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丽江的时候,正在小下雨,出了机场,一行十几个人坐中巴到了丽江古城(每人15元),同事们早就定了玉龙客栈,我们则由北京的同事替我们定下了木老爷客栈。中巴没有停在古城大门口,而是停在远处的一条小巷边,据说穿过小巷可以到达我们要去的客栈。 人还没下车,车下便有一群女人团团把车围住,都是拉客的,拉的是住宿与包车的客,由于下雨,加之被这些女人们围着,提拿行李不便,就嚷了起来,要她们走开,并且明确告诉她们车上的同是一起的,肯定不会住她们的酒店,包她们的车,可她们依然赖着不走。好不容易挤下车,雨倒小了一点,边上有个老头,纳西族的,推着一辆三轮车,说是要帮我们推行李,一元钱一件。我们其中有两位香港女生,行李又重又大,就放在了三轮上,我也将拉杆箱放在他的车上,大家嘻嘻哈哈一路走进小巷。 那老头边推车,边说我们定的客栈不好,他认识的好,我们并没有和他搭讪。走进去,不过一分钟,墙上有个大箭头,边上写着“木老爷客栈”,可那老头却笔直往前推车,问他,他说要带我们去他说的那家客栈。天下哪有如此自说自话的事,真是另人啼笑皆非。 到了木老爷客栈,两个院落,几幢房子,极是漂亮,只是墙上的价位另人咋舌,标间要三百多一间,套房更贵;前台说可以打折,一百八一间。好在北京的同事先到一步,早已打探明白,谈好价钱,叫了老板娘出来,谈定一百二。房间相当好,也很干净,水量大且热水供应正常,只是空调形同虚设,怎么开也不热,可能是单冷空调。 等我们安顿好,同事们也来了,然而却是带着行李来的,原来玉龙客栈算错人数,已经客满了。同事们最后也住在了木老爷客栈。天依然下着稀沥小雨,可一帮都是饿狼,于是一起出门寻食。 小雨的晚上,走走丽江古城的石路是件很享受的事,穿过关门口,沿着河,看着红灯笼一串串,就到了四方街边上的大石桥,说是大石桥,不过一米多宽,三米多长,实在是座小桥而已。 大石桥边上,有家两层楼的店,叫做“纳西风味”,正在招徕客人,我们看看还可以,就上了楼,楼上可以放三张桌子,我们一行十四个人(其中一位小朋友),就把两张大桌拼了起来,长桌而食。 店,远没有昆明的那三家气派大,给人一种家庭聚会的感觉,墙上挂着一张照片,是前加拿大总理克蕾蒂安在这里就餐是拍的,不知是在任上之时还是之后,我好象记得克蕾蒂安在任上和下任之后,都到过丽江。 同事们推举我点菜,我让大家定个标准,结果众人都说前几天吃怕了,随便我点,说是信得过我的水平。这可出了个大难题给我,点少了不好,点贵了也不好,最后我决定至少不点鸡,因为纵是好鸡,半个小时炖成鸡汤,也不会好吃,所以我将汤定为极便宜的二十五元一锅的杂菜汤。Juliet嚷着想吃个茄子,于是点了个鱼香茄子。其它林林总总点了十几道菜,由于同事们都说没有吃过正宗的藏式酥油茶,所以也特地点了一壶。
这顿饭连三瓶啤酒,一共380元,每人摊得30元,都表示很好,我当然也很高兴,顺利完成点菜“大”任嘛。 在大石桥边的纳西风味吃过之后,又在“红灯笼”上了一回当,越发想念。28日同事们已经出发回沪,只剩我们三人,决定在再去吃一回,从酒吧街一路逛过来,很是高兴。
黄豆面好吃,吃了一碗不够,我们又点了一碗,除了黄豆面,我们没有再点新的菜,只是吃上回吃过的那些。
我在吃雜菜湯的时候,特地吃到一样写下一样,计有:南瓜、粉条、洋山芋、茨菇、生菜、豆腐、肉皮、香菇、豆腐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