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有光:笑看风云人未老

 灵魂出窍KKK 2014-04-05

周有光:笑看风云人未老

发布时间:2014-04-04 09:55 作者:李菁 字号: 点击:7698次
 
      一笔一画地书上签好自己的名字“周有光”之后,他又在下面加了几个字“时年107岁”。翻看周有光的文集,发现他自90多岁起,便有了这个习惯。从“时年95岁”、“时年96岁”……一直延续到现在,末尾数字每增加一个,便有如又创造了一个令人叹服的奇迹——这个奇迹并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寿命的延长,更是未被时光夺走的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思维,甚至更加犀利的批判精神。他依旧关注时事,每天固定看五种以上的报纸,还时常收到朋友从海外寄来的刊物,每有感想,还会用一部小打字机记录下来。
 
  在周有光狭小的书房里,最显眼的便是他与夫人张允和的合影。照片上的张家二姐笑靥如花,似乎仍在温柔地注视着相携走过近70载的爱人,陪他回味这一世纪的风雨。
 
  新世界
 
  1923年的某一天,17岁的周有光登上了从苏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从火车站下来,坐电车到静安寺,当时的静安寺是上海租界西边的尽头,再往西就是田野。然后再雇了辆独轮车去梵皇渡,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一带,圣约翰大学就在那儿。”独轮车吱吱嘎嘎地行进在崎岖不平的田野上——半个多世纪后再回忆这一幕,周有光发现其极具象征意义:据他考证,独轮车跟历史博物馆里的指南车在工艺水平上相似,而根据《宋史》,指南车造于1027年。所以,“坐着独轮车进大学,这一下子我就在文化上跨越了900年”。老人又呵呵笑起来,似乎很得意自己的发现。
 
  原名为圣约翰书院的圣约翰大学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很多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过影响的著名人物,即毕业于圣约翰,比如顾维钧、林语堂、宋子文、荣毅仁、邹韬奋、贝聿铭等。圣约翰学费不菲,一学期就要200多银元,是正逢家道中落的周有光难以负担的。幸运的是,周有光的三姐当时在上海教书,她的同事听说此事,深知考上这所大学不容易,爱才心切的她竟然说服自己的母亲当了家里的一个皮箱,为周有光“筹款”上了学。
 
  报考圣约翰之前,周有光听前几届的同学说,报名表上的照片必须是要穿西装的。周有光说他从来没有穿过西装,好在照相馆里有西装道具可以借。西装是穿在身上了,可是摄影师也不知道该怎么搭配,先给这个年轻人打了一个领结,想了想,然后又在脖子上套了条领带。“我把照片寄到上海,同学看见了赶紧给我退了回来,让我重拍。想起来有意思极了……”每当想起这个小插曲,周有光都会乐不可支。
 
  圣约翰大学的生活,则在自嘲为“土包子”的周有光面前打开了一道五彩斑斓的世界。“圣约翰虽然是教会学校,以推广基督教为目的,但在学校里面是非常自由的,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没有人强制我们。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主要来自英国或美国,学校所有人都要用英语,连门房都讲英语。”当时的圣约翰也有一些中国老师,他们主要教授中国历史或古文之类的科目。
 
  钱锺书的父亲、著名的古文学家钱基博便在这里讲中国文学。“有一天钱先生来上课,出个题目,让我们下去做篇文章交上来。其中一大半的人都用钢笔写的,我是用毛笔写的。结果第二天他就大骂:‘你们是中国人嘛?是中国人为什么中国工具都不能用?’凡是用钢笔写的文章都被退回去,重新用毛笔写了送来。”几十年岁月倏然而过,可是生命里经历的那些难忘的人和事,却依然历历在目。
 
  周有光在很多回忆中都提及这样一个故事:学校阅览室的中英文报纸特别多,有一次,周有光那里看报纸,碰巧一位英国老师也在那里。这位老师把周有光和另外几位学生叫到外面去聊天,问大家平时怎么看报纸。周有光很纳闷老师的这个问题,看报就看报,还要“怎么看”?老师说:“看报有看报的方法。每天看完报纸,要问自己:今天这些消息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一条新闻最重要?最后还要问自己:这条新闻的背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去图书馆查书,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查百科全书。”这一番话让周有光受益颇深,“我后来就按照他这个方法来看报,很快就感觉到进步得非常快,而且把自己的生活和全世界的活动连成一片”。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思考,这是圣约翰大学留给他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
 
  流水般的爱情
 
  如果说周有光是一个传奇,传奇的另一端——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
 
周有光、张允和夫妇
 
 
  几年前,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的夫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金安平女士写了一本《合肥四姐妹》的书,张家四姐妹的人生故事更成为引人注目的传奇。张家曾是安徽一望族,其发家史来源于张允和的曾祖父张树声。张树声曾任过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是李鸿章手下一位重要人物。张家第三代,也就是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张冀牖),出生于清末。受新思想影响,他决定离开安徽到苏州兴办新式教育。1921年张武龄变卖家产,在苏州开办了著名的“乐益女子学校”和一所男子中学——平林中学。
 
