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2年历届中考试卷汇编考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昵称16657184 2014-04-05

一、选择题(共38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52分)

1.下列各图中,对现象或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显示解析
菁优网2.“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
 显示解析
菁优网3.如图的手影表演的光学原理是(  )
 显示解析
菁优网4.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显示解析
5.在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利用反射成像的是(  )
 显示解析
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显示解析
7.下列哪一种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显示解析
8.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
 显示解析
9.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显示解析
菁优网10.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显示解析
1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显示解析
12.如图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菁优网
 显示解析
1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显示解析
14.下列描述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显示解析
15.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显示解析
16.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  )
 显示解析
菁优网17.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菁优网”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显示解析
18.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显示解析
菁优网1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显示解析
20.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
 显示解析
2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显示解析
菁优网22.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显示解析
菁优网23.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
 显示解析
2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多远?(  )
菁优网
 显示解析
25.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显示解析
26.小明同学到湖边游玩,他看到以下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显示解析
27.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
菁优网
 显示解析
28.下列叙述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显示解析
29.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显示解析
菁优网30.2010年1月15日出现一次日食现象,连云港市可以观察到日环食这一天文奇观,以下关于日食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显示解析
菁优网31.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显示解析
32.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  )
 显示解析
33.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
菁优网
 显示解析
菁优网34.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壁上的小镜子,这时顺着光线照射的方向看去,看到被照射部分(  )
 显示解析
35.成语“立竿见影”中“影”的形成是由于(  )
 显示解析
3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显示解析
37.如图所示,蜡烛在平面镜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
菁优网
 显示解析
38.在各种色光中,被成为三原色光的是(  )
 显示解析

二、填空题(共2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15分)

39.上海世博会浙江馆内有一只直径8米的“青瓷巨碗”,内装6吨“水”.在灯光下,青瓷碗内碧波荡漾,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丝竹,游客宛若置身如画江南.
(1)游客看到碧波荡漾的“水”面,是因为“水”面对灯光的
 

(2)围绕“青瓷巨碗”的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升降台,游客中升降台上站成一圈,升降台上升后可以同时看到“青瓷巨碗”内的景象.在某次升降中,升降台把80名游客匀速升高3米,若每位游客的质量以60千克计算,则升降台在这次上升过程中对游客所做的功
 
J.(g=10N/kg)
 显示解析
40.2008年,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隐形物质,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光,射到该物质表面上时会顺着衣服“流走”,从而无法让光在其表面发生
 
,让旁人看不到它.
 显示解析
41.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1)全部由女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编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备受大家关注.如图,当编队以稳定的队形飞过天安门上空时,若以领航机为参照物,随队战斗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如图是女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正从天安门前走过.判断队伍是否对齐的光学原理是
 
. 菁优网
 显示解析
42.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
 显示解析
菁优网43.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移动.
 显示解析
44.师生用来整理仪表仪容的镜属于
 
镜,汽车车窗外的后视镜属于球面镜中的
 
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
 
镜.
 显示解析
菁优网45.如图所示,是我市的象征--象鼻山,我们能远远看到它,是由于光的
 
传播的缘故;它在漓江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显示解析
菁优网46.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显示解析
菁优网47.盘山公路是一种变形的
 
(填写简单机械名称).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
 
(从光学角度回答),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
 
规律,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凸面镜,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显示解析
菁优网48.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显示解析
49.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
 
的缘故.
 显示解析
50.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光正对凸透镜,有时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
 
,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
 
 显示解析
菁优网51.如图是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照片,高温的岩浆使冰盖
 
(选填“熔化”或“凝固”),导致河流水位暴涨.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
 
(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导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减少,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
 显示解析
52.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
 
色,红字呈
 
色.
 显示解析
53.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显示解析
54.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
 
m,像高
 
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显示解析
55.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同学们在教室的每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反射现象.
 显示解析
56.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菁优网
 显示解析
57.日环食的成因是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
 
的.
 显示解析
58.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
 
m,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不变)
 显示解析
59.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
 显示解析
60.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日全食,图甲是某校同学用一盆墨水观察到的日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是光沿
 
传播,当我们位于乙图中
 
区域时,就能看到日全食现象.
菁优网
 显示解析
61.茂名是美丽的海滨城市,到处都有天然湖或人造湖,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
 
(选填“吸收”或“反射”)黄色光,湖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
 
缘故.
 显示解析

三、解答题(共30小题,满分0分)

菁优网62.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
 显示解析
菁优网63.画出如图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显示解析
菁优网64.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显示解析
菁优网6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显示解析
菁优网66.如图所示,S是光源,SO是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画出SO的反射光线.
 显示解析
菁优网67.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显示解析
菁优网68.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O点反射后,水平射入窗口P中.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显示解析
菁优网69.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显示解析
70.在图中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入射角为
 
度.
菁优网
 显示解析
71.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菁优网
 显示解析
72.请你在如图中分别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并算出反射角为
 

菁优网
 显示解析
73.如图所示,光线AO入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
菁优网
 显示解析
菁优网74.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经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注意角度特点并标出箭头方向)
 显示解析
75.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要求画出法线).
菁优网
 显示解析
菁优网76.试用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在如图上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
 显示解析
菁优网77.如图所示,是自行车尾灯的示意图,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车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射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请大致作出汽车发出的三条入射光线被反射回去的光路图.
 显示解析
菁优网78.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 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
 
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显示解析
7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1)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显示解析
80.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菁优网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显示解析
菁优网81.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显示解析
菁优网8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显示解析
菁优网83.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A、B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
 
的玻璃板.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移去蜡烛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填“实”或“虚”)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显示解析
8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12.0 12.0 等大
第二次 15.0 15.0 等大
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显示解析
菁优网85.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
 
(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显示解析
菁优网86.如图是小刚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
(1)小刚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
 

(2)发现用光屏不能承接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像(选填“实”或“虚”).
(3)若用刻度尺量A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现它们的值是相等的,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显示解析
菁优网8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l)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
(2)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12.0 12.0 等大
第二次 15.0 15.0 等大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显示解析
88.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将蜡烛靠近成像仪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菁优网
 显示解析
菁优网8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
 
,能比较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所成的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