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助式”农家院刚露面儿就订满

 朵儿黄金屋 2014-04-08

本报记者 于丽爽

不提供三餐,没有服务员,只有一套设施齐备的农家院,游客来了吃住娱乐全自助。清明节假期怀柔出现的“自助式”农家院,受到游客欢迎。既能解决民俗院雇工难题,又给游客提供了全新体验,这种形式有望成为乡村旅游新宠。

4月5日中午,来自海淀区的章颖和朋友三家人,兴冲冲来到怀柔区桥梓镇口头村,在一处名为“茉牛小院”的农家院门口停下。院子主人、今年56岁的村民曹凤霞站在那里迎接。双方一见面,曹凤霞先递上一串钥匙,又带着客人们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儿,整体厨房厨具怎么用、火炕晚上怎么烧、烧烤炉具放哪儿、小院WIFI密码多少等一一交代。几分钟说完,曹凤霞就走人了。

“看着很古朴,但设施都很现代。院子里还有树有花有菜,空气新鲜,各处布置得都很有情调!”参观过后,章颖喜出望外。接下来两天这里成了“乡下私宅”,他们关上院门,聊天、烧烤、包饺子、做风筝,享受休闲时光。

“做饭、洗碗、打扫卫生,大家一起动手,好像过上了群居生活,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一下子又亲近了很多!而且院门一关,连主人都不来打扰,私密性特别好,像自己家一样。”章颖对这种新的度假形式非常满意。

村民曹凤霞怎么想出这种新形式?

“我们村挨着圣泉山景区,离红螺寺、慕田峪都不远,这些年村里民俗接待特别火。干得好的,一年能赚几十万元;干得不好的,挣个十万八万的也不成问题。我也想干,正好我们家有一套闲置的老宅子。”曹凤霞说。

可一打听,她发现自己干不了。“人手是大问题。现在农家院雇个厨师,一个月最少5000元,服务员一天80元到120元不等。一年下来,光雇工这块最低也得八九万元。”人力成本高,春种秋收的时候更不好招人。而且农家院零工流动性大,管理起来难度大。

想做民俗接待又不想招人,怎么办?“我儿子是个摄影师,走的地方多,他给我出了个主意。”曹凤霞说,儿子告诉她,现在京郊民俗旅游都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千篇一律没新意。不如向国外学习,把院子交给游客,让他们自己做饭、自己给自己服务,省心还不耽误赚钱。

开办这种“自助式”农家院的前提,是院中各种服务设施设备要齐全。

为此,曹凤霞一家在翻修院子上下了狠工夫。按照外观修旧如旧、内部设施现代简洁、小院环境突出乡村特色的原则,曹凤霞把老宅改造成两进院,一进阳光房,现代通透,内设客厅、书房、活动室、餐厅等,活动空间充足;一进老宅子,古朴自然,内有火炕,陈设有老家具等。阳光房和老宅里的五间客房,卧具床品全按星级酒店陈设。门房里,还装备了一个现代化的整体厨房,烤箱、咖啡机、消毒柜一应俱全。

清明节前,“茉牛小院”微信上线,立即吸引了大批关注的目光。而章颖和朋友们成为第一拨入住的客人。目前,小院4月的周末也已预订完。

“我们村像我家这种闲置的老宅挺多,少说也有几十户。”曹凤霞说。等自己做好了有实力了,打算帮着村民再做几套像“茉牛小院”这样的“自助式”农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