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 为了使学生及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初三学习及中考的特点,同时也为了使各位同学初三阶段的学习效率更好,北大附中初中部2012届初三年级语、数、英、物、化学科备课组老师精心编写了初三学法指导。学法指导分为四期,第一期从开学到期中考试,第二期从期中考试到期末考试,第三期从下学期开学到一模前,第四期从一模到中考。希望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学情,结合学法指导,做好相应的学习安排和总结。也希望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工作,配合学校工作,使孩子顺利地度过初三,获得优异的成绩。 北大附中初中部 2011年9月27日
初三学法指导第一期
初三语文学法指导(一) 初三第一学期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在不断夯实基础的同时逐步提高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并有步骤地熟悉、掌握答题技巧等应试技能。 期中考试前的学习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轮筛查基础知识。 (1)双音节词800,四字词语200,俗语20。字音、字形、词义、成语、俗语、文常等,内容详见年级邮箱:bdfz2012@sina.com (2)每周四、五为语文早读,进行百词检测。 2.新授课:一、三、六单元及五单元古文中《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桃花源记》。 (1)掌握字词知识、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以新带旧:复习议论文、散文的阅读知识,并训练阅读能力。 (3)熟练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准确翻译课文,高质量完成古文总结,在百分之约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3.写作训练: (1)简单议论文的写作。 (2)继续加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中考作文满分为50分,每次写作训练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部分必须面批的同学名单。希望写作训练成绩在40分以下的同学主动找老师面批修改作文。 综合性统练与写作训练隔周交替进行。 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改错:认真完成百词检测及周练等一系列作业、测验的订正、改错,做到同样的错误不再次出现。 2.落实学案。学案的设计目的之一是落实阅读,所以首先以学生的独立阅读为主,完成学案后学习小组内部讨论交流,不断深化思考完善答案,最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新课文,巩固旧知识,提升阅读能力。并通过学案储备完整的阅读知识体系,为复习备考做准备。 3.教师强调的中考重点篇目(古文),不但要落实字词,还要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为下一步的整合复习打下基础。 说给家长朋友的话:初三刚刚起步,有的孩子觉得时间紧迫,压力很大,早早地开始了体力上的拼搏,有的孩子却因为前途未卜而失去了奋斗的动力。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前者会因为过早地耗尽精力和体力,而无法在真正的冲刺时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后者则把时间消耗在迷茫与徘徊中,失掉最关键的热身准备的机会。希望家长能够关注孩子的时间安排(包括作息时间和学习进度),及时地给孩子提醒和建议,帮助孩子过好初三的每一个阶段。 语文老师会不定期地下发致家长信,里面会详尽地告知家长学校近期的语文工作进展,希望家长能够认真阅读,并查看孩子的各项作业及试卷,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校密切配合,保证良好的联系。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重在感悟,不可能凭借什么公式或捷径拿到高分,希望大家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好手边的每一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中考,取得最后的胜利。
初三数学学法指导(一) 期中考试内容 第21章 二次根式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23章 旋转 第24章 圆 各章中考要求 第21章 二次根式: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会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会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1.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能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二次项系数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由根求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 2.