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常见“含毒”中成药 毒物入药是否安全?

 天天邵阳 2014-04-04
第1页 :云南白药含草乌
 
  导读:近期,云南白药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规定修改了药品说明书,正式宣布其配方中含有草乌成分,让中成药再次陷入了“有毒”的舆论漩涡。我们常服用的中成药中还有哪些是含“毒”的?这类中成药到底安不安全?

  云南白药含草乌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有毒成分:“本品含草乌(制)。”

  医生解读

  草乌头是一味很普通的中药,之所以有乌头之名,是因为其外形与乌鸦头相似,人工种植的品种叫川乌头,野生品种叫草乌头。

  乌头类药物都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对人的毒性极为强烈,常人只需服用3到4毫克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甚至心跳骤停。

  草乌头虽含毒仍是良药

  “草乌头是一味很普通的中药,之所以有乌头之名,是因为其外形与乌鸦头相似,人工种植的品种叫川乌头,野生品种叫草乌头,而川乌的侧根又名附子。”河南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赵旭说,这些乌头类药物都含有乌头碱,而乌头碱对人的毒性极为强烈,常人只需服用3到4毫克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甚至心跳骤停。

  “草乌头生用毒性极大,多为外用,比如敷、洗、泡等,而炮制后乌头碱会被水解,毒性会降低。”赵旭说,草乌头一般是用炮制品,并要先煎,用量也不宜过多,现行中国药典法定用量为3~6克,“草乌头煎煮的时间越长,毒性就越小,若煮至舌头不感觉麻时,则近乎于无毒。”

  “中医认为,草乌头其味大辛、大苦、性大热,有很强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功效,治疗风寒湿热引起的风湿病单用即可见效,民间就有炖草乌头治风湿的用法,与其他中药配用疗效更佳。”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雪梅说,如果服用过量,患者会产生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心律紊乱等症状,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

  “相对于口服,草乌头的外用还是比较安全的,皮肤无破口时直接捣碎调敷,制成膏药或药酒饮用及外用,可治疗腰膝冷痛、肩周炎骨质增生、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及瘀血肿痛。”王雪梅介绍说,草乌头以酒磨汁外搽,还可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但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喝甘草水或绿豆汤可解毒

  “草乌头虽有药用价值,但咨询使用时由于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难把握,很容易发生乌头碱中毒,因此,最好不要听信偏方内服,千万别拿性命开玩笑。”王雪梅说,人们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吃草乌头,无非是受传统习惯或民间偏方的影响,如果草乌头没有其他中草药的搭配,并适时控制服用剂量,否则,食用草乌头不仅起不到治病的作用,反而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在家中自行煎煮中药时,一旦发生口、唇、舌发麻,脸部以及皮肤发痒或者有蚂蚁爬行感,恶心、发慌等草乌头中毒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救治。”赵旭说,在前往医院救治的同时,可大量服用甘草水或者绿豆汤来解毒,“到医院后需要进行催吐、洗胃,严重的还要用一些强心药物。”

  “自行煎煮中药很容易因忽略一些细节而中毒。如附子要长时间地煮,时间不够可能会中毒。”赵旭提醒说,如果要自己煎煮中药,最好详细问清各个环节,一旦服药后觉得不适,不能硬撑着服药,最好停药就诊。
第2页 :金匮肾气丸含附子

金匮肾气丸含附子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行气化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治脾肾大虚,腰重脚重,小便不利,肚腹肿胀,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已成蛊症,其效如神。

  有毒成分:“附子如法制熟,五钱上为末。”

  附子的毒副作用

  附子,又名乌头,其所含的乌头碱的毒性极强,一般中毒量为0.2毫克,致死量为2~4毫克,中毒后主要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服用附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 在无医师指导情况下,外感期间不宜食用附子,食用附子期间禁洗冷水头,冷水澡,忌房事等。

  3、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寒凉,油炸辛燥食品。

  生是指一切没有做熟的食品,冷是温度低的,或是吃到胃里发凉发胀的食物。

  寒凉是性味偏寒偏凉的食物:比如芥菜,木耳菜,西洋菜,苦瓜,绿豆,水豆腐,海带,各类海鲜,夏天冰镇啤酒及冰镇饮料,冰镇水果等……

  正常情况下,人适量吃些健康干净的水果、生菜,是可以承受并没有什么损害的,但从小被冰淇淋,冰镇饮料灌溉过的脾胃,在不断透支消耗之后,脾阳已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再吃生冷寒凉有害无益。所以,在服药期间必须禁忌生冷。

  其他:葱蒜同为荤物,皆动肾气,用之必损肾气,肾气受损之人,多闻之即呕,自当远之。还有白萝卜,虚人一定慎用,泄人正气,补也徒劳。
第3页 :藿香正气水含半夏

  藿香正气水含半夏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有毒成分:生半夏

  半夏的毒副作用

  生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未经炮制的块茎,历来被视为有毒药物。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将毒性药品定义为“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其中包括生半夏。生半夏的急性中毒症状主要由半夏对粘膜的刺激性作用引起,可死于呼吸麻痹。长期服用生半夏能引起慢性中毒,导致肾脏代偿性增大。生半夏对大鼠妊娠和胚胎具有非常明显的毒性[5]。

