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美文
2014-04-08 | 阅:  转:  |  分享 
  
不该丢弃的一缕墨香

夜如墨,月如钩。余烟袭袭,微香袅袅。一缕墨香盈绕,拨动寂寞千年的乐章。



雨夜,无言独捧旧书。点一盏西窗灯,落几滴东窗雨。灯昏黄,雨凄凉。

曾几何时,易安也曾在窗前愁望满地黄花,黛玉也曾在灯下悲吟秋夕风雨词。巴山夜雨,却希冀西窗剪烛,巫山沧海,却不忘梦中相见。

那是已逝斯人,留下的寂寞乐章。

月凉如水,雨细如丝,灯火阑珊处,是苦苦追寻的伊人身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钦长江水,是那些无从诉说的浅吟低唱,谢了黄花,枯了芭蕉。

那是已逝斯人,留下的一缕墨香。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飞花似梦,丝雨似愁,如何得以解忧?古砚微凹聚墨多,润一支狼毫笔,铺一张新宣纸,写一缕愁情思,感一世悲人情。于是,留下了李白的俊逸,元亮的悠然,杜甫的凄凉,三变的落魄……

那是一缕墨香,载满历朝历代的风雨,落入今朝的尘世。

只是封印了许久……

我在郭敬明的青春忧伤中忘却一缕墨香,我在后街活力张扬的音乐中忘却一缕墨香,我在哈日哈韩的潮流中忘却一缕墨香。

我丢弃了一个沧桑的灵魂。

我丢弃了一缕经典的墨香。

只是在这个静谧的雨夜,当我点燃那盏西窗灯,听到那场秋夜雨,一场跨越千年的受恨愁情,拨动我的心弦,重温那一缕墨香,重读那一世文人,重品那一腔情怀。

那是一个时代的静美秋叶。

那是一个时代的绚烂夏花。

那是一个时代的日月星辰。

那是我们不该丢弃的一缕墨香。

我笑,我已打开了那部经典,迈向古人走近的门,已学会在一个静夜感受古人的心灵并与之交集,已不会忘却那一缕经典墨香。

只是,你们呢?

逝者如斯,年华烟然,独品一缕墨香,吾谁与归?

何时,才能拾回那不该丢弃的一缕墨香!

?

古往今来,悠扬文化,而今,去了何方?

?????????????????????????????????????????????????——题记

浩瀚如云,那一首首绮丽的佳篇不知撩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佳期如梦,那一阕阕仄仄平平的诗词不知动容了多少人的意愿;凝眸望远,那巍峨巨章,滚滚词藻,不知激荡着多少壮士。

——可如今,如今的地球村,便轻而易举地开工动土,将流淌了几千年的悠扬打断根茎,让现代,真正现代了。

饿死文人的世纪

当不能再花前月下,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沧海桑田时;当那摇落漫天芳华的梧桐兼细雨不再映入眼帘时;当峨冠博带,长袍轻袖已成齑粉时——疲惫了的心,该怎样才能释放?

没有去处!人,赤裸裸的暴露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没有去处!

文化,又岂是说去就去的,古往,又岂只是高楼大厦堆砌而成的?

季羡林大师曾倡议“国学”乃根本。中国的根,便在这儿,中国的魂,本就于此。古今多少事。悠悠,切莫让,文人骚客,在其心之初,梦之萌的地方,画上休止符。

没有诗歌的世界

我念,那红酥柔夷,香脂粉腮,定是难得的尤物;我信,那一枚红叶寄相思,蜀女的爱连梧桐叶也载不动的刻骨铭心,定是时空再移,也难再有的佳话;我怜,桃花血泪,落红流水,定是咳断了心肺,也诉不尽哀怨的相思——五千年,便就锤炼了多少凄艳、哀绝的佳话。

这些,你舍得丢吗?舍不得!

钱钟书不知倡议过多少次了,王国维大师也不知提过几遍,就连最“潮”的袁腾飞教授也倡议——人之根本,树之种粒,文化,丢不得!

黑夜寂寥,无人对月怀吟,邀玉盘,端酒觞时,这黑夜,真就黑了,没了心中的那抹光,暗下的,又岂只是世界?

——由此观之,文化,不该丢,也不能丢。

莫忘,当听到“本草纲目”时,也要想想天青色雨下,一把纸伞,撑起的一颗千年执拗的心。

莫忘,当吃到不知油滚了几遍的炸鸡炸虾时,一枚艾叶,还香着,一艘龙舟,还游着。

莫忘,当一切都充斥着尖端科技时,这远古而来,早已泛黄的纸页,是其根本。于是,自己便懂得,雨天,行于舴艋中,缓步轻移,等一缕香,看一缕魂,悠长了,几世的缠绵。

——文化于我

而今,依旧在我心中,永驻。

莫失,莫忘。















































献花(0)
+1
(本文系曹悦芬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