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语文自学流程

 关中客 2014-04-06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学指导模式

一、模式简介

宜兴市官林中学汤志君

一、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很大的能动性,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弘扬主体性原则,是当代教改的主题。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主导作用放在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上,必然会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促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个性得到较大的发展。我们的自学指导模式,就是要培养发展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叶圣陶先生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运用本模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正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二、操作程序

自学指导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具体操作程序如下图示:

(一)指导预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其理亦然。预习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但盲目的预习,与教师指导下的预习,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大脑接受外界信息,有意注意总是比无意注意有效得多。因此,预习前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有益的指导,并根据不同的课文,提出不同的要求。明确具体的自学要求是指导学生学得好、学得扎实的前提,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①明确目标,提高效率。实验表明,把学习目的明确地告诉给学生,学生在行动上会产生强烈的目标指向性,预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目标要具体,要分类、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合适的发展提高的空间。

②开启思维,促进思考。教师应从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疑问入手,设计一些既具有思考价值又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边读边想,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

(二)学生自学。在教师有益的预习指导下,学生阅读的欲望将会非常迫切,兴趣格外浓郁。学生对从未接触过的内容,无所谓兴趣可言,而对于接触不深、似懂非懂的内容,往往兴趣最浓,由此可见,预习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诚如叶老所言:“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然而预习要保证充分的时间,可以用早读课时间,也可安排课内自学,视具体内容、课时安排而定。学生自学的过程为:

①通读全文,扫除文字障碍,理顺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

②依据教师提示,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边读边想,边圈划批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力鼓励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疑难,为第三步交流研讨作准备。

(三)交流研讨。学生自学仅仅是个人对课文的初步探索,其中有正确的见解,有错误的看法,有片面的认识,有肤浅的分析,有疑虑的地方,也有遗漏之处。而所有这些都必须经过集体交流研讨才能解决:正确的以求全面,错误的以求扶正,肤浅的以求深刻,疑虑的以求消释,遗漏的以求补充。所以,交流研讨是学生自学的升华,是自学指导模式中的关键一环。通过交流研讨,能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树立智者、成功者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体性、主动性得以发挥。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学习中更努力地完善自己。交流研讨的过程为:

①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陈述各自的观点。学生经过充分的自学,必然产生一种强烈的发言欲。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差水平的学生参与论辩的勇气可能略差些,但他们已作了准备,肯定也极愿试一试,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多给他们以发言的机会,多给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每一个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智与胆识。

②相互论辩。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对相左的观点发表意见,如果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是“百花齐放”,那么,论辩的过程则是“百家争鸣”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采用“打擂台”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论辩欲望,来锻炼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品质。

③师生共同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出结论。如果说前两个过程是“放”,那这一过程便是“收”。只放不收,难成定论。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中的疑点,进行启发引导,对学生的发言作出中肯的评价,并进行纠正、补充、阐发,或启发学生共同寻求正确的结论或者形成倾向性的结论。在这一阶段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不能机械地把学生的思维向所谓的标准答案,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体验。要重过程,轻结果。

(四)演练作业。演练作业是巩固已得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演练,并适当布置课外练习,进行扩散性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其过程为:

①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的内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设计投影片,让学生进行口头快答,提高学生迅速判断正误的能力以巩固所学知识。

②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不同的片断仿写。或记叙,或描写,或说明,或议论抒情,这种训练重在模拟,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③适量的课外练习,培养扩散性思维。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选取与课文相同类结构的文章或段落,设计与本课时教学目标一致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实施本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自学指导模式,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而教师是指导者,必须发挥指导作用。首先教师必须在准确把握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以促进自学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善于精讲,要抓住学生学习的疑点和教材的难点,要言不烦地讲清楚,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知识。另外,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以便养成良好的自学研讨习惯,营造活跃浓烈的课堂气氛,使阅读教学有效地进行。

二、模式运用实例——《灯》的教学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以灯为线索组织材料,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对中国人民的胜利仍然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3.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真挚的感情。

4.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设想:

《灯》,“形”很散,起笔便写感受;接下去,又从对眼前灯光的观察写到与灯光有关的故事与传说,议论感慨杂列其间,学生不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加之象征手法连贯全篇,含蓄抒情的语句也较多,增加了理解作品主旨的难度。

因此要让学生了解巴金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及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导读题引路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并指导学生梳理作者思路和文章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指导预习

