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苏州去,一般不住,因为苏杭两个地方,住宿都很贵。 上回Barakiel介绍了胥江路上的香雪海,很新,装修也很好,大概四星级的标准;后来我们就决定以后去苏州,就住这里。 10月21日,从洞庭东山古尚锦出来,没有开绕城,结果路虽然近许多,但开得精疲力尽,六点多香雪海住下,也没有精力再外出觅食了,决定就在香雪海吃。 居然香雪海已经客满,找到经理,说是有个包房,人家定了还没来,就先让给我们,于是,落座,点菜,吃得很饱。总共8个人,六大二小,先让丈母娘带着两个小的去占房间,其余人等各自回房安顿,收拾好了下楼吃饭。 这里要批评豆妈一下,抢着相机不放,拍又敷衍了事,哪怕构图也不行,大多数照片还有手的影子,结果害得我所有的照片都重新做过,哎! ![]() 先来看一下菜单,有谁知道这个“让茄子”是什么东西吗?我知道,是“酿茄子”,酿的繁体与让的繁体右边是一样的,再次鄙视一下简体字的不科学,估计设计菜单的人,是照一本繁体的菜单抄的,不让“酿”的繁体,以为是“让”。 ![]() 牛肉,前面还有两个什么字的,忘了,当场就忘了,有点辣,凉菜,吃不出牛肉味来。 ![]() 农家老豆腐,结果也是辣的,我戏说“这家苏州店,怕是请了个川菜师”,不过还好,看着辣,吃着却还可以。由于这道菜,特地把服务员叫来,问清的确是苏州馆子,并且特地关照其它的菜都不要辣的,顺便也要求热菜都不要味精。服务员挺负责,去问了一下回来,说辣的只有一个文蛤小斩肉,我想有人要吃辣的,也要了,另外服务员说“让茄子”的料是事先拌好的,已经有味精了,也要了。 ![]() 中午在古尚锦的那个鸡太酥太烂且没有味道,于是决定“补偿”一下,又点一个白切鸡,居然上来是浸在酱油里的,绝非苏州人的吃法(苏州人哪肯如此用酱油?) ![]() 照片上的那个绿的,叫做扁卜,端上桌的时候,大家在猜到底是什么,有猜丝瓜的,有猜夜开花的,问了服务员,说是扁卜,到底是什么?还是不知道。圆的是水面筋,里面也塞肉。 ![]() 富贵双方,比隔天晚上在上海美林阁吃的份量足多了,而且云腿也要比美林阁的方正许多,味道也很好。 ![]() 这份菜,48元,叫“红烧西湖杂鱼”,有鳜鱼一条,激浪鱼、昂刺鱼和鲫鱼,红烧的杂鱼,有这样的卖相,已经不错了,味道好才是关键。 ![]() 这道就是“让茄子”,很香,和中午的肉末茄子有得一比,最后老是吃茄子,在常州吃到的那个铁板茄子也很好,以后有机会好好说说各种茄子。上海人讲究吃“杭州茄子”,淡紫色,弯弯曲曲。 ![]() 这个叫“五谷丰收”,自己看吧,反正我是没吃,我不是是杂粮的料,不过小豆喜欢。 ![]() 肠肺汤,在我心目中,天下只有两种人能把内脏做得如此干净,一种是闵粤人士,一种就是苏州人。阿婆吃了两碗,说“肺很嫩”。 ![]() 点菜的时候,问有什么绿叶菜,服务员说有“金花菜”,想想没听说过,决定要来尝一尝,端上来一看是草头,后来想起,苏州人本来就叫草头“金花菜”的,一时竟忘了。 ![]() 点心,样子就一般,由于菜吃饱了,也没尝。 ![]() 文蛤小斩肉,其实不是文蛤,而是蛤蜊,有点象红房子的“搁蛤蜊”做法,极辣。 ![]() 南瓜鸡头米,鸡头米就是唐明皇所说的“温软新剥鸡头肉”,呵呵。这玩意学名“芡实”,记得同里盛产此物,味道不错。 这顿饭,两瓶石库门上海红标老酒,一瓶雪碧,总价383元,物有所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