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绍王完颜永济在位期间曾使用过三个年号,即大安、崇庆、至宁。大安这个年号在历史上曾被多次使用,
西夏惠宗李秉常使用过大安并铸钱。辽道宗之世,也铸钱,曰大安,也被历代泉家肯定。从金代出现的钱币看,金卫绍王完颜永济也应铸大安钱币,本人收藏有另外一种大安通宝小平钱,和西夏大安辽大安有明显区别,从字形字样上看有和金卫绍王完颜永济朝铸币有相类之处,故怀疑此币为 崇庆元宝、通宝。为金卫绍王崇庆年间(公元1212年)所铸。有“崇庆元宝”、“崇庆通宝”两种。元宝为篆书有大型、折十、当五大钱;通宝有小平、折二多种,钱文仿瘦金体所制。过去认为崇庆元宝传世极少,有书籍称其为孤品,现多有出土已成普品。 ![]() ![]() ![]() ![]() ![]() 卫绍王完颜永济(1153年―1213年),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金国第七位皇帝。史书评价完颜永济“柔弱鲜智能”,他在位期间政治日益腐败,而此时,蒙古迅速强盛,多次打败金军。完颜永济,小字兴胜,原名完颜允许济(金章宗时,因避章宗之父显宗完颜允许恭的讳,故改为完颜永济),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第七子,母亲为元妃李氏。 大定十一年(1171年),被封为薛王。同年,进封为禭王。大定十七年(1177年),授世袭猛安。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加开府义同三司。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为秘书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转刑部尚书。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改任殿前都点检。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颜永济的父亲金世宗去世,其侄子金章宗完颜璟即位,进封他为潞王。明昌二年(1191年),进封为韩王。承安二年(1197年),改封卫王。 章宗于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病死。时章宗无子,贾妃、范妃还在怀孕,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平章政事完颜匡等人设计于同月立完颜永济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大安。 完颜永济在位期间,蒙古崛起,蒙古的成吉思汗有意进攻金国,首先出兵进攻臣属金国的西夏,西夏向金求援,完颜永济坐视不救。西夏向蒙古屈服后,成吉思汗自大安三年(1211年)起大举攻金,屡败金兵。同年九月,蒙古军逼近中都,因城防坚固兼有重兵防守, 完颜永济又采纳主战死守的建议而顽强防守,击败了蒙古军,保住了中都。次年成吉思汗再次亲征金国,一度包围金西京大同府。同年契丹人耶律留哥在今吉林省境起兵反金,数月之间发展至十余万人。耶律留哥依附蒙古,又在迪吉脑儿(今辽宁昌图附近)击败六十万金兵,金国的处境更加不妙。 卫绍王为人优柔寡断,没有安邦治国之才,只是俭约守成而已。他不善于用人,忠奸不分,最终导致杀身之祸。至宁元年(1213年)八月,蒙古蒙再次逼近中都,右副元帅胡沙虎(纥石烈执中)起兵叛乱,弑卫绍王。九月,迎立完颜珣为帝,即金宣宗。胡沙虎请废允济为庶人,诏百官三百余人议于朝堂。太子少傅奥屯忠孝、侍读学士蒲察思忠支持胡沙虎,但户部尚书武都、拾遗田庭芳等三十人请降允济为王侯。胡沙虎固执前议,金宣宗不得已,乃降封允济为东海郡侯。十月,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杀胡沙虎。 贞祐四年(1216年),金宣宗诏追复允济为卫王,谥曰绍,后世称他为卫绍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