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昔阳八大景典故

 香醉夕阳 2014-04-05
昔阳八景即蒙山烟雨、沾水青蓝、古寺园林、洪水池塘、石马寒云、昔阳花木、松峰积雪、皋落奇峰
 阳八景”见诸史册,最早当在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所修的《乐平县志》里,其中所记载的八景分别为:蒙山烟雨、沾水青蓝、古寺园林、洪水池塘、石马寒云、昔阳花木、松峰积雪、皋落奇峰。俗称:蒙山烟雨现庙堂、沾岭拖兰一道冈、园林四十不下霜、洪水寺院好温塘、石马含云木渣枋、乐平花木五朝阳、松峰积雪景致长、皋落奇峰攒万粮
 

洪水池塘

昔阳县城西南十华里的洪水村,相传,古时候在洪水寺门前,曾凿有池塘一座,水从池底自动喷出,清澈、温暖,四季不竭,故有温泉之称。人们冬可洗衣,夏可浇田,饮其水还可治病,为我县八景之一。
对于“洪水池塘”,“乐平县志”有三篇诗词赞美。其一:“白云芳草寺门前,旧属寒塘定几年。灵液有春长侵地,碧潭无影远涵天。居存却火迷空界,路失仙源化福田。多病不禁尘土甚,更于何处问温泉。”其二:“旧凿寒塘芳草前,于今湮没不知年。隋人自有川流地,到处应多活泼天。聊饮一瓢清净水,且浇丹府坦平田。中识得源头趣,莫向荒村觅古泉。”其三:“洪水寺门前,池塘久已湮。白云芳草际,何处问温泉。”

古寺园林

园林寺,位于杜庄乡南冶头村北山顶,寺内建有楼台、亭榭,别具一格,寺前寺后,林木葱笼,浓荫幽深的自然风景,登临展眺,顿时叫人心旷神怡。
园林寺,林海广袤,有“四十里不下霜”的说法。这种自然现象,据说是因为该区带,林木为障,阻隔了降霜气候在那里的效应。
有关赞美古寺园林的诗词很多,前人有诗云:“松岭南连铁佛东,园林深拥梵王宫。寒霜不入空门界,灵气常浮法相中。花晓客来钟启户,月明僧语雀惊丛。金山玉带谁相赠,却笑锋机我未通”。乔国鼎五言绝句:“园林传古刹,神冀至今存。灵气昭法相,寒霜远空门”。

石马寒云

石马寺,又名石佛寺,位于县城西南三十里的石马山下,那里寒山峻秀,清泉下流,殿宇层叠,崎石嶙峋,曾为我县八景之冠。
该寺始建于南北朝中期,宋朝之后,各朝以石窟为中心,随山就势,陆续建筑了殿宇楼阁、卧石栏杆、石桥牌坊等,形成了布局巧妙,景致雅观,古色迷人的游览胜地。隋唐时期,有人曾雕刻石马一对,立于寺院之中,“石马寺”故此得名。
有关“石马”的神奇传说很多。相传这一对石马,每逢阴雾天气,石马口中会不断吐出烟雾来,这就是“石马含云”的所谓说法。
其二,“石马寒云”即“冬月云生则雪降”,意思是说,冬季到来,凡石马寺生云,天就要降雪了。据当地群众说,这一说法是较正确的。
由于石马寺景色秀丽,不少名人留诗赞美,明吏部尚书乔宇诗云:“沾岭南来是此峰,峰头雪气护寒冬。天低远岫,林俱瞑,日堕阴崖雪半封。千古按图空作马,万年为瑞合从龙。因占赵地如牛象,一统山河岂易逢。”乔国鼎诗云:“烟雾吐浓浓,灵机造化钟。只今多石马,那复白云封”

沾水拖兰

沾尚地居潇河上游,位于昔阳西部,与平定、寿阳两县为邻,那里有横拖南北的沾山,海拔一千六百公尺。
过去,山上绿树苍苍,荆棘丛生,[1]碧兰色的沾水,从山里曲折地喷出,十分壮观,因而古人称之为“沾水拖兰”,为昔阳八景之一。有诗云:“一脉涟漪出远岚,山光云影共拖兰。春深欲染云衣净,夜久微将月镜涵。清别泾流同渭水,碧分江派比湘潭。旧时县治今何在?雉堞茫茫野草毵”。乔国鼎诗云:“沾岭横西南,连绵现远岚。山光云影合,一色共拖兰”。

皋落奇峰

皋落东南的奇峰山,山势好象万石粮食堆成,故又名“万粮堆”。“皋落奇峰攒万粮”的形象比喻,说明我县人民自古以来就盼望着粮食丰收,过一个丰衣足食的日子。
皋落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景地区,东面的华庵山,山峭绵亘,若屏若蝶,仰窥其半壁,泉水一池,冬夏不竭,名曰“洗脸盆”,拖北有雾窟,阴天则云雾翁然,亦名“望春楼”。明赵敏为此题诗:“翠屏丹障绾西东,皋落峰奇此上风。”华庵山往北,便是峻岭盘空,深林敝日,有潭如翁,碧湍直泻的翁山,其山中有祠,谷中有石潭、石洞,真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明乔宇赋诗曰:“千展灵渊绝涧旁,神龙踪迹古非常。盘空岭峻连皋落,蔽日林深接太行。”乔国鼎五言诗曰:“皋落古东山,城荒堞已删。奇峰留万古,岌岌势难攀。”

