,农民军头目整世王混天星、荆联子等部众攻破关厢,正谋攻城,适逢江西巡抚陈咨送守备张宝山,带川兵一百余名往庐州投史可法,过桐遇农民军攻城,将混天星一伙人马杀退。史可法遂以宝山补桐城标营。四月初旬,紫金梁、邢管队、过江王等部众由潜山入桐境陶冲三湾等处焚烧,史可法檄请凤阳镇抚牟文绶同淮兵万余,与农民军激战于西郊七面河。明军一度受困粮绝炊断,县令杨尔铭号召乡民收取熟粑果饼面食约百余石,运供淮军。杨县令又命城中勇者携火把、金鼓、铳炮由便宜门上毛狗洞呐喊,被围明军奋勇杀出,农民军疑明军援兵到来,便解围而退,城又得保全。

  八、九两月,农民军又两次至桐,“先是焚掠四乡,谓乡空城亦空,一鼓而登,可坐破也。”均未攻进城内。

  张献忠率部攻城

  祟祯十五年(1642年)春节过后,张献忠亲率农民军自无为间道至桐城,屯北峡关,深夜遣兵攻城未遂;秋季,张献忠又由无为入桐,所经沿路,尽为掳掠。张献忠在天林庄开宴庆寿,《纪略》也有描述:“(张部)到天林庄资福寺地方,做戏开宴,庆贺生辰,宴毕进发,环城居住,喊声震地,炮响连天。自称兵威所至,豫楚名城,无有不破。何有于斗大孤城(指桐城)?号令诸‘贼’,克期攻破。”时桐城原县令杨尔铭升任离桐,新任县令张利民,福建侯官人,万历八年进士。邑人说他赋性恺悌,治行正大。此刻桐城守城明军甚少,农民军势大,城破只在旦夕。九月底,黄得功到桐,遂赶至潜山沙河,杀敌数千。黄得功又射张献忠一箭,张策马遁去,城围又解。

  “冬,一日黎明,张献忠大队至桐城,绕城四围排扎,张亲往山顶探望,抢驻明军原扎营盘。然后,遣难民砍树挑土修筑高墩:从山脚筑起高墩,渐次近城,期成大路,连城而上,不半日,即筑堤数丈,约三日可与城平等。”(《纪略·第二十八纪》)农民军又于山侧临沟高岸与城相近者暗穿深洞,以期通向城墙脚,穿城安炮,一轰而破。明军知计,乃于所挖城脚处又筑一小城,等到农民军挖穿城脚,以炮火轰击。后明军又募勇士敢死队下城侦察,探知城未挖通。

  此时,明军驻钱家书院(钱尚书院?),张部扎营祈雨顶,两军对峙,战斗一触即发。明军守将罗九武率部在书院山顶安置大炮名“无敌将军”一座,炮发正中张的副将李混江。张献忠移兵西门山毛狗洞,也向城里放炮,却打中自己兵马。农民军攻城日急,明军请援兵马不至,县令张利民与罗九武、诸缙绅、生员等商议:以二十四日为期限,如期大兵不到,地方官可阖门自尽,兵、民任其逃生。黄得功得知桐城告急,于十一月廿一日自凤阳起程,昼夜兼驰,行六百余里,三日到桐。明军与张献忠部初战北峡关。黄得功兵马所向披靡,张部率众退至桐西沙河,又是一番激战:“八贼(对张献忠蔑称)大呼曰:‘黄闯儿(指黄得功)与咱做甚死对头?咱替你挣封公侯,何故如此死杀?’黄公曰:‘只要砍了你,管甚封公封侯。’举刀直砍贼阵。八贼大呼:‘精兵快上。’四面八方,各奋力争先,黄公率大众围砍,人马仆地者千余……。”(《纪略·第三十纪》)

  沙河之战,以明军胜而张献忠西走而结束。被掳难民、难妇充塞道路,号哭狼狈,农民军死伤数千。而桐之城池又一次幸免于难。

  明军构衅祸患地方

  明王朝建立之初,大军所到秋毫无犯。到了明末,政治黑暗,内忧外患,经济萧条,军饷不足,其军队也约束不加,肆意侵凌百姓。自明崇祯七年至顺治二年,守桐的明军在抵抗农民军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百姓骚扰有加,甚至兵祸远胜“寇乱”。崇祯十年十一月,鎮抚左良玉率兵马数万过桐,环四门关厢(城外大街)驻扎。左部军纪约束不严,恣意妄为,侵凌百姓。《纪略》载,左军驻桐时:“连日米豆计二千石,酒席及馈送下程,费用不赀。而关厢内外居民,昼则酒肉米面,任意需索,夜则器用什物,听取烧毁,稍有不遂,刀背乱加,烟雾濛濛,威风凛凛,所幸免者,强掳奸淫耳。”崇祯十六年,左良玉率部又至安庆境内,始而平买,继而勒买,离城则夺,近则奸淫。

