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在改小说时我在改些什么(2)——谈谈汉语之美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4-05

我看过冯唐的一个观点,说比较汉语和英语的优劣。他认为在“短”的地方,汉语是NB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数语,一片沧然已然勾勒出来;再如“道”、“术”、“义”等概念,内涵极其广博。而构筑长篇大论,汉语与英语比,就有一定劣势。

由于我英文不好,所以对于后者,我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但今天我愿意谈谈汉语之美,以及我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为了发挥出这种美所做努力的一些经验。其实,就前面这句话“由于我英文不好,所以对于后者,我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行家读了就该皱眉,更好的写法是“我英文不好,对于后者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汉语善短句,这是个常识。这种“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多个短句优于一个长句;2、精巧的短句优于复杂修饰的短语。在举具体例子之前,我愿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优于”。拿厨艺做比,好的厨师并不只是能做出美味,而是能充分发挥食材本身之香。如果你炒出来的东西只剩下了香料的味道,就算好吃,也算不得高明。回到语言,用中文写作,就应该充分发挥中文本身之长,同时避其短。把这一点做好,就要优于没有做好。

该上具体的例子了。为效果明显,我说点夸张的。

从早到晚上了满满一天课,三顿饭都没吃饱,直到12点才从教学楼几乎是爬着出来的我,迈着像菲茨杰拉德那篇著名作品中写到的那条怀了孕的母狗一般的步子,沿着似乎突然长得像没有尽头的路,一步一步爬长城一般,朝宿舍走去。

不多解释,直接上修改版:

我从早到晚上了满满一天课,三顿饭都没吃饱,直到12点才出教学楼,几乎爬着,步子像菲茨杰拉德笔下的怀孕母狗。路长得像没有尽头,我一步步爬长城一般朝宿舍走去。

(夹一句私货:窃以为写“xxx的我”的人,要么不懂中文,要么是不懂事的小孩子,要么是青涩装逼犯——总之是SB)这个例子非常典型,请牢记,汉语无从句,过长的修饰会让文字臃肿丑陋,请拆成短句。有人可能担心破坏了逻辑,但上面例子表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汉语天生就有这个生态,几百年上千年来,咱们都是这么讲话的。

拆句的技巧也不难,主要是把修饰(无论定语还是状语)拉出来,放到和主句平行的位置。汉语最有表达力的便是精巧的主谓、动宾结构,过长的修饰会像一顶沉重的帽子,弱化了中心语,让意思头重脚轻。“那个凄美得像林黛玉一般的妇人尽力挺直了身体”或可改为“那个妇人凄美得像林黛玉,她尽力挺直了身体”;“他像一支离弦的箭一般疾速冲了出去”或可改为“他疾速冲出,像一支离弦的箭”;“我吃了一顿像屎一样难吃的饭”或可改为“我吃了顿饭,难吃得像屎”。这三个例子分别拆了主谓宾,这种修改并非绝对,但通常情况都能让文字更好。

使用短句还有一个技巧:利用上下文。窃以为中国文化里对“演绎”看得很谈,所以也就很弱,去读读先秦散文,里面的“故”、“是故”,大多难以成立,虽然后面的结论的确有道理,但却不是前面能推出来的。(插播个别的例子,《荀子》中有“青出于蓝而蓝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后半句很蠢,换成“水,冰为之而暖于冰”居然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简言之:汉语传统不讲形式逻辑。但这并不是说汉语没有逻辑,只是这逻辑常常内涵于上下文中。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因为我饿了,所以去吃饭”,这不是人话,人话该讲“我饿了,去吃饭”。这也就是本文第二段第一句的毛病。

我的文章常被批评啰嗦,我想,一个原因是我有点逻辑洁癖。我仔细思考过自己文字的师承,居然发现自己深受《数学:确定性的丧失》的影响。事实上,我的文章常常流露出数学证明的味道——你看见前面那个“事实上”了吗?显式逻辑会大大削弱中文的力量,像因为、所以、由于、从而、这使得、因此等连词,在很多时候都可以省去,也应该省去。