1.在授课前印发一份有关作品创作背景的文字材料,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布置以下预习题:

①想想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中心思想的。

②熟悉文中关于灯的两则传说和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内容,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惜篇幅写这些内容。

③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

2.教师简介时代背景,导入。

1942年2月,巴金在桂林写下一篇有名的散文《灯》。

那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连续扫荡我抗日根据地,气焰嚣张。国内的妥协势力重新抬头,悲观消沉的情绪日渐蔓延;再加上日本法西斯政府铤而走险触发了太平洋战争,更使一些人迷惘、恐慌。

巴金在共产党的教育下,对抗战必胜的信念始终是坚定的,他自觉地投入战斗,秉笔为文,用特有的战斗方式鞭挞“亡国论”的鼓吹者,用火一般的热情感染、激励国统区的民众。《灯》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在我们全文朗读这篇文章之前,先听听作者当时的心声吧:

“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我怀疑过‘将来’么?我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这些话是巴金在1942年2月写下的,见《废园外·后记》)

3.投影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以预习题引路,开启思维。

二、学生自学

1.让学生默读全文,结合圈点勾划重点句。

2.思考问题。(题目分见交流研讨部分)

三、交流研讨

1.按学生发言、互相论辩、师生总结的顺序进行。

2.思考题:(①一④题交流研讨,⑤一⑧题投影快答,)

①作者起笔写“窒闷”感,收笔时却落在“微笑”上,在这一感情转换过程中既无他人诱导劝慰又无突出事件,作者究竟是靠什么力量完成这一感情转换的呢?

②按“眼前”(灯)→“联想”(灯)→“眼前”(灯)这一线索来考虑文章的结构。

③全文有多少个自然段都写了(或涉及)灯光?

④作者除了写眼前的灯光,还通过什么材料写灯光,这些材料最后落在哪一点上?

⑤第1段中“窒闷”一词真是指居室空气吗?

⑥灯光,本来是作用于人们视觉的,但作者着力写灯光在感情世界中的作用,这是为什么?

⑦作者写了两个古老的传说,颂扬灯光(火炬)的伟力,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请讲讲第11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⑧“友人故事”写得很细,二三十年前的情景与最近的晤面一一交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

3.在交流基础上,教师小结指出以下两点:

第一,从上面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虽然伫立在一个定点上,但思绪驰骋,选取的材料不受时空限制,有所见也所想,有切身体验也有他人的故事,虚实相济、古今结合。如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散”,那《灯》可谓“形散”之典范;但这些材料都聚向一个中心——尽写对灯光的特殊感受,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特点。

第二,要注意,作者写眼前的灯光时,即时议论、抒情,其意都比较显露,可以说是“直抒胸臆”(注:可以让学生读这些句子)。写传说及友人的故事时,不多议论,讲究含蓄,留给读者品味的空间。

4.师生共同完成结构分析,形成如下板书:

第一部分(1—3段):从噩梦中惊醒,看到黑暗中的几点灯光(“眼前”)。

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前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情转变(结束了“回忆、联想”,再次写“眼前”——“对着山那边微笑”)。

四、演练作业——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

1.投影快答:通过答问、讨论进行。题目为前列⑤~⑧题。

2.仿写片断。读下述文字,认识“柳”的品格,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抒情文字。

宅前屋后,河边湖畔,路旁坡前,到处是柳,村庄里最多的也是柳。它不象苍松翠柏那样高贵,却如普通人那样随便;不能比“松鹰梅鹤”的名画,可以悬挂中堂,供名人雅士品评赞赏,却不挑肥瘦,不择高低,只要有泥土水分,柳,就抽枝发条,贡献浓阴一片。

3.扩散思维。除以上练习外,再完成下列练习,重在阅读能力的迁移、扩展、深化。

阅读下面这篇巴金的《日》,回答文后问题

①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于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了光,也得到了热了。

②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场谷。

③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⑤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做一阵烟,一撮灰。

(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一日)

①选出对文章层次划分最恰当的一项()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②俗语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巴金在文中却赞美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从下边四项中选出理解恰当的一项。

()

A.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正确。

B.这是比喻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即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都成立。

C.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非有意识地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

D.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话的比喻没这种精神不够恰当。

③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最主要的是下列哪一项?()