  半夏的应用:

  1、既燥湿以化痰,又善和胃降逆止呕,对多种呕吐均可应用。用治痰湿犯胃或胃寒呕吐者,常与散寒止呕的生姜同用,如小半夏汤;若胃虚不纳,反胃呕吐者,可配伍补气和中的人参、白蜜等同用,如大半夏汤;若与清热降逆之品同用,亦可治胃热呕吐,如配黄连、竹茹、橘皮同用,谓之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还可用于妊娠呕吐,可配伍人参、干姜同用,如干姜人参半夏丸;亦可配伍苏梗、砂仁等理气安胎,和胃止呕之品同用。

  2、半夏具辛散温燥之性,能燥湿化痰,为治疗湿痰、寒痰咳嗽的要药。常用于湿痰犯肺而见咳嗽痰多、胸膈满闷、呕恶不适、苔腻脉滑,常与橘皮、茯苓、甘草同用,如二陈汤;若寒饮犯肺,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者,可配细辛、桂枝、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痰热内结,咳嗽痰黄者,则须配伍黄芩、瓜蒌、胆南星等清化热痰之品同用,如清气化痰丸。

  3、半夏主归脾经而能燥脾湿以除生痰之源,配伍熄风之品,可治脾湿生痰、肝风内动所致的风痰头痛、眩晕,兼见胸膈胀闷,苔腻脉滑之症,常与天麻、白术等同用,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4、半夏具有辛散消痞、化痰散结之效,故可用治胸脘痞闷之证。如为寒热互结而见脘痞呕恶者,可与黄芩、干姜、人参等配伍,以寒热互用,如半夏泻心汤;如为痰热互结,痞闷呕吐者,可配伍黄连、瓜蒌等同用,即小陷肠汤。若痰气互结,梗于咽中,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称为梅核气,可配伍厚朴、茯苓、苏叶等同用,如半夏厚朴汤。

  5、半夏内服外用均有消肿散结之功。如治瘿瘤、瘰疬痰核之症,可与昆布、海藻、贝母等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同用。用治疽发背及乳疮等症,可用生半夏为末,以鸡蛋白调涂患处,亦可用鲜品捣烂外敷。

  半夏的宜忌: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其性温燥,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第4页 :安宫牛黄丸含雄黄朱砂

安宫牛黄丸含雄黄朱砂

  功能主治: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为“三宝”之首。主要功用为清热开窍、豁痰解毒,是用以治疗温热病热陷心包,中风昏迷小儿惊厥的方剂,症状为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

  有毒成分:雄黄、朱砂

  急症良药非补品

  安宫牛黄丸本为中医治疗温病急症的经典中成药,但不知从何时起,坊间有人开始将其当养生保健的"补品",认为定期服用老少咸宜:老人吃了能排毒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小孩吃可助调养并改善体质。

  针对上述现象,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中药师曾惠芳提醒说,安宫牛黄丸作为治疗痰热等温病的急症药品,不是日常可随便服用的养生"补品"。

  "它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凭处方购买和服用。"曾惠芳指出,临床上医生都是在对患者认真辨证之后,确定有需要才建议使用的。从长期的观察来看,其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效果确实不错,特别是对一些痰火邪热内盛的中风病人和因外感高热出现惊风症状的小儿进行急救时,确实发挥了较明显的作用,故被列入温病"急救三宝"之一。

  "但它也不是'万能丹',更不是补药!"曾惠芳指出,安宫牛黄丸含有雄黄和朱砂,均为有毒药物,虽然以中医"以毒攻毒"的思路辨证用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使用必须对症、适量,否则会事倍功半、延误病情。据她介绍,患者初次服用量明显偏大、病愈后再服或是已退热后再服此药,致体温过低的报道时有发生,甚至有因使用不当引起汞毒性肾病或过敏反应等其他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医生都会叮嘱在患者热退或清醒后就该停药。

  提醒:安宫牛黄丸 药性寒凉易伤脾胃

  安宫牛黄丸是凉性很大的药物,其组方成分包括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栀子、朱砂、冰片、麝香和珍珠等,其中的黄连、黄芩、栀子都是苦寒清热的药物,易伤脾胃。建议身体机能退化,特别是脾胃虚寒的老人要慎服。另外,因方中含有麝香,可致孕妇流产,有身孕者忌服。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此组方中具有镇惊、安神、解毒作用的雄黄、朱砂可产生汞和砷两种重金属,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若不听医嘱,擅自将其作为养生补品长期过量服用,或可产生蓄积性慢性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特别是身体虚弱的老人,若将其误当补药长期用,可能"续命"不成更伤身。

