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岁以上] 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言行

 lsj139 2014-04-08
当孩子还是小BABY的时候,他不会说话,但他会对正在跟他说话的爸爸妈妈微笑,会动嘴巴,会发出声音。我们都说:别看孩子小,其实他什么都懂!那个会微笑的小精灵让妈妈觉得她的宝贝是个天才,能听懂她说的话。其实孩子最开始的理解是从味道开始,妈妈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能让宝宝觉得安全,再开始模仿大人的动作,张开嘴、撅起嘴等,慢慢的长大孩子开始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这个时候慢慢开始更多模仿和理解并身边人的言行。
       从孩子出生和第一天,他就开始模仿了:首先是模仿家长的面部表情和发音,然后是身体运动和话语的模仿。孩子最初还不会鉴别和扬弃,所以他们的模仿不分好坏。父母要求孩子学的,孩子会模仿,父母担心孩子学的孩子,依旧会模仿。作为被模仿者,父母在孩子面前小心一些、注意一些。另外孩子的模仿能力与他的生长发育和认知能力有很大关系。而家长所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模仿环境”,并且做他模仿的“好榜样”。

       第一次意识和和在模仿我是在小朋友9个月的时候,那个时候婆婆刚从老家过来帮我一起照顾和和,晚上我洗完脸,边往脸上拍爽肤水边逗和和,小朋友突然也学我的样子双手拍自己的脸。这样一个动作逗的大家哈哈大笑。也许在这之前和和有过无数次的模仿,只是我这个粗心的妈妈却没能发现。

不开孩子不理解的玩笑
       我小的时候,有邻居到家里来窜门,对着我说:你怎么长的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呀,你是从村口的破房子里捡回来的。为了这句话我纠结了好久,还跑到村口的破房子里找过好几次亲爸亲妈,不高兴好一阵子。关于这件事问过和和爸,他也类似的经历:说小时候,婆婆说他是用三个窝窝头换的,他伤心了好久,觉得心理都有阴影了。所在婆婆带和和回家的时候,和和爸还专门跟婆婆说了这件事,家里人和邻居都不能跟和和开这样的玩笑。

关于“我不要你”的记录
       和和刚回老家的时候,太奶奶因为太喜欢和和,逗和和的时候会总说:你不在北京待着,你到我家来干嘛,你不乖我就不要你了。看着孩子急了的样子她们觉得很可爱。孩子虽小却懂得不要的含意,然后就把“我不要你”这句话当成了最厉害的自我保护的话语。每次家里来了陌生人,或是有人做了和和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冲着人家喊:我不要你!当然这个我不要你说了,人家也不是真的就走了,希望小朋友能慢慢理解这个,不会对这句话留下阴影。

批评孩子不要口不择言
       和和回老家后一直跟隔壁的小哥哥和小弟弟玩,哥哥和弟弟由奶奶带,两个小男孩别提有多淘气了,经常惹的奶奶生气,一生气就开始口不择言的骂两个孩子。其实也不是骂,只是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再加上繁重的家事发发牢骚而已,只不过方式和用词有些粗糙,有点出口成脏。和和有一天突然就冒出一句脏话,问他:为什么说这句话。和和给的答案是:奶奶骂哥哥。不能让一个老人轻易的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只要弱化孩子对这句话的兴趣:告诉孩子这句话不是好话,不可以说;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宝贝说这样的话;在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冷处理,让孩子觉得这句话没意义,不能引起大人的注意。
       一个同学家也是两个孩子,调皮的孩子经常惹到妈妈发火,大着嗓门冲着孩子喊:再怎么怎么样,我就弄死你!呃,多可怕,这样的出口成伤是极坏的。
       孩子是跟着父母家人学习说第一句话,在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后,慢慢的迁移创新,学习更多新的词汇丰富自己的语言。所以对待正在学习语言的孩子,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影响。面对调皮的孩子,绝对不能出口成脏,或出口成伤。

孩子面前杜绝暴力和破坏行为
       家庭中发生的暴力,不管是否针对孩子,都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在面对暴力时,孩子弱小无力,会陷入极度的恐慌中,在潜意识里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意识。目睹过或者在家庭暴力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大部分会把这种暴力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带到自己往后的人生中,自己也会成为暴力的实施者。这种对孩子百害而无不一利的事情,父母绝对不可以做。当然也包括语言暴力,包括父母之间恶语相向和互不理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