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温州市“一模”优秀作文专辑,作文不好的赶紧看看!来自:要学习网
![]()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泰戈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成语)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感情,也可以发表议论。 优秀文章五篇: 不要怕犯错,但要慎犯错 神告知一个贫穷的人:沙滩上10000块鹅卵石中,只有一块温暖的宝石,其他都是冰冷的普通石头。穷人便在沙滩上捡石头,每当发现冰冷的石头就扔入大海。成功的机会太小了,于是他拾起石头之后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丢入大海。这一次,他也习惯性地这样做了;然而,在扔出的同时,他就惊愕地发现:掌间其实是温暖的! 成功的机会总是少之又少的。如果怕犯错误不敢尝试,譬如穷人不去捡石头,那就自动放弃了宝石,永远与成功无缘。 是的,真理往往蕴含在错误之中。对于真理的探索往往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错误则是前进之路上的基石,在发现原子内部结构的过程中,汤姆生曾经提出“葡萄干”猜想,后来人们又提出环绕理论、分层理论、电子云理论等猜想。诚然,人们提出了许多错误观点,然而逐渐识别错误、不断剖析构成了科学发展的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错误就没有真理。很多时候,面对错误的恐惧才是阻挡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错误后熄灭了心中的信念之灯才是灭顶之灾。 然而,我们不能轻视错误中最具威胁性的一面——草率。那个捡石头的穷人之所以前功尽弃,不正是因为他轻率地扔掉了宝石吗?航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追逐人类的飞天梦的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错误和失败,多少航天人将血肉之躯献给了这项事业。然而,失败的尝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草率,它带来了无谓的牺牲。美国阿波罗计划中,飞船升空不久就突然爆炸,化为万千碎片,7名宇航员无一生还。后来,人们发现导致悲剧的原因是计算人员算错了一个小数点,这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也会犯下各种错误,考试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错误,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草率的计算、粗心的走眼却让人心有不甘,腹中难平。 犯错不可怕,有时候这是通往真理殿堂的必经之路;但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地犯下错误,却可能使我们满盘皆输。就如故事中捡石头的人,他不怕犯错误,顽强地尝试是值得敬佩的,如果他再多一点认真细致的精神,结局就美好了。 悦纳错误,不惮于犯错误,而是敢于直面它;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认真严谨,少犯错误。 [点评] 作者以宏大的气魄俯视两则材料,准确地发掘联系点,精要地提出“不惮于犯错误,但是要严谨做事,少犯错误”的中心论点。文章的开头十分巧妙,捡石头的人不怕犯错误、顽强地尝试,这体现了关于尝试,不怕犯错误的优点;然而做事不谨慎,随手丢弃,却又印证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第一段的故事能够提挈全篇,成为下文议论的生发点。原子结构探索和阿波罗计划的例子非常典型,很有说服力。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晰,起承转合,交待得十分清楚,末尾的呼应与总结也十分精要。另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表述稳健而犀利,能够准确地抵达文章的核心。 花明隐于山穷之后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句从小就朗朗上口的诗,人们往往认为,作者陆游想表达一种乐观的心态。但我却觉得,在山河破碎,“王师北定中原日”遥遥无期之时,忧国忧民的陆游早已不在乎个人的报国无门或是自我乐观,他是心忧天下,主张一种已经被逼入绝境的冲刺,置之死地而后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以才有了打虎英雄武松。有时候,一个看似绝境的天堑,走过去,却会成为通途,一个看似必然的绝对错误,却是真理被风化的糖衣。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真理的认定永远受困于当下的时代,所以,如果有勇气去面对错误,你就有可能超越时代,载入史册。 三角形的内角大于一百八十度是错误的,世界不存在以太是错误的,重轻两球一同落地是错误的......