A.赞美飞蛾扑火和夸父追日的牺牲精神。

B.揭示为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的哲理。

C.揭露当时备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躇的中国是一个黑暗寒冷的世界。

D.抒发作者追求光明、为光明不惜牺牲生命的强烈感情。

说课

自学能力是一种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得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可以是引导学生注意预习。这有助于培养思考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就是我们“自学指导”的第一步——指导预习。第二步是学生自学,它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去理解题目、编拟段落提纲、找出重点章句、找出写作方法等,这是训练、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而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学能力,学会学习,形成自己尸套有效的学习方法,还必须经过后两步——交流研讨、演练作业。

下面结合巴金散文名篇《灯》的教学,谈谈我们自学指导法的实际操作:

一、指导预习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导。”怎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应根据学生阅读过程的特点设计。学生读一篇文章,从何入手,怎样深入,又如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造成迁移的条件,都有一个思维的流程。我们可以用若干明确的问题把它清晰地描述出来。

教学《灯》,我们根据作品特点及教学大纲及年级特点,从三个方面作思维定向。

①想想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中心思想的。

此间的目的也就是如前理论概述中所言:开启思维、促进思考。学习是一个连续过程,这样既可复习巩固旧知识,将旧知纳入新知之中,又可借旧知来启迪新知,学会知识迁移。

②熟悉关于“灯”的两则传说和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内容,想想作者为什么不惜篇幅写这些内容。

此题的设计意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有了兴趣可以加强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诱发学生的思维,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作必要的准备。

有了第①题的准备,学生在细读了课文之后,一般都能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心理,使他们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索动机,急切地想学下去。

③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

此题要求学生抓住文中的几个关键词语“窒闷”及“微笑”。启发学生讨论从“窒闷”到“微笑”是怎样一层层写过来的,这是全文的难点,同时也是对上文问题的呼应,要学生仔细体会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借此可挖掘“灯”的象征意义。

二、学生自学

语文自学习惯的养成与语文能力有密切关系。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有了语文学习习惯,也就有了语文能力。它可以用一种规格化的阅读方法,学生较易掌握,也较能运用。可分以下几步:

①默读语文,标节码,注生字。

②查工具书,查字、拼音、选义。

③列出文章的结构,写出课文分析草稿。

④完成课前预习指导的思考题。写好交流发言的提纲。

三、交流研讨

这是语文阅读教学自学指导模式的关键一步,在这一阶段,重点做好两件事:

(一)教师的正确的、艺术化的引导。如八个自学思考题可以说都是既提示学生抓住阅读重点,又让学生要求得答案时进行“第一阶段”理解。而其中第②题则由于的教学重点、难点在于对“灯”象征意义的解析,所以文章线索问题由教师提出以节省时间集中精力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如果搞清了第④题,又会加深学生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一特点的认识。对于第⑥题可以让学生讨论,以明了作者就是要以灯光为象征,向人们指出抗战的光明前景。必胜的信念犹如黑夜的灯光,犹如迷路行人的指路明灯。

(二)要注意发挥激发和激励作用。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力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着力于提高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

(三)在师生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全文的总结。

四、演练作业

除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外,另外设计了一个练习(见教案)。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以巩固和深化阅读理解。

最后还有几点说明:

第一,这节课难度较大,应多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尽量抓课文中的原话分析、阐释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和练习]的第四题(含5个小题)应让学生在课后笔答,并安排时间逐题讲评,讲评前教师应抽查部分学生的作业。

第三,如有必要,可以再安排一节课进行比较阅读。与《白杨礼赞》、《海燕》作比较,进一步弄清象征手法的行文特点及作用,区别一般的比喻句与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句,不要把象征与比喻混为一谈。

第四,在讲课中应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倡的科学的教学原则)。把写作背景先交给学生,是“大”,让学生先把握住全文的象征意义,也是“大”,没有这种先“抓大”基础,对含义深刻的语句是难以彻悟的,对一些关键性词语的含义也体会不深,甚至会忽略过去。

第五,这篇课文不宜搞“顺序平推”式的串讲,有些“隐示信息”也不一定即时处理,可采取“前后勾联”的方法解决,如第1段中的“噩梦”与时局有无关系,须读至第6段最后一句(“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才可能得出肯定的回答。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自学指导模式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需要查看原创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需要快速发表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新晨范文网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以上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以下图标可以分享到你自己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