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龙夺嫡,雍正为何能脱颖而出?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4-08

原文:http://diary.jiayuan.com/show_article.php?tid=4610511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代雄主康熙大帝病逝于畅春园。他生前共育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有九个,因此历史学家称康熙晚年的皇位继承之争为“九龙夺嫡”。但是,竞争的结果却有点出人意料,康熙最终选择了九个儿子中并不起眼的四阿哥胤禛,这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论才干和威望,雍正似乎并不是诸皇子中最出众的,以至于关于他的继位有种种谣言,什么篡改遗诏云云,然而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雍正确实是最高领导康熙亲自选定的接班人。那么,他究竟靠什么在这场激烈的皇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呢?我们不妨翻开史书,一起品味下他的职场成功之道:
  一,善待对手,有情有义

  康熙四十七年,因为不满太子允礽的种种恶行,康熙废掉了他的储位。此时,大阿哥允禔率先跳了出来。他认为论年龄,自己最有资格被立为太子。所以,他恨不能置废太子于死地。允礽被废,康熙派他看守,他便把允礽看得死死的。允礽说:“父皇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是谋害父皇的事,我实无此心,须代我奏明。”允禔却断然拒绝,说是父皇有旨,你的话都不必上奏啦!完全不顾兄弟情分。他还误以为康熙不杀太子是下不了手,竟然跑到康熙那里去请命,说父皇如果有所不便,儿臣愿意代劳。后来,康熙又查出他指使喇嘛用巫术诅咒太子的事,遂下令将他革职圈禁。

  可是雍正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当大阿哥拒绝为太子陈奏冤情的时候,雍正看不下去了,斩钉截铁地说:“你不奏,我奏!事关重大,不能见死不救!”迫使大阿哥只好代奏。雍正在康熙面前不但替太子说话,也替别的兄弟说话,许多阿哥的合理要求也不敢贸然对康熙提出来,雍正往往代他们奏明。他还提出,都是一般兄弟,有的阿哥爵位太低,自己愿意降低爵位,分封于弟弟,使大家地位相当……这一系列举动让康熙很赞赏。

  点评:

  对于竞争对手,大阿哥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他的种种举动让领导既愤怒又鄙夷,让“同事们”也很寒心,觉得他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终于,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接班人没当上,反倒成了囚徒。可是雍正的举动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太子的冤情,他力主上奏;对其他对手,他也友善对待。这就让康熙看到了他的品格和气度。康熙曾经表扬雍正说,先前拘禁太子时,没有一个人为他说话,“惟四阿哥品行过人,深明大义”,屡屡保奏。还说他如此做人做事,有情有义,有“伟人”之象。康熙知道,即使雍正有朝一日当上了最高领导,也必定能够善待废太子。后来的事实,验证了康熙的判断。

  二,铁面无私,不徇私情

  大阿哥露骨的表演失败后,八阿哥允禩登场了,他采取了收买人心的策略。他对人彬彬有礼,卖力结交朝中的实权人物。康熙派他办事时,他表现得十分“宽厚”,极力讨好大臣们。尤其是奉旨查案时,他常常法外开恩,有意为犯事的大臣们周旋,甚至代罪犯向康熙求情。因此,没多久,他就赢得了朝臣们的交口称赞,称呼他为“八贤王”。他的党羽声势浩大,遍布朝野,天天在康熙面前为他说好话。在一次立储会议上,八阿哥的党羽们不顾康熙一再警告,秘密串联,联名向康熙上书,给康熙施加压力,要求立八阿哥为太子,终于触怒了康熙,下令将八阿哥锁拿。

  比起八阿哥,雍正的“人缘”就差多了。与这位人见人爱的“八贤王”相反,他是有名的人见人畏的“冷面王”。如果康熙有什么事情交办,他就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只讲王法,不讲情面,让那些找他说情的当事人颇感头疼。康熙五十二年,顺治皇帝的妃子去世,丧事办得十分潦草,康熙下令雍正查办。雍正立即查出应由大臣满笃等人负责,毫不留情地给了他们处分。康熙四十八年,康熙责备大臣鄂伦岱等人结党营私。鄂伦岱以皇亲国戚自居,毫不畏惧。雍正当即对康熙说:“此等悖逆之人,自有国法处置”,严厉查办了鄂伦岱。胤禛这样铁面无私,“不懂变通”,大臣们当然对他没啥好印象。但是,康熙却很欣赏他的魄力,开始将一些重要的事交给他办。

  点评:

  八阿哥奉命办理公务时,却处处为自己考虑,有意结党营私,讨好别人,收买人心,这让领导怎么放心再交办他其他公务呢?自然也不会考虑让他挑更大的担子了。因此,康熙指责八阿哥说,他到处博取虚名,收买人心,比某些人更阴险百倍。相比之下,雍正的做法看似冷酷,却更显公正。他没有把公务当成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不徇私情,只要按照“王法”办事,就不怕得罪人,表现得很有原则性,这是当领导的必备条件。康熙对此很赞赏,当然也愿意给他更多的锻炼机会,甚至后来将去大清皇室的祖坟祭祖的重要任务也交给了他,可见对他的信任。

  三、关爱父皇,克制自己

  康熙晚年,身体健康逐步恶化。皇子们眼见斗争到了白热化阶段,为了争夺储位,获得最后的胜利,一个个赤膊上阵,杀红了眼睛,撕破了脸皮。每当有和康熙单独相处的机会,他们或者拐弯抹角地诋毁他人,或者卖力表现自己,却对康熙的身体状况表现得十分冷漠,甚至不闻不问。

  可是雍正却对皇位的竞争采取了克制的态度,不但不热衷,甚至不参与。他很明白,一切有最高领导定夺,既然如此,争他做甚。因此,当阿哥们激烈争夺的时候,雍正却刻意回避,远离是非漩涡。这反倒让康熙更器重和喜爱他。康熙在晚年经常到雍正的家里游玩,与雍正的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史料证明,这一时期,真正关心康熙身体,劝请他就医,并推荐医生,甚至亲自检视用药和药方的,只有雍正和他的一个弟弟。所以,康熙只有在他们兄弟那里,还能体验到一点久违的温情,享受难得的清净。

  点评:

  平心而论,人在职场,谁不希望得到领导的提拔?雍正当然也很想当皇帝。但和那些利欲熏心的对手们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克制自己,更多地为领导考虑,为父亲考虑,用实际行动关心康熙的健康。这是真正明智的做法。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作为父亲,康熙对那些没有亲情的儿子格外伤心;作为领导,康熙对那些上蹿下跳地为自己牟利的下属也分外讨厌。雍正表现出的对父亲的情谊,对领导的关爱,以及蕴含在此中的品德和胸襟,自然令康熙倍感欣慰,对他也不吝夸奖。此时,康熙对雍正的欣赏,已明显远在其他皇子之上。

  史料为证,经过慎重考虑,康熙在临终前遗诏令雍正继位。而雍正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个出色的接班人。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延续了康熙盛世的辉煌,并且为乾隆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堪称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清朝时的遗诏是有汉、满、蒙三种文字的。将“传位十四”改成“传为于四”那只是符合汉字的写法,不符合满蒙文字的写法。所以这说法不成立。还有,就算是汉文,也是繁体字。而且不可能写的是“传位于几子”,而是“传位于皇几子”。

     “传位十四”改成“传为于四” - -!这是忽悠谁类,就算是汉文,汉文繁体的“于”字是做“於”,你怎么改,改个我看看。狂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