因为老师讲得太乏味,所以我们都不想上课,就算上,也以睡觉为主。这就使得最后我们都没学好。

老师讲得太乏味,我们都不想上课,就算上,也以睡觉为主。于是最后我们都没学好。

余光中先生在阐述这个问题时,强调了“而”的使用,“而”是个含义丰富的连词,它表因果,转折,并列,顺承,递进,堪称奇葩,最重要的是,它能连接“弱因果”关系,如“知耻而后勇”、“红顔而薄命”、“心宽而体胖”,不过这个时候,也可常常把“而”省掉。

想学怎么用好上下文省略,应该去看《三国演义》。看看前面例子的三国版:课乏味,不愿上,上亦睡于堂,故皆未学好。我们看到,连主语都省略了,其实这里有个隐含假设:从前文能得知主语。其实,三国里省略得厉害,人名连姓都懒得写:操大怒,斩之。

除了长句,另一个应该注意的是“抽象名词”。窃以为英文的发展非常依赖词变:合成、变形。合成很简单:class+room=classroom。变形则要复杂得多,各种前缀后缀把一个核扩展出N种形态来,有了ness,ment,ism ,……英文可以把非常复杂的意思浓缩到一个抽象名词里去。汉语并非没有这种机制,只是要笨拙很多。最典型的要属xx度、xx性、xx力、xx化、xx率,以“度”为例,温度、速度、长度、密度等已经融入日常汉语(很多都是术语),可信度、流畅度等词近来说得多了,也大约能接受,成熟度、可靠度、便捷度之类的已经显得别扭,像什么美味度、咸度之类的则已完全不堪读。这种用法也有泛滥的趋势,哪天夸姑娘夸成了“你的美丽度很高”,真要怀疑他的汉语是不是人类教的。我曾经向某杂志投稿,编辑拒稿信中道“丰富性不够”,让人难以置信,稍微讲究点的都会说“不够丰富”。

更夸张的是“xx系数”、“xx因子”。什么“高铁的安全系数不高”,请问这里的“安全系数”是个什么?它与“高铁不安全”比有什么不同?显然,实质上是没有的。但这么说(居然)会显得更“理智”、更“专业”、更“冷静”、更“客观”,但其实却是更故弄玄虚、更和稀泥、更搅屎棍——说白了,更SB。

这是典型的降低沟通效率。以前和伙伴讨论过谈生意的语言,人话该讲“靠,这我赚不到钱哪”,但很多人倾向于说“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中,我方利润获取的机率,可能不够大”。

这个主题我就不深入了,需要承认,抽象扩展提高了汉语的精确能力,但必须牢记它的代价也很大。只要不是对精确要求严格的论文中,还是建议讲人话。上面的xx的实例我就不多举了,各位请自行脑补。

延着“和稀泥”的话题,讨论完抽象名词,应该说说“弱动词”。有趣的是,这个问题并非汉语所独有,英文中同样有大量使用弱动词的趋势。最典型的弱动词是“做”,这几乎是个万能动词,几乎所有的动词都可以改成“做+名词性动词”的形式。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服务员,请为我们的餐桌做一下清理”,人话讲作“服务员,请为我们清理一下餐桌”。

弱动词最重要的效果是削弱句子的力量,比较“这是怎么回事,请你解释一下”与“这是怎么回事,请你做一个解释”可见一二。再来个夸张的:“我要杀了他”,“我要对他做一个杀害”。不要笑,前面这个例子恰恰反应了官话的精髓,新闻里什么事都听着慢条斯理,与己无关,这种语言功不可没。而长年听某联播的人们,在可怕的潜移默化中渐渐学会了这种说话方式,也渐渐地忘记了人话怎么说。我现在依然记得一场婚礼上,来宾发言时说出“向新人致以诚挚的祝福”,当时那种震撼依然历历在心。而更可怕的是,语言会深深地影响思维,这一点离题太远,不再展开。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做人类,说人话;做中国人,说中国话。

以上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followmyeyes

当我改小说时我在改些什么(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