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六点思考

 智夫勤 2014-04-0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过去长期形成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教育事业就没有希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实绩拉开差距。改革的核心在于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这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来自传统观念及其他方面的干扰和阻力。校长在这种特殊时期里,首要任务是稳住教师队伍,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那么,如何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呢?实践与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思考之一: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优化学校的人际关系,形成稳定机制,让教师安下心来,这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前提。

学校工作有本身的特点,具有综合性、可变性和长久性。我们的教师是一群有知识、有教养的人,教师的工作主要取决于人的自觉性,他们比一般人更富有自尊心,更需要别人的尊重。因此,从大的方面说,要创造一个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从小的方面说,学校领导在工作中也应注意尊重教师,要非常注重教师们自尊需要,对教师多鼓励、多指导、多关心。特别是在教师工作失误时,应少些指责,多些体谅和帮助,要为教师提供其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的条件,要使学校形成团结和谐的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能安下心来,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

同时,要引导教师多角度地进行比较,教师职业也有不少诱人的地方。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情况下,一些厂矿企业表现出不适应,面临困境,工人领不到工资;而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就是呈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教师在规定的课堂教学之后,有好多时间可自己安排,每年有两个月寒暑假,这也是令其他职业所羡慕之处。教师提高认识后心理逐渐平衡,思想情绪也就较稳定。

思考之二:关心教职工的生活是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许多教职工远离家乡来到学校工作,在生活上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希望能得到学校的理解和帮助。这个问题若解决不好势必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我校教师95%以上住在学校内,有的带来家属,由于校舍不足,造成膳宿困难。学校领导急教师之所急,想方设法盖起小厨房,分给最急需的教师用,有的教师几个人挤用一间房间,把宿舍让给带家属的老师。这样排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到学校是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另外,不管哪位教师家中有了困难,领导总要登门看望并尽力帮助解决。从而教师产生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力,觉得这里的工作有干头,有甜头,心甘情愿地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可见关心教职工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既是学校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思考之三:创造竞争氛围、优胜劣汰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动力。

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引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克服过去 “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体现多劳多得、优劳多酬、优胜劣汰。在聘用教职工时就应该充分了解教师的才能,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英雄有用武之地”,挖掘潜力,激发工作热情。对少数长期以来工作不负责任、教育教学能力差的教职工实行试聘、待聘或落聘,使他们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有了竞争和评比,谁也不甘落后,当落后于他人时,便会产生心理压力,并紧张振作起来。这些心理反应对人具有激励作用,从而表现为积极努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也就是说,有了竞争教师就有了压力,工作、学习、发展也就有了动力。

思考之四:规章制度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保证,“让人参与管理会提高人的热情”。

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规章制度,它是管理各自学校的一个“法”,具有指令性和约束性。规章制度一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就应该成为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教职工的行为准则,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决不允许有不受规章制度约束的“特殊教职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过去的人情管理变成制度管理。当然,规章制度能否贯彻落实,关键在于校长,校长的态度要坚决,要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绝不能因有个别教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而说“下不为例”,因为“下不为例”会变成“以前为例”,规章制度就会变成一堆废纸,无法落实,即不能因个别教职工违反规章制度不处理而挫伤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管理,一方面能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提高工作热情;另一方面也密切了干群关系,使学校工作得以集思广益,更好地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当然,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不是事无大小都要经过教职工的讨论和决定,而是说教职工对学校的重大问题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思考之五:多信任,善激励,凝聚人心,这是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工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劳动,他们远比其他人更需要理解,更需要信任。因此,校长要抓好管理,既需要严格科学的岗位责任制,更需要真心诚意地信任教师,依靠教师,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归属感、安全感,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满足,激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信任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激励,是强大的凝聚力。学校在接到一些重大的教学任务时,总是要选择一些有干劲、有潜力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勇挑重担。如:我校进行了初中语文、化学科的教改,任务交给两名青年老师,这两个青年老师接到任务以后感到压力很大,学校领导及时地与他们促膝谈心,鼓励他们消除顾虑,不要怕失败,要敢于实践,勇于创新。领导的信任增强了他们的信心。他们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使教改课取得较好的效果,获得进修校领导的好评与认可,给听课的教师带来许多新的启示。由于领导的信任,相当一批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从普通教师到班主任或到教研组长或到教务处主任,担子越来越重,工作效果却越来越好。

思考之六:学校领导率先垂范,为教师树立榜样,这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坚持强调全体领导成员要率先垂范,团结教师。学校领导要树立榜样,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者要不断提高个人学术理论水平,不断增强领导管理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人格魅力;其次,学校领导班子整体上要团结协调,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高威信和感召力;再次,学校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高标准严要求,各项工作都走在教师之前,但在经济利益的分配上必须力戒私心,做到廉洁自律。这样,才能为教职工树立榜样,赢得他们的信任。

 总之,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教师工作管理的首要任务。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又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开拓者,面对着正在成长的新一代,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没有时限的创造性劳动。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学校工作产生活力和效率。在全面推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今天,作为学校领导要善于思考问题,不断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注重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教育界中独树一帜。(来源:智夫勤的博客中国校长网 作者:林承聪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