在时代的束缚下,在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真理前,总有那么一些人,奋力挣开时代环绕遮挡的臂膀,从纷杂的错误中取出真理和成功。试问倘若爱因斯坦、伽利略在推论的过程中没有被逼向“错误”的死角,古典力学、量子力学又怎么会诞生?人类的进步又怎么会出现?花明,往往隐于山穷之后。 曾经的医学家们斩钉截铁地宣布人类不可能在百米赛跑中跑进十秒以内,“跑进十秒以内是不存在的!”人们对此津津乐道。可以想象,多少人因这个结论而压抑自己潜力。可是当世界上第一个人跑进十秒以后,他惊叹道:“上帝啊,原来这扇门是虚掩着的。”的确,有时候看似错误的大门甚至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紧闭,要发现真理,其实只需要你打破惯性思维,抬起手,轻轻地,推出去。 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任何的“死地”都有逢生的可能。也并不是任何的错误都有可以发展的余地,我们不能盲目地研究,盲目地尝试,暴虎冯河者有勇气尝试,却难以感受自然的方向。李嘉诚说:“方向选错了,越努力越失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更需要辨明正确的方向。牛顿早年的《原理》一书使中世纪以来的神学地位大受冲击,可他晚年却陷入了神学的研究,最终难有建树。这充分说明了花明也不会无故隐于山穷之后,都是留给有思索、能思索的人。 所以,当遇到穷山恶水之时,要有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心,更要有冷静客观的头脑,或许,彼岸花开,山的那边,风光正好。 [点评] 此文贵在立意的递进与辩证。文章开头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切入,引出“真理隐在错误身后”的立意;继而通过“跑进10秒以内是不可能”的医学结论的打破,将立意提升为打破惯性思维,便能找出隐在错误身后的真理;接着笔锋一转,以牛顿为例,证明并不是任何死地都有逢生的可能,所以要避免关键的方向性错误。立意深刻完整,若语言能再多点亮色,会更好。 悦纳错误,理性对待 有人曾说,人之降临,错误便已如影随行。他时而阴骘如鹰,时而温柔似水,既是坠入深渊的羁绊又是攀登成功的云梯。有的人恐惧殊甚,詈骂斥之,而有的人则坦然豁达,悦纳错误,理性对待,最终成就人杰。 诚然,错误又矮又丑,实在称不上是个“高富帅”,也着实不讨人喜欢,但若抱着愉悦态度看待他,却也是受益非浅,青霉素的发明,不正是这样一个美丽的错误创造的吗? 我们常惊叹聪颖的牛顿引我们走进了一个多么神奇奥妙的世界,那星河闪动,银光烁烁,令多少人留恋忘返,可观之晚年,却固执信奉上帝,不愿接受错误,才为他璀璨人生留下了可叹的一笔。而焦尔在数次试验后,果断提出了“要科学,不要永动机”,这为他往后发现能量守恒定律埋下不可置否的一笔。这是对于错误的悦纳,是科学的睿智,是恰如其分的知难而退。 欧阳修曾说,强者不自省,或死或泥于无闻,弱者能自力,必能称其于一世。弱者的成功,是面对自己犯下的数次过错的接纳与纠正,是无数个红叉后得到的胜利的对勾,是拾起强者不屑的自省。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拒之门外。泰戈尔如是说。 陶行知面对弟子的诘问大度认错;吴冠中的画受农夫批判也虚心纳谏;丘吉尔坦诚接受来自士兵的指责。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毫无瑕疵的,我们有权利并且一定要让自己懂得犯错,这才是大家的风范,名将的豁达。 然而并非所有错误都可被原谅,一场败兵走北的覆国之战,究其缘由竟是区区一枚马掌钉;一场步步为营的对弈,却因一着不慎,便满盘皆输;还有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自鸿门一宴后,就已注定他霸王不复,命绝乌江的结局。由是观之,纵使有些错误是助你前进的垫脚石,但有些错误,哪怕微毫,足以让人悔不终生。对这“一着”,我们要慎之又慎。 是故,有遇错误,悦而纳之,但更高明的做法,理性待之。不是盲目的排除和接纳,而在错误中汲取经验,渐入佳境,这样错误才不至了无意义。将它当作一次美丽的邂逅吧,也请用智慧驾驭它。 [点评] 本文融合两则材料,辨证的看待分析错误,提出理性对待错误,既要悦纳错误,又要注重重要的环节;观点较明确。既有名家之言,又有事理分析,内容较充实。六七两段采用排比形式列举分析事例,容量较大。个别事例尚不够典型;文章虽用牛顿的反面事实,但反面论证需要进一步充分论述,使文章论述更具辩证性。 太阳,再度升起 毕淑敏说:“善良的智慧的有勇气的女人,要敢在黑暗的旷野中独自唱着歌走路,要敢在没有桥没有船也没有乌鸦的野渡口,像美人鱼一样泅过河。” 我想,这句话应适用于所有用勇气的人,他们敢于承认、揭露、正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否则,小错误将会越滚越大,最终你将遭尽白眼和讽刺。 朱元璋自幼目睹贪官飞扬跋扈、把持朝政。于是,洪武十二载,他血洗官员十万,强化君权。虽在一定程度上惩治了贪官、维护了统治,却导致繁杂事务于一身,造成百姓劳苦。他的后代朱棣非但没有正视朱元璋的错误,反而设内阁、实行特务统治,搞的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君主专制、翻云覆雨,终成千古绝骂,不得翻身。 试想,若朱棣正视了朱元璋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听取良官的意见,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当我们在否认错误、拒绝错误中奔波得太久,往往会在真理面前一派茫然。