  “我的丈人也很有意思,他一个人拿钱出来办学校,他钱多,外界给他捐款他也不要。”当时有人还嘲笑张武龄傻,钱不花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却花在别人的儿女身上。投资教育的张武龄也因此与蔡元培、蒋梦麟等很多当时著名的教育家结成了朋友,还聘请许多思想激进的人士来校任教,如侯绍袭、张闻天、匡亚明等人。不过现在看来,张家的这种长线投资是非常值得的。“张家四姐妹”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叶圣陶讲过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张家子女名字都十分有趣,除了都有一个“和”字外,男孩子的名字都有一个“宝盖头”——比如宗和、寅和、定和、寰和、宁和,据说这是因为儿子留在家里;而女孩子的名字都有一个“儿”——元和、允和、充和、兆和,“儿”字两腿向外翘,意味着女儿都要嫁出去。
 
  因为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在张武龄开办的乐益女子中学读书,又恰好与张允和同学,张允和常常到周家来玩,一来二去就与周有光相识。周有光大学毕业不久,张允和与张兆和姐妹两人离开苏州去上海就读中国公学。作为在苏州结识的“老朋友”,两人在上海逐渐接触频繁。
 
  张家二姑娘允和热情奔放、性格外露,当年还有一个不太雅的绰号“小活猴”,不仅在学校里是位风云人物,在社会上也小有名气。她的大头像曾被放在照相馆橱窗里做广告,而且还当过杂志的“封面女郎”。
 
  两人谈恋爱时的一件趣事,后来经常被周有光提起。一个周末,他和张允和一同到杭州灵隐寺游玩。虽然是自由恋爱,但两人也不敢手拉着手走,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一个和尚也一直跟在他们身后。两个恋人走累了,就在一棵树旁边坐下来,和尚也跟着坐下来听他们讲话。听了半天,和尚突然开口问周有光:“这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几年了?”原来他以为张允和是外国人,可能因为张允和的鼻子比普通人高一些。周有光就开玩笑说:“她来中国三年了。”和尚说:“怪不得她中国话讲得那么好!”
 
  热恋之后该谈婚论嫁,周有光又踌躇起来,与显赫的张家相反,周家只算得上是小户人家,他给张允和写了封信说:“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性格明快的张允和马上回了一封写满十几页纸的信,热烈而坚定地告诉她所爱的人:“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于是“从小手快嘴快脑子快,是‘快嘴李翠莲’”的张允和,又成了张家十个孩子中第一个迈进婚礼殿堂的人。
 
  周有光说,有趣的是,三个月后,张兆和也披上了婚纱。而她和沈从文的爱情则是另一段广为传颂佳话。当年,在中国公学教书的沈从文对张兆和一见钟情,他开始执著地写情书给张兆和。张兆和一封也不看,还拿了信告到校长胡适那里。岂料开明的胡适不但不以为怪,还帮着沈从文“游说”:沈从文没有结婚,因为倾慕你,给你写信,这不能算是错误。还笑着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张兆和斩钉截铁地说:“我顽固地不爱他!”
 
  没想到,张兆和最终还是被执著的沈从文攻下了“心防”。这里面也有张允和的一份功劳。1932年暑假,在青岛大学工作的沈从文冒冒失失地跑到苏州张家,不巧张兆和去图书馆看书去了,“接见”他的是张允和。有些紧张的沈从文留下旅馆地址就匆匆离开。张兆和回家后,不好意思去旅馆找。经不住允和一番撺掇,她最终还是羞羞答答地去了旅馆,又用允和事先教好的“台词”,把沈从文请到家里,两人关系自此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沈从文后来总是用他的湖南腔调,拖着长声喊张允和“媒婆”。而张允和每每回忆起来,也忍不住得意于自己的这一角色。
 
  张家是大户人家,四姐妹自然都是名副其实的名门闺秀,但是几个女婿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的权势人家。四姐妹的大姐张元和喜欢昆曲,后来喜欢上了当时著名的昆曲名角顾传玠。虽然顾传玠在昆曲界的地位相当于京剧界的梅兰芳,但“在那个时代,连梅兰芳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大家认为你嫁给一个演戏的人是不名誉的事情。所以大姐结婚的时候报纸上登出来‘下嫁顾传玠’”。周有光、沈从文在当时也不过都是家世清贫、名不见经传的读书人,不过好在张家父亲相对开通,不干涉女儿婚姻。而他们后来都成就了令人羡慕的一个个爱情传奇。
 
左起: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姐妹
 
       著名的张家四姐妹,如今只剩下在美国生活的四妹张充和在。张家的叔祖母没有孩子,又喜欢张充和,所以很早就把她过继过来。叔祖母请一流的国学家教张充和,她的古文造诣因而比其他姐妹都高,张充和嫁给了后来成为耶鲁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的傅汉思。
 
  周有光曾将与张允和的感情形容为“流水式的恋爱”,从1933年结婚到2002年张允和去世,两人相濡以沫,共同生活了近70年,这样一个有如涓涓细流绵长而深远的婚姻,恐怕再少有人能企及。
 
  选择
 
  当时的圣约翰大学有个不成文的传统:学生毕业之后通常都到美国留学。周有光当然也想出国深造,可是以周有光的家庭条件自然支付不起这笔费用。不过巧的是,两人结婚后不久,张家一位在银行工作的亲戚在清理账目时偶然发现张父在汇丰银行还有一笔两万元的钱。有了这笔“意外之财”,张武龄给了女儿张允和2000元作嫁妆。“这2000银元,虽然在当时也是个大数目,可是到美国去读书又不够,到日本去是可以的,这样子我就和我的夫人就决定到日本去读书。”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26期 | 责任编辑:邵思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