  不适用于所有中风病人

  现在有不少家庭常备安宫牛黄丸,将它作为"救命药"。特别是家里有中风老人的,有些家人在其出现中风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喂服。对此,曾惠芳提醒称,安宫牛黄丸并不能包治所有的中风昏迷症状,它适用于救治因痰热证引起的中风和高热昏厥者,但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时,应立即停药。因此,老人出现中风昏迷时,该不该服用此药,最好还是请有经验的医生分析其症状、舌象、脉象再作判断,若非痰热证,切莫滥用。

  另外,即使辨证使用,也别使用过多,甚至不切实地寄望安宫牛黄丸能让中风昏迷的病人"起死回生",因为患者的个体差异及病症的轻重不一。对于重症者,即使及时给药,或许也收效甚微,需及时施以综合治疗手段以尽快脱离危险。
第5页 :有毒物质为何入药?

有毒物质为何入药?

   2013年6月, 一则“同仁堂40种药品被曝含有朱砂”的消息,让中成药再次陷入了“有毒”的舆论漩涡。尽管同仁堂随后紧急发布声明称,朱砂为常用传统中药材,按说明书服用安全有效,不过依旧难以摆脱有毒物质入药的质疑。

  对此,同仁堂发表声明称,朱砂作为常用中药,始载于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约2000多年的历史。此后历代本草文献及建国以来各版《中国药典》均予收载。在现行的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朱砂具有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的功效。中成药中使用朱砂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与其它中药配伍治疗疾病,符合中医配伍理论。

  “历来的经典医学理论都有利用药物以毒制毒的依据。很多西药都有毒性,对肝肾功能产生损耗,但不影响其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杨明会表示,朱砂作为常用传统中药材,有慢性毒性反应不是新话题。而用“毒”是中医药的一大特点,中医药历来就有“以毒攻毒”的提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长华解释道,有毒性的中药不会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味药配伍,保证复方药在发挥总体疗效的同时,将其中单味药可能产生的毒性降到最低。
 
第6页 :入药后毒性是否犹存?

入药后毒性是否犹存?

  这些有毒物质入药后,毒性是否犹存于药品中?对此,专家认为,把中药当作天然的无毒药物,这是长期以来在公众中间存在的极大误解。而公众对中药认识存在偏差,恰是造成有毒物质入药恐慌的原因之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李建荣指出,以含汞中药为例,研究表明,如果长期反复使用,汞在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后,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但中医药应用朱砂等含汞制剂治疗疾病多采用复方配伍用药,含汞药味或经过炮制或通过与复方中配伍药味共同使用,可达到“减毒增效”作用。

  “中药炮制的主要精神就是去毒,经过炮制、提取、除杂处理以后,有明显的解毒作用,可以把里面的不良成分去掉。
 
第7页 :人吃了会慢性中毒?

人吃了会慢性中毒?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高思华解释称,中药可以通过炮制和药材配伍最大限度地增加疗效和降低毒性。有毒药物很少被单独使用,中成药基本都是复方药品,并在适当时机停止用药,因此达不到人体中毒的积蓄量。

  专家认为,不能说中药含有毒性成分就有害,要辨证看待中药毒性,中医理论历来就有“以毒攻毒”的治疗法则,很多时候正是中药的“毒性”纠正了人体的“偏性”,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医学界熟知的砒霜治疗血癌就是典型的例子。此外,全蝎、蛇毒、雄黄等毒性中药均被证实对多种癌症治疗有效。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临床当中发现服中成药出现重金属毒性反应的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教授徐荣谦表示,以朱砂为例,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散、膏、丹中很多都含有朱砂,丹剂在儿科用药非常普遍。古代传下来的中医儿科有四大药证“痧、痘、惊、疳”,也就是说,以前儿童最容易得四种病,即麻疹天花、惊风、疳症,治疗惊风时,朱砂就是一味很有效的中药。[!-- pagebreak-cms-mdc --]

  专家指出,实际上,中药临床是否安全的关键不在于自身是否有毒性,而是在于临床能否合理应用,很多毒性药,只要应用得当,通过复方配伍和辩证论治,就能在临床上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目前我国药典中收载的含重金属中成药均是复方制剂,如果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不会出现汞蓄积导致的不良反应,完全可以保证用药安全。

  “朱砂等含汞中药引发毒性反应的主要原因,是错误地将含汞药物作为保健药物,超量、超时使用。中医服药讲究‘中病即止’,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就不会引发毒性反应。”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柳长华说。
 第8页 

规避不良反应的关键就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近年来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其原因除了中药材等方面的一些因素外,有不少是因滥用、误用引起,其中以用药不对证尤为突出。规避不良反应的关键就是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规定合理的疗程,避免不必要的合并用药。更为重要的是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必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只有把中医药理论与中成药选用密切结合起来,正确选用中成药,才能收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另外要加强对西医西药人员普及中成药使用常识,以促进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还应完善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及时上报,跟踪调查,分析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