当我们把病态看作常态,常态也会成为洪水猛兽。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正视错误,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看看太阳,就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朴槿惠,韩国第一位女总统。五十年前,她的父母双双被暗杀,韩国人民将对她父亲的仇恨发泄到她身上。一夜之间,她由第一公主沦为平民,遭尽白眼和讽刺。五十年来,她穿母亲遗留下的衣服,戴母亲戴过的饰品,韬光养晦。她开始正视当年父亲的错误,并努力补偿在父亲统治时那些被欺侮、遭受损失的人们。她说:“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服务的对象。”她毕生最想完成的两件事,一是推动大韩民国的现代化,另一个是回报在那一时期经历痛苦的人们。 朴槿惠正视错误,并试图挽回。毋庸置疑,她带着太阳的光亮和热度,再度升起。 有位名人这么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而我们都不擅长告别。”我们有时拥有改正错误的能力却缺乏正视错误的勇气。大多数时候,我们愿意充当正义者的角色,如对“拼爹”现象的斥责。但试想,如果我们的父亲拥有李刚的权势,我们真的能够放弃种种特权吗?这时候,就需要有正视错误的勇气,找出错误的根源,然后才是逐步改正。 曼德拉说:“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坠落之后总能再度升起。”犯了错并加以改正,就像学骑车的孩童,偶尔偏离方向但总能跌跌撞撞地到达终点。正视错误、改正错误,即使你坠落到谷底,在经过痛苦的挣扎后,总有一天你将会作为一轮太阳,再度升起。 [点评] 此文在立意上开门见山——我们应正视错误并加以改正,并以“太阳再度升起”作为结构上的联接点,用朱棣和朴槿惠两个例子进行正反对比,完整并巧妙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文贵有“我”,此文在最后两段做到了这难得的一点,利用“我爸是李刚”,进行了“我”的思考,简洁而独到。当然,本文题正视错误的指向应是对自己的错误,而“朴槿惠”正视父亲的错误与文题立意不吻合。再则如果此文能根据所给材料进行更综合辩证的立意,会更上一层楼。 悦纳错误 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诚如斯语,错误在我们一生中将无法避免,但重点在于,我们将如何面对它,我所能想到的便是悦纳错误,寻找正确的那一条路。 人非完人,无论圣人还是百姓,都在生活中犯过大大小小的错误,可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导致了他们不同的结局。没有谁生来便是冲着真理去的,也没有谁面对众多分岔路口永远选择的是对的那条。因此我以为,悦纳错误,改正错误,汲取知识,获得教训便是通向真理与成功的捷径。 漫画家丰子恺曾经创作过一副《牧羊图》,当他向当地一位牧羊人请教时,牧羊人毫不顾及情面地指去丰子恺的错误。然而略有名气的丰子恺并没有生气而是连声道谢,并及时改正了错误。这便是大画家与常人的差别,他们懂得悦纳自己的错误。只有悦纳了错误,我们离真理才能更近一步。因此,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第一反应便该是探索真理。我们试想,倘若丰子恺一意孤行,那会闹出多大的笑话。 如果说丰子恺的成功从他的处世态度上便能看出,那么,曹操霸业的败落可谓为理所应当的。当他发现自己错杀了吕伯奢一家时,用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可叫天下人负我”便试图掩盖这上上下下众多条生命的惨死,曹操非但不承认和悦纳自己的错误,还不管不顾地挥鞭扬长而去,足以证明他的下场。由此,我们便该意识到错误本不可怕,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我们该如何处理错误。 站在成功的高度上看,错误仅仅只是我们的垫脚石,一个错误往往能折射出连锁问题,而我们去解决了问题,错误便不会再伴随着我们。如若关上错误的门,我们便永远不会探求到隐藏在错误中的本质因素。倘若再思考下去,我们为什么会做错的理由便会像气泡一样浮出水面。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谨记的便一定是纳悦错误,而不是逃避。 收起对错误的恐惧,坦然地去认识错误的本质,轻松地去悦纳错误,这必定会让我们通往真理的路途更加便捷,让我们事半功倍。 请记住,悦纳错误。 [点评] 本文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文思清晰,不含一丝渣滓。从开头点题提出观点,到运用说理与举例的方法来论证,并做到说理简洁举例丰富到位,无不显示出该考生在平日里对作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已有了一定的积淀。美中不足的是观点尚不深刻,若能将两则材料兼顾到,即扣住“不怕犯错,在错误里摸索真理”和“认真慎重地避免一次关键性的错误”来论证,会更上一层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