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包括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用根的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包括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并能由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3.会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第23章 旋转 1.会识别中心对称图形,理解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都等于旋转角)。 2.能按要求作出旋转后的图形,并能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3.能综合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与旋转相关的综合题。 第24章 圆 1.能运用垂径定理和圆的性质解决相关的计算与证明,能综合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与圆周角有关的问题。 2.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会证切线,能解决与切线有关的问题。 4.会求弧长,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能解决与圆锥有关的实际问题。 期中试卷结构 1.参加全区统考,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每年初三全区的四次统练试卷题型与中考都比较一致,整卷设计三道大题,25个小题. 按题型分,有选择题8题,填空题4题,解答题13题。为了能考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考出较好的区分度,在三种题型中分别设置了一定比例的不同难度的题目,在选择题中设置1道较难题(第8题),在填空中设置1个较难空(第12题),在解答题中设置了2道较难题与2道难题(22~25题), 三类题型的压轴题分别为第8、12、25题。 一般后三道题(即第23~25题)分别为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代数几何综合题,22题一般为操作类型的题,此题常常会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图形操作、图形分割或图形变换等能力。 四、学习建议 1.基础落到实处。尽管历年中考都有一些新颖的试题,但多数试题为基础试题,中考试题难易程度分布为:较易试题越为60分,中等试题约为36分,较难试题约为24分。得分情况充分说明中考赢在基础,因此学习中应重视概念形成过程,准确理解、记忆、运用概念。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把会的东西切实落实在笔头。 2.重视能力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习中不仅要重视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还要通过对解题方法的分析、解题规律的提炼来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课堂学习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阅读理解能力,加强练习。从历年的阅卷过程看很多学生读不懂题,建议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有意识的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养成认真读题审题的良好习惯,要有针对性地训练自己读题和审题的速度,迅速地从已知条件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4.书写规范。注重基础题的解答步骤和综合题的解题步骤的“详”和“略”的区别,要重视几何推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重视定理、性质等的使用条件。比如运用勾股定理或锐角三角函数知识时学生容易忽视直角这个条件,求距离不证明垂直等,把能得到分的知识务必落在笔头上。 5.研究解题策略。注重实践,培养动手操作的意识,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进行探索和猜想,帮助我们由直觉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研究各类题型的解题策略,比如特殊值法、图形分析法、由特殊到一般等解题方法的运用。 五、几点要求 1.本学期期中之前的新课教学是第24章《旋转》,第25章《圆》,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是《启东作业本》,希望同学们每天昨晚作业之后及时对答案、改错,避免愚蠢地多次重复同一个错误。不会的题参考答案弄懂,因为做作业不但是一个巩固熟练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2.周一数学统练,考虑到讲评的时效性,几位数学老师会熬夜当天批阅,第二天发试卷、讲评。每份试题老师都作了精心设计,覆盖了本段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希望同学们认真改错,不要遗留漏洞,并对每次考试进行总结和反思,使自己经过每一次考试都有一个大的提升。 3.重视学校课堂学习,重视学校的作业与练习。要对作业和试卷中的问题及时改错,及时找老师答疑。以学校学习为主,其它为辅。
初三英语学法指导(一) 2012届学生步入初三已时过半月,一些适应能力强的孩子已步入佳境,整装待发;而一些迷茫徘徊的孩子可能还在等待着教师的指导。对于新初三的英语课程而言,我们的方针是“以新代旧,三箭齐发”,即用九年级新课程的单元讲授带动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学习新知-巩固复习-拓展提高三箭齐发,引领孩子们尽快步入英语学习的正确轨道。 根据2012届初三英语分层教学的特点,现将开学至期中考试前的学习方法做如下指导。