  桐城人民经战乱后,“兵兴饥疫,数十里人烟断绝,乡城山野,荆棘遮塞,豺狼载道,猛虎成群”。加上明军犯扰百姓,真可谓“寇”乱未除,又遭兵扰,县内西、南、北三乡田亩荒废,道殣相望,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城中富户尽离故乡,流寓江南谋活。城中户口凋残,戴名世《孑遗录》记述当时桐城荒乱景象:“自乙亥以来,江淮兵兴,旱蝗继之,疫疾复起,桐城田亩三十九力,荒者十七八。”时至甲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值明王朝大厦将倾,政府无力顾及地方驻军。桐城境内“寇”去兵来,皖营粮饷不支,明军嫁祸于百姓,其害有九:“一害兵不力作,勒民下田;二害不给沗享,掠民饮食,以为耕之用;三害抢民谷种青秧;四害侵占水道;五害强割稻麦;六害藉口出地种田,夤夜奸盗;七害強占耕牛;八害乡民远避,不敢开荒;九害劫杀商贩,道路不通”(《纪略·第四十纪》)。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进北京,时称“国变”。五月南京福王建弘光政权,仍以崇祯纪年。驻桐孙得胜、罗九武两营实受参将加副总衔。此时,营中乘中外危难之际“有鹰扬虎视、横不可制之意”。顺治二年(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镇守武昌地区的明宁南侯左良玉扯起‘清君侧’的旗号全师东下,声言讨伐马士英、阮大铖”(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兵破安庆,驻桐两营更加肆掠。四月初九日罗九武命五部十司乘机作乱:“先进县衙,拥入宅门.袁令(秉烨)与夫人急起逾墙被执,凡金银器皿,首饰衣服,币帛钱粮,虏掠殆尽。次及佐二,次及儒学,后乃进城劫掠,拷打逼勒,男、妇人等,号泣满路,逃遁无所,如是者三日……”(《纪略·第四十四纪》)

  顺治三年丙戌(1646年),清政权根基未稳,时局混乱。仅安庆一隅,“怀(宁)清而桐(城)明”。驻桐罗九武、孙得胜两营仍未易帜,便乘机打掳,城中财物搜尽,只得进山围寨,终无果而退。时桐城县令为袁秉烨,袁令与绅矜商议,差人到南京请兵扑剿。罗、孙两人“察知请兵消息,且知出剿之兵不日将到。于是五部十司谕各兵丁收拾辎重家口,并所掠乡城男女,约六七千人,俱作兵装,伺侯起程。又将竹木椅扎成小轿,俟上午将官府绅矜士庶尽杀不留;其壮有力者,选抬妇女,由宜民门进山会营,(欲将)城中房屋悉行烧毁”(《纪略·第四十六纪》)。

  罗、孙两人布署已定,便邀袁县令、佐二及学师、绅矜、保人等齐聚县明伦堂,又将城中各巷居民数千人强令至儒学门外站立。罗九武令新三营、小川营营兵数千在东门外驻扎,令本营兵持刀将所桐城地方官民土绅围困于儒学前。六处城门紧闭,大有屠城之势。罗九武以刀逼袁县令承诺盟誓:若清兵到桐,可否妥为安排两营。众人不明吉凶,均难以应承。诸生王雯耀审时度势,当场替众人应允,将结盟文书拟好,事态似已平息。然罗九武早已洞察地方官绅欲除两营之意,写安顿两营的结盟文书只是权宜之计。顿时,罗手刃雄鸡向堂上一掷,血溅满地,众兵拔刀而上,欲血染明倫堂。王雯耀知事不妙,大声疾呼,引史据典,晓之利害,终化仇为和,且将两营所掳地方女子数千人悉皆送回。后“清兵豫王遣将卜从善、张天禄至桐城,擒九武、孙得胜等,而散其所部兵,凡所掠子女俱令释去”(戴名世《孑遗录》)。

  据乡贤文献载,明季清初,桐城县自崇祯七年至顺治二年(公元1634年至1645年),前后十二年中,兵、“寇”相侵,灾荒连年,战争中攻城略地、守城坚壁殃及无辜,加上饥馑病疫,死亡十多万人。流离失所,妻女被凌者难以计数。此一段惨烈的历史,早已凐没于历史烟尘之中。而今海清河晏,政通人和,百姓安居,饱暖无忧,毎每谈及“铁打桐城”的往事,谁曾想到在这座江淮名城之中,三百多年前发生的那些惨烈的旧事?(编辑本文时作了删减)

稿件来源:
编辑: 桐城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