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跟孩子谈谈生死

 tuzididie 2014-04-05
 “奶奶没了,

    还能出来吃饭吗?”

    昨天晚上,小林被5岁的儿子牛牛吓了一跳。

    当时,她正在跟老公商量清明节去给婆婆扫墓,除了带上菊花以外还要不要带点祭品,正在玩积木的牛牛突然插了一句:“奶奶没了,还能出来吃饭吗?”

    小林假装没有听到儿子的话,把牛牛最喜欢而平时不给他玩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调了出来,成功地转移了儿子的注意力。小林的婆婆是去年春天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的,牛牛是由奶奶从小看到大的,每天晚上都跟奶奶一起睡觉。老人去世当天的凌晨,还搂着牛牛睡觉。

    婆婆突然去世后,小林一直害怕儿子追问有关奶奶的问题。让她感到困惑的是儿子之后的表现。“婆婆去世那天,我们很混乱,怕他受影响,还是照常把他送到了幼儿园,我去接他回家的时候,他班上的老师告诉我,牛牛告诉班里的好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说‘我奶奶死了,天没亮救护车就把她拉走了’,还专门跑到幼儿园园长那里说这句话。”

    虽然不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表现,小林还是谨慎地观察了牛牛一段时间,牛牛除了更依恋妈妈之外,没有表现出其他异样,小林才放心下来。这次清明节,小林也不打算带儿子一起去扫墓,怕勾起孩子的问题。“这一年来,我给他做饭或者洗衣服,他有时会说‘奶奶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从来不追问奶奶去哪儿了,我也就顺其自然,没有跟他多说。也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孩子。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在他的心里,是否能理解奶奶去世了究竟意味着什么。”

    像小林一样,无法跟孩子谈论死亡的家长还有很多。作为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几乎每天都要与“死亡”作战,见惯了生离死别的他,也还是会为如何跟孩子解释亲人的死亡而感到棘手。

    去年底,他家里一位老人查出了癌症,而儿子跟这位老人关系非常亲密。孙宏涛说,其实之前曾经跟孩子谈过死亡。孩子看到新闻后,曾经问父母死是什么。考虑到儿子只有5岁,解释太多也未必能明白,孙宏涛最终选择给出一个“直观”的答案:死就是到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小家伙一脸困惑的样子,只能明白“死是一件不好的事。”

    “那个时候的回答放在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显然并不恰当,如何跟孩子解释这位老人可能的离开,让我跟我爱人都很为难。”

    曾经在德国留学的孙宏涛感觉难以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还是有文化上的影响,“国外普遍是有宗教信仰的,他们相信从生到死都是上帝安排好的,教堂里也会讲各种圣经故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对死亡都坦然许多。但在我们的认识里,会觉得死亡就意味着虚无,而一旦虚无就会让人产生恐惧。所以,有些时候面对病人,我们也会感到很无助,而如果病人是自己的家人,那种恐惧更是很难抗拒。”

    什么是“没有”我了呢?

    “没有”我了,我怎么办呢?

    家长对于死亡,尤其是对亲人死亡的不解释,其实也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困惑。

    心理咨询师肖雪萍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她回忆说自己10岁那年,一直对自己很好的大爷爷(爷爷的哥哥)离开了人世。肖雪萍蹲在他的身旁,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他到底会去哪里”,“或许他去了另一个世界?”她知道,这个答案不可能从父母那里找到,“在农村有很多禁忌,他们从来不会跟我提‘死亡’的话题,小孩问这个肯定是要被大人骂的。”

    当年幼小的肖雪萍越想越好奇,甚至产生了去看看那个世界究竟长什么样的念头。为此,有小半年的时间,她一直在琢磨去那个世界的方式——上吊、跳井,还是喝药?所幸她后来又担心,“万一去了以后不能再回来”,所以最终没有付诸实践。

    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对于死亡的这种恐惧和好奇。已经三十出头的冯苗苗对自己6岁时的一个经历记忆深刻。她父母给她买了一套科普书,其中一本介绍了一个科学家的预测,大意是说N亿年以后太阳可能会爆炸,会吞噬掉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然后一切重新开始。