A1层 英语学法指导——沈莹 A1层教学的关键词应该是:立足中考,继续拓展,大胆提升。 一. 立足中考 1、继续《新目标》课本。每周一个单元,中考前应完成7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进行单词听写(用英语解释单词,锻炼学生用英语思考和理解单词的能力)和 3A语言点讲解,以巩固课本知识,扎实中考相关基础知识点。每周三(隔周)下午统练。 2、中考词汇复习:中考大纲规定的词汇为1600余个。根据本校学生特点,我们又补充了1600词汇,总共3200词汇。我们会发给学生词汇的篇子。希望同学们抓紧点滴时间,积少成多。每周我们会进行词汇考试,考察学生对于本周讲解的词汇是否掌握。 3、短语和句型的复习:中考大纲考察300余个短语和50个句型。我们将短语归纳和分类。设计成选词填空的形式。句型设计成汉译英。希望同学们及时积累和复习。每周二的早读统一做短语和句型练习。随后的课上老师进行讲授和拓展。 4、中考写作训练。每周在老师的指导下课上20分钟随堂进行和本单元话题相关的中考作文写作。老师按中考要求评分批改(满分15),低于13分来办公室面批,并重写,老师进行再次批改。 二. 继续拓展 1、典范英语:这是培养英语语感和积累词汇的重要途径。每周一本书,要求学生熟悉文章内容,从地道的英语文章中学习地道生词,学会地道生动的表达法。 2、听写形式:改变传统的听写方式(中文—英文),变成说英语解释,学生理解后写下对应的单词(英语—英语)。从而锻炼学生用英语思考和理解的能力,也同时培养学生查英英字典的习惯。 三. 大胆提升 1、《空中英语》杂志:这是一本针对高中水平的英语杂志,对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要求较高。针对A1层,要求学生每天按日期阅读相应文章,配套以听力MP3,每天记《空英》笔记,每周一听写词句。这对于扩大A1层学生的知识面和提升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2、VOA 60秒新闻:这是VOA 网站的实时在线英语视频新闻。每天60秒国际新闻和60秒美国新闻,视频配以字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录。每天课前5分钟让学生看前一天的新闻,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信息,对于出现的生词老师再进一步讲解。这不仅再次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了解国际时事新闻。 3、每一周进行一次VOA词汇测试。
A2层 英语学法指导——高燕 本层的教学方针是“紧跟A1不放松,听说读写齐上阵。” 具体做法: 新授课:期中考试前,英语课本学习到《新目标九年级》Unit7结束,常规课的安排如下: -听说课:以课本听力为主,要求学生边听边记录相关信息。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检测除课本题目外的内容。提问机会均等 主要考察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速记能力,针对中考英语两大听力试题(三选一、记录相关信息)的特点,进行联系。 -阅读课:分成精读和泛读两类。 3a进行精读联系,精讲精练,知识点迁移并链接中考; 课后大阅读reading,使用此阅读材料做阅读技巧练习。 考察方式:课上非一一对应式翻译,每篇翻译文章按中考作文格式进行,给中文译英文,听写本上呈现。 -写作课:课上进行3a或课后大阅读的改写,翻译。 考察方式:课下自行背诵,课上给出一篇完整的中文,要求学生译成英文,并现场批改。然后一起朗读并背诵。 -习题:与课本同步《三新》练习册。 学生随学随做,自做自批,上课讲授,并划出阅读好词句。 -改错:各种试卷的改错同样应该受到重视。
1、复习课:本学期将中考重点词汇、305个常用词组、50个基本句型复习一遍。 -词汇复习:以中考1600个词汇为基础,A2层扩充到3200个词汇。每周发A4纸一页,大约130个词,学生自行背诵。隔周课上检测。 -词组复习:中考常用词组305个,我们将其分成10个一组,每周一次早读进行检测。 -50个基本句型复习:中考50个句型是针对考卷中的完成句子一题设置的,总共10分。我们将4个考点一组进行复习,每周一组,并扩展练习,在早读中检测。
2、拓展课:本着“基于中考,高于中考”的原则,我们为A2层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知识的扩展,希望能有助于孩子们今后高中英语的继续学习。 -扩展阅读:《典范》英语延续使用,每周一次早读全体齐声诵读。每周一节课讲授。3本书一检测。 -扩展写作:分成与课本相关话题写作和中考话题写作两部分。 考察方式:每周一收一次,教师批改并划出语法错误,学生自改。个别强制面批,全体随时预约老师面批。
B1 层 英语学法指导——张树军 在期中考试之前,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狠抓基础,以新带旧。具体到常规教学中分为三块: 1.学习新知。 到期中考试之前,英语会学习到Unit 7。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分为以下几个课型: 1)听力和口语课:这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操练。同时加强听力和口语的练习。学生应该积极发言,认真听讲,夯实基础。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2)阅读课:这部分包括课本的3a 和单元的阅读。其中3a会设成任务型阅读。课后阅读则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应该熟练的背默3a。积累好词好句,扩充词汇。 3)写作课:这部分包括部分听力材料的改写,3a的仿写和其他的写作材料。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和老师的指导,稳步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应该认真写作,尽量避免语法和生硬的造句。