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福园 — 梅玺阁之幸福生活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07
小时候,在愚园路长大,边上的那条镇宁路,是条很乱的小路,由于是两个区的区界,所以两个区都不去管它。那时,愚园路朝南是菜市场,朝北就是条小路。
那时的愚园路很是幽静,过了傍晚,街上就没有人了。后来,渐渐地人多起来,车也多起来,再后来,镇宁路的小菜场没有了,成了大路,很久的时候,镇宁路都是单行道,不过,有时是南北禁行,有时是北南禁行,反正三天两头地变,许多司机都“吃过药”。
福园酒家就开在镇宁路上,对着愚园路608弄的边门,我还住那儿的时候,福园就有了,到现在已近20年了。那时的福园,只有一开间门面,一层楼,后来生意越来越好,隔壁、楼上都吃了下来,变成了一个大酒家,只是门面还是老样子。
昨天下班乘“差头”过去,差头司机就很诧异地说“搞勿懂生意哪能会介好,介小额门面,生意还介好,有辰光半夜里,还有交关人勒里厢吃饭。”的确,福园的生意就是这么好,我有一次和Gordon, Tina以及阿宇等人,就在那儿喝到了半夜。再上次去,是车会的太阳花生日,开了三四桌,好好地闹了一场。福园没有停车的地方,开车的朋友们把车停到以前同仁医院急诊部的弄堂里(现在同仁医院对面)。
福园的腔调很“俗”,房间的名字叫做“金包”、“银包”,很有上海小市民暴发户的气息。这回,我约了好友Michael Lu小酌,他说我是“吃客”,这我定地方,我想他要乘二号线,找个沿线的比较好,想来想去,就想到了福园。
福园就是这种地方,你不会刻意地想去吃一顿,但到了实在想不出去哪里吃的时候,福园就会映上脑海。
预先定了位子,我们大约是6点到的,菜单还是老样子,复印纸装在文件夹里,大多数全是上海菜,只有少数的“煲”有点川湘的色彩。
点菜当然是我的事,现在朋友吃饭,大多数时间总是我点菜,这也难怪,谁让我写了《点菜的学问》(载于《中国饭店美食之旅》)呢?
冷菜,就点了两个,一个温炝白蟹,就是俗称的“温蟹”,据说是温州流传而来的做法,主要是生炝,每到上海的夏天,大多数店家都不再卖温蟹了,就是怕天热易变质,吃坏客人肚子,赔不起,这时若还敢卖温蟹的,必是真价实货,福园就敢。我呢,只要有人敢卖,我就敢吃,所以点了温蟹,58元。
等温蟹端上来,果然做得很好,肉质紧实,炝得入味,咸淡嗜中(有的店怕变质,弄得很咸),打分的话,可以打到8.5到9分。
另一个冷菜,是周庄咸菜毛豆,12元,无非是不想让冷菜成单,所以配了这个,稍嫌太辣,而且不够鲜。
热菜,其实福园的热菜很容易点,肴蹄当然是要的,40元一只,很是合算。两个人吃饭,一只肴蹄其实也未必吃得下去,但只点一个菜好象有点奇怪,所以又点了一个酱爆猪肝,一个上海小炒,一个面筋,外加一个网上传说的新菜——“韩国粉丝”。
肴蹄之好,自不必说,可能是上海滩最好的肴蹄之一,自从上回在老半斋吃刀鱼面不敢恭维之后,我猜他们的肴肉也好不到哪里去。
倒是可以说说酱爆猪肝,如今上海的饭店,讲究排场,讲究用器、配边,象福园的这份酱爆猪肝,只用白盆子,盛着猪肝,再无胡萝卜、小番茄之类装盆边,也没有鸡毛菜、草头、豆苗之类铺底,完完全全不讲究“看头”,只靠味道取胜,这才叫真本事,若没有两下子,断断不敢如此作为,是谓“扎实”。
不过,要批评的是当我点“鲜肉蟹壳黄”的时候,先是说两只不卖,三只起售,当我要三只的时候,又说要我买四只,可以“每人两个”,在我坚持“要三只”后,居然告诉我卖完了。
20060801_supper_01.jpg
20060801_supper_02.jpg
20060801_supper_05.jpg
20060801_supper_04.jpg
20060801_supper_07.jpg
20060801_supper_03.jpg
20060801_supper_06.jpg
20060801_supper_08.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