    “‘死亡’的概念是很早就有的,因为从小听大人讲故事就会有羊被狼吃掉或者妖怪被猴哥打死的情节;但是小孩子不会把‘死亡’这个概念和自己联系起来。

    听我妈妈讲了以后,直觉非常害怕,还不是怕‘死’,而是怕太阳爆炸,觉得那样的场面不能想象。我惶惶了好几天,实在忍不住终于跟我妈说了,谁知我妈还挺乐,随口说了一句:‘到那时候早就没有你了,也没有爸爸妈妈了’。”

    回想起当时自己的反应,冯苗苗笑不可抑:“套用现在的词儿,就是我彻底凌乱了。什么是‘没有’我了呢?爸爸妈妈也‘没有’了?‘没有’我了,我怎么办呢?”看到女儿哭得越来越伤心,冯苗苗的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即兴跟女儿解释了一下什么是“没有我”了。

    “她让我看外面的树和草,说到了冬天,树的叶子都会掉,小草也不见了,就‘没有’了,动物和人也一样;植物、动物,还有我们‘活动’的时间会比太阳少很多很多。那时候比较小,想法很简单,也就接受了我妈的解释。”冯苗苗现在想来,妈妈的这个说法有个明显的漏洞,就是草今年没了明年还会长,小动物和我们可不会了。

    而冯苗苗的一个朋友的经历更有代表性。当她小时候问妈妈,“死”是怎么回事儿?她妈妈说就是睡着了,睡很久。于是,她那段时间一到睡觉的时候就害怕,拼命不敢睡,而且一定要提醒她奶奶早上叫她。

    “那里的气氛

    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像是在穿越梦境”

    正是有了幼年的经历,刚当上妈妈的肖雪萍不希望儿子再像她当年那样“稀里糊涂”地长大,“等他稍微懂点事,我就要让他明白生命只有一次,是不可逆的,比如一条小虫子,如果它死了,就再也不能活过来了,再也不能吃青草,不能到处爬,所以一定要好好地活。我们中国人在这一块儿给孩子的教育太少了,所以才会有一些孩子很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他们只是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

    对于肖雪萍的这种想法,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苏俊华已经付诸了实践,前天中午,她在自己名为“布和瓜的世界”微信公众平台上谈到了清明节跟孩子谈谈死亡的必要性:“在孩子们数不清的‘为什么’话题里,有两个是需要父母亲做好充足准备的,其中一个就是关于‘死亡’,好好地应对这个问题,其实还能成为一次很好的亲子沟通。”

    苏俊华对女儿姗姗的“死亡教育”开始于孩子一岁多一点。“当时是汶川大地震,家里电视机天天都在讲死亡。我尽量给孩子避开血腥的画面,但有一次,孩子还是露出了非常紧张的表情。”苏俊华赶紧给孩子讲死亡的概念,“就是很浅显地告诉她死亡是暂时的离开,因为孩子小,没有体会,不需要跟她讲得太明确。”

    后来姗姗的太婆去世了,苏俊华带着4岁的孩子去扫墓。“我告诉她,太婆陪她一起剥过豌豆,抱过姗姗,很爱她。太婆希望每年看看宝宝长得多大了,但是太婆不能来看宝宝,只能宝宝来这里看太婆。孩子虽然似懂非懂,但她告诉我,那里的气氛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像是在穿越梦境。”

    苏俊华觉得,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反而会压抑孩子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一味欺骗孩子只会带来新的心理问题。“比如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好,所以逝去的亲人不来看自己,于是产生自卑。心理学上也认为孩子的‘丧失’和‘哀伤’经验,会影响孩子成年后面对丧失、哀伤的反应模式。不如和孩子正面谈一谈死亡。”

    但对于如何跟孩子解释死亡,苏俊华觉得不必一刀切,要看孩子的性格特点来选择解释方式。“外向的孩子,一般会将自己的困惑讲出来,这时候,家长应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告诉他这个事实:死亡是生命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大自然中花开花落一样,每个人都要经历。内向的孩子,一般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情感,即使有问题也会憋在心里。他们常常遇到一些困惑,总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比如,关于死亡的困惑,他们很可能上网去查。作为父母,在平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对于这些忌讳的话题,也应该适时、主动地和他探讨。”

    苏俊华也认为,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还是要强调生命的价值所在,“正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亡,生命或长或短,所以我们要珍惜。对死亡的焦虑并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反而更甚。这是成长的功课,有很多成年人也许仍旧卡在孩提时代对死亡的认识。不如,借着清明节这个契机,和孩子一起成长。”

    主笔 周明杰 宗媛媛 张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