松岭积雪

松岭是指城南四十华里处的松子岭,今杜庄地区的蔡岭一带,其中心为罗庄村,海拔一千三百公尺。
相传松子岭过去峰插云宵,古松参天,浓荫蔽日,树冠积雪。犹在农历四、五月间,白白的积雪,绿绿的松林,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景致,故得“松岭积雪”之美称。同时,在那密林野莽之中,虎、鹿、熊、猴出入无常,各种飞鸟择巢栖居,山泉、潭水随处可见,微风吹拂,气候凉爽,真是山清水秀,一派幽雅景象。
历代有关松子岭浓荫蔽日诗句很多。明山西按御史巡苏裕赋诗:“松岭度寒曛,高穿虎豹群。太行应绝顶,上党信遗文。已觉中原隘,还疑下界分。双旌默飞鸟,缥缈入层云。”乔国鼎赋诗曰:“松岭界梁余,阴崖寒不舒。早春残雪在,那得尽消除。”

蒙山烟雨

蒙山,位于县城东二十华里,海拔1327米,山势耸拔,一峰孤秀,登上山顶,便可俯瞰昔阳县城。
蒙山顶上原建有龙神祠、古塔及风洞等名胜。现古塔仍在,砖砌三层,高约10米,建于清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是我县古代唯一的高层建筑。
蒙山景色别具一格。每当夏秋两季,东风劲吹,洞口便吞云吐雾,一会儿,整个峰顶便阴云密布,是下雨的预兆。所以群众说:“蒙山戴了帽,庄稼人睡了觉”,意思是天要下雨了,因而古人把“蒙山烟雨”这一景色,列为昔阳八景之一。
乔宇曾有“蒙山烟雨”诗词二首:“俯瞰荒原一掌中,乱山迢递走西东。路盘绝顶羊肠险,势压层城虎踞雄。冉冉轻烟浮远碧,霏霏零雨下空蒙。高墟合是神灵地,父老年年祀礼同。”乔国鼎写诗一首:“蒙山耸县东,灵应著环中。每见轻烟获,甘霖到处同。”

昔阳花木

昔阳花木是指北界都村梵乘寺内的五色牡丹而言,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界都五朝阳。
梵乘寺修于元末明初年间,整个寺院由前后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廊房、钟鼓楼、山门等佛教建筑群等组成。因该寺建筑布局紧凑、坚固合理,气势雄伟,虽历经百年,但至今保存完整,更显古朴壮观。
梵乘寺院内栽有牡丹花。每逢夏秋两季,牡丹花开,红黄白紫,鲜艳夺目,其香味扑鼻,使人更加陶醉。
对于五色牡丹,本县令王祚永曾在《昔阳县志》中写道:“昔阳花木沾邑之第一胜景也,旧有五色牡丹自生于北界都梵乘寺内,色艳而香,后遂亡其三矣……”。并赋诗曰:“五色丹花传昔阳,而今红白尚争芳,香生梵乘真仙境,彩烂云霞映上方”。乔国鼎也写五言绝句予以赞美:“花界路芒芒,群英集一乡,潘公裁慢线,不胜此都芳。”
 

古寺园林

松岭南来铁佛东,园林深拥梵王宫。
寒霜不入空门界,灵气常浮法相中。
花绕客来钟启户,月明僧语雀惊丛。
金山玉带谁相赠,却笑锋机我来曾。

洪水池塘

白云芳草寺门前,旧劚寒塘定几年。
灵液有春长侵地,碧泓无影远涵天。
居存劫火迷空界,路失仙源化福田。
多病不禁尘土甚,更向何处问温泉。

蒙山烟雨

俯瞰芜原一掌中,乱山迢递走西东。
路盘绝顶羊肠险,势压层城虎踞雄。
冉冉轻烟浮远碧,霏霏零雨下空蒙。
冲虚合是神灵地,父老年年祀礼同。

沾水青兰

一脉涟漪出远岚,山光林影共拖兰。
春深欲染云衣净,夜静微将月镜涵。
清别泾流同渭水,碧分江派比湘潭。
旧时县治今何在,雉堞茫茫野草毵。

石马寒云

沾岭西来是此峰,峰头云气获寒冬。
天低远岫林俱暝,日堕阴崖雪半封。
千古按图空作马,万年为瑞合从龙。
因占赵地如牛象,一统山河岂易逢。

昔阳花木

三千花界路茫茫,异种人传自昔阳。
春入锦帏分五色,香翻罗袖引成行。
娇容笑日如倾国,妙舞随风各擅飏。
谁问洛阳夸独盛,旧时台榭已荒凉。

松峰积雪

路绕危峰不易登,万松盘绕石棱层。
深岩贯积三冬雪,阴壑犹余六月冰。
寒结颓云飞不起,冻疑垂溜湿还凝。
朝来困暑心如渴,欲藉冷瀼散郁蒸。

皋落奇峰

茏葱峰势倚云中,皋落城荒旧堞空。
上党地分西晋险,太行山处北方雄。
曾知胜迹钟灵气,可是奇形入化工。
回首故国刚数里,放歌怀古意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