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薯

 btdv 2014-04-07

红薯

别名  番薯、红苕、甘薯、白薯、地瓜

来源  为旋花科植物Ipomoea batatas (L.) Lam.,以藤及根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块根膨大,有黄、白、红三种。茎长数米,匍匐地面,节上生不定根。单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心脏状广卵形,全缘或分裂。聚散花序腋生,有花3-4朵,花萼5深裂,裂片大小不等,花冠漏斗状,有5裂,白色或红紫色。蒴果球形或卵形。

生境与分布  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

性味功能  甘、涩、微凉。补中、生津、止血、排脓、清热利湿、润肺止咳、解毒。

主治用法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崩漏,中暑,无名肿毒,疔疮,黄水疮,乳痈,风热咳嗽。用量10-15克。

参考配方  1.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干根研粉,每日3次,第一次服120克,以后每次服60克,温开水调匀服。

2.崩漏:鲜红薯藤60克,烧炭存性,冲甜酒服。

3.无名肿毒:鲜红薯根适量,捣烂报敷患处。

4.中暑(痧症)、上吐下泻、手足抽筋:红薯叶120克,水煎服。

5.乳痈:红薯根1斤,捣烂敷患处。

6.疔毒:红薯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7.黄水疮:红薯叶适量,捣烂,加冰片1.5克,调匀,敷患处。

8.风热咳嗽:红薯叶60克,果上叶15克,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