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顿饭、两本书--《松陵风物》、《汾湖方言》

 苏迷 2014-04-05

 

     一顿饭、两本书

     前天,赴聚福楼与师友小聚,饭前,张老师从手提袋里拿出两本书送给我,一本《汾湖方言》,还有一本《松陵风物》。

     又有新书受赠,当然很高兴。

     张老师前几天应邀去参加《垂虹》杂志一百期的纪念仪式,他打电话告诉我,可以送一本《松陵风物》给我。

     松陵是个江南古镇,姜夔的一首《过垂虹桥》使松陵成了历代文人留恋往返的名胜之地。流传至今的有关松陵的诗文数量很多。

     《松陵风物》正是一本地方文史类的书籍,书不是很厚,但编委会名单有一大串,主编顾春荣不熟悉,可能是有关部门的领导吧。顾问徐文初、执行主编陈志强、编委之一李阿华是比较熟悉的。徐文初和陈志强两位老师认识好多年了,他们是吴江民间文学界的前辈。

陈志强老师著作较多,除了研究谜语、对联,他在江南古镇的文化研究方面很有造诣,吴江的许多乡镇他都已写过书,我的书橱里大部分也都有了。这本《松陵风物》他是执行主编,实际上就是主要创作者。

这本书还没有开始看,这两天虽是双休,但几乎没有看书,忙些什么自己也搞不清。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装帧、印刷、纸张等都是很令人满意的,这是一本好书。最可贵的是,里面有许多照片、插图都是彩色的,非常精美。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是“诗咏松陵”,分“古人篇”和“今人篇”,“今人篇”中,竟意外地发现收了我的一首绝句,,诗写得并不好,是几年前采风后写的旧作。“古人篇”中,选了白居易、陆游、陈尧佐、张先、姜夔、王世贞等历代诗人吟咏松陵的名作,当然,只是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只选了诗,没有选词。历代的游记散文之类,如果能够选收一点可能更好。

编委李阿华是近年才认识的,一起参加作协的会议和采风活动,特别是近今年上半年,一起游三山岛,并在岛上一起过了一夜,这是很难忘的。认识他之前,我曾在旧书摊上买到过他的一本《古镇黎里》,是阿华和他的朋友合著的。

     还有一本书是《汾湖方言》,作者任根林先生,七十多岁了,原来在乡镇财政所工作,退休后,回到乡下,开始搞业余创作,而且还学会了电脑。许多年以前,我在黎里新华书店里买了他校注的《返生香诠注》。《返生香》是叶小鸾的诗文集。任根林校注的《返生香》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对叶小鸾诗文注音、释义,后一部分是附录,收集了叶小鸾在世时别人对她的评价和她去世后人们对她的悼念之作,另外还有叶小鸾的家庭人员情况以及汾湖叶氏世系简表,这些,都是午梦堂研究的重要资料。

早就听说任根林先生要搞汾湖方言研究,后来,也看到了《吴江日报》采访他的报道,我对任根林先生非常钦佩。他不是语言学专家,对于一个年届八旬的老人来说,从事这一工作,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他看到方言的日渐衰微,表示:“为了保留对于方言文化的记忆,本人想到了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他走了不少弯路。这在他写的前言中可以知道,我不多说了。

总之,这本书的创作很不容易,现在,终于顺利出版了,可喜可贺。

原博物馆馆长、任根林先生的老朋友戴林炎,又为他的新著写了序,序中写道:“我一再说这本书的作者是我的老朋友,这个老,一是因为我们结识的早,年代久远;二是因为作者如今年岁确实老了,他是一位退休的老人,现已年届八十。这本书出自他的手,实在是难能可贵,能不让人钦佩吗?”

有才子之称的黎里画家査文荣也为这本书写了序,序中讲了一个发生于吴江地区的有关方言的趣事,不再转抄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是,任根林之子任星火,他专注于午梦堂研究已有多年了,写了许多很有见地的文章,曾有出书之说,不知出了没有?我与他是相识的,但联系并不多,有时开会,见面时打个招呼,简单问候几句。不久前,作家协会搞了一次《吴江当代文学作品选》的首发式,他也参加了,他告诉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回汾湖老家了。

他在松陵中学教书,也住在松陵了。

一顿饭、两本书

一顿饭、两本书

一顿饭、两本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