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4-09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北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十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再此生息、繁衍。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公元前十一世纪,蓟国是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春秋中期,位于蓟国西南的另一个分封国燕国吞并了蓟,并迁都于蓟城,从这时起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在此后的三千多年间,尽管朝代更迭,城名屡改,北京始终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和贸易中心,并逐渐成为成名显赫的国都。

老北京—景德牌楼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中国著名民俗画家方砚笔下“景德牌楼”图】

    说起景德街牌楼原有两座,最初横跨京城阜成门内大街,分立于历代帝王庙围墙的东西两侧,为皇家坛庙建筑的一部分。1953年夏,因妨碍现代化交通被列入计划拆除。时在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的呼吁下,牌楼构件、榫卯结构基本完整保留。首都博物馆新馆落成后,该牌楼成为第一件入馆的展品。2003年年底,由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的修复人员重新安装于首都博物馆礼仪大厅内。其正面进行了重新彩绘,背面古旧班驳,基本保留了原貌。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北京历代帝王庙景德门前东西两侧,横跨在阜成门内大街上有两座牌楼,因匾额书“景德街”,人们习惯称其为“景德牌楼”或“景德坊”。作为皇家坛庙建筑整体格局的一部分,无论在建筑规制或艺术造型上,它们都充分体现了京城皇家建筑的气度和风格。1954年因交通问题被“拆卸”。所幸的是牌楼在拆除时予以了较为细致的整体分解和小心拆除,花板、斗栱等建筑构件得以保存。“文化大革命”中几经动荡,辗转收存于大慧寺等地。最后于1991年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成立之际,搬运至先农坛入藏。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历代帝王庙的景德门和景德崇圣殿(解放后做为第三女子中学和一五九中学校址)】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北京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是目前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和部分杰出功臣名将的庙宇,也是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标志性建筑。北京历代帝王庙庙门称景德门,门前东西两侧各设一牌楼,形制基本一致,它与北面的帝王庙建筑群和南面的影壁,形成一个建筑群体,体现出皇家礼制建筑规制的整体风貌。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北京历代帝王庙前的这两座景德街牌楼是随着帝王庙的兴建而营造起来的。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两侧有戗柱相对支撑(疑为后来用以加固添加),造型古朴端庄,制作华美。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清代历史上景德街牌楼曾经有过三次维修,一次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是乾隆年间,最后一次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梁思成先生曾讲:北京的古牌楼数这两座构造形式最好,雕作最为精美;牌楼装点着街市景观,从它的东面向西面望去,有阜成门城楼的衬托,晴天时可看到西山,尤其傍晚日落时特别美。当时包括梁思成在内的相关人士对景德街牌楼的一致评价是“史艺(历史、艺术)价值高。”

    进入民国以来,北京城的交通发展使得街市牌楼很不适应交通需求,经常被撞,交通事故频繁;加之年久失修,多数牌楼残圮损毁严重。当时政府对毁坏的牌楼进行修缮时,大多数都被改造,用上了水泥、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而景德街牌楼是少数几个幸免改造的街市牌楼之一,保持着完整的古代木质结构。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拆除景德街牌楼的情景】

    解放后,政府有关部门在勘测街市牌楼时发现景德街东牌楼南侧柱子有下沉;同时交通部门反映:“女三中(帝王庙)门前牌楼影响交通”,仅1950年12月一个月就发生交通被撞事故3次,造成人员伤亡和牌楼被撞损。以上原因使得1953年在讨论城区街市牌楼拆除时,景德街牌楼引起了特别的争论。1953年8月梁思成先生上书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呼吁予以保留或异地迁移。但由于当时财力不足及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有限而未能实施。景德街牌楼正式拆除的动议是1953年夏天,由于梁思成先生的多次请求而予以了特别的关照,定位是“拆卸”,而非“拆除”,构件榫卯不得用大锯锯断,要小心拆卸以保持构件及榫卯的完整性。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景德街牌楼”安放在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大厅内】

    1954年1月由北京市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组织人力进行,20日拆卸登记造册完毕。拆卸前对牌楼进行了多角度的拍摄、测量构件、绘制图样等。并在拆卸时对构件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实施中细致小心,拆卸后的构件存放于“市建设局阜外的后库中”。当时对拆卸下来的木构件进行的技术测定发现“木件上的油漆保护层已完全脱落”,认为“全部木构件轻度腐朽”。此后,政治运动、机构更迭、人事变动,使得原来保存的一些照片资料、材料构件,丢失损毁严重。这批景德街牌楼的木质材料,曾辗转收存于大慧寺等地,此时大木构架遗失殆尽,斗栱、花板等遗构散乱一堆。1991年北京市古代建筑博物馆建立之后,这批遗构移交该馆收存。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建成后的400年间,“景德街牌楼”静静伫立在历代帝王庙前,目睹着一幕又一幕皇权易手、朝代更迭的历史活剧。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首都博物馆安放“景德街牌楼”背面依然保持着曾经的风貌】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2003年年底,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的修复人员,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重新修复、安装“景德街牌楼”。 而此时,“景德街牌楼”的大量构件,在古建筑博物馆的仓库中,已整整蒙尘了50年。2005年12月,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复原后的“景德街牌楼”,也以新的姿态,被安放于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大厅中。按照原初的修饰风格,“景德街牌楼”的正面进行了重新绘制,而牌楼的背面,则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原貌。一正一反,彩色缤纷与古老悠远并存,即保留了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也彰显了日新月异的现代气息。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三十)景德牌楼                  2011年4月6日古巴总统于北京

 

    注:本文使用图片来自网络,特此向原作者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