更为重要的是在老师批改完之后,及时更正,稳步提高。 新课的落实:每周我们会安排一次英语练习。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每学完两个单元之后,会安排一次单元练习。及时监测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学生应该及时订正试卷。把错误的地方弄明白。 2.巩固已学知识。 初三是以新带旧的一年,除了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复习已学知识以外,我们还有以下两点措施: 1)词汇复习:中考大纲规定的词汇为1600余个。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规定B1层的学生掌握的词汇为2400个。我们会发给学生词汇的篇子。希望同学们抓紧点滴时间,积少成多。 落实:词汇的考察会放在每周的英语练习中。 2)短语和句型的复习:中考大纲考察300余个短语和50个句型。我们将短语归纳和分类。设计成选词填空的形式。句型设计成汉译英。希望同学们及时积累和复习。 落实;每周二的早读统一做短语和句型练习。随后的课上老师进行讲授和拓展。 3.阅读拓展 毫无疑问,阅读是英语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同时在中考中占据最多的分值。因此,每周的周三早读用于阅读典范英语。通过此项活动,希望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拓展课外知识,接触鲜活的语言。
B2层 英语学法指导 教学内容:课本教学( 1-7单元)、 教学目标:狠抓 1. 课上学习习惯养成。 2. 初三学习方法指导(如:记单词,阅读和写作) 做法如下: 1)每单元的第一、二节课是听力和口语课:这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基础语法知识和句型的操练。同时加强听力、词汇和句型的练习。学生应该积极发言,认真听讲,这些课内基础知识要求百分百落实。 2)每单元第三节为阅读课:课本的3a 和单元的大阅读。课前会针对中考题型对课内3a再设计。根据中考话题作文的要求,用课上阅读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应该熟练地默写3a或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以备初三大考写作之需。本层要求每位学生周末作业就是作阅读(上学期先做2011年北京中考学期和一模的阅读A,B篇),在阅读语境中拓展词汇积累解题经验。 3)每单元的第四节为写作课: 3a的仿写和其它的写作材料。通过写作练习和老师的修改指导,学生稳步提高写作能力。要求学生应该认真,尽量避免语法硬伤和使用完全陌生的句子写作。最为重要的是在老师批改完之后,及时更正。本层要求每位学生这学期都有一个写作本,要完成中考八大话题中的四个话题的写作练习和范文资料积累。 4)每单元的最后一节是试卷讲评课:每周我们会安排一次英语练习。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每学完两个单元之后,会安排一次单元统练。目的是及时监测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要求学生应该及时订正试卷。把错误的题100%弄明白,会自己解析错题。 3. 初中三年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中考9项语法考点,中考1600单词。) 初三是以新带旧的一年,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为了减轻下学期的学习负担,还有以下三点必须提前做: 1)中考9项语法考点 毫无疑问,中考9项语法考点是中考中送分题,但本层学生此题丢分最多。因此,上学期必须过语法关,为下学期轻装上阵做准备。做法:每单元加入专项语法练习,精讲精练。 2) 词汇复习:中考大纲规定的词汇为1600余个。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B2层的学生从开学到期末这段时间先掌握最常用词汇约600~800个。我们B2层的学生们都买了中考1600词汇本。每周考查验收一次(约30个,每天背记5个),希望同学们抓紧点滴时间,积少成多,不要贪多嚼不烂,所学词汇最好能造句。本层学生只有词汇量上去了,才能提升阅读的成绩。 3)短语和句型的复习:中考大纲考察300余个短语和50个句型。我们将短语归纳和分类。设计成选词填空的形式。句型设计成汉译英。希望同学们平时及时积累和复习。做法:每周二的早读全年级统一做短语和句型练习。随后的课上老师进行讲授和拓展。 B2层学生在家更需要家长的鼓励(说好话)和支持(做好吃的),希望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中抽空关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谢谢! 总之,初三英语“四路纵队,阔步前行”。从不同层面,夯实基础,提高扩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初三物理学法指导(一) 一、现在的学习内容及其重要地位 从开学到期中考试物理学习的内容是第九章《机械和功》、第十章《能及其转化》、第十一章《简单的电现象》,其中机械和功、电都是中考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打好基础非常重要 二、现阶段学习的主要方法: 1.提升兴趣,增加动力:学习最大的动力,就是个人的兴趣:建议同学们培养你在物理方面的兴趣,其实初中物理真的很有意思,它会交给你生活当中很常见的物理现象解释,同时物理无非就是那么几大部分:力学、电学、磁场学等等,虽然实验比较多,只要多做实验就好了,时间可以的话,多上实验室。 2. 学习新知: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实验要熟练。要求同学们课前认真看书,并在书上做记号,将重点的概念、规律、实验方法、细节、注意事项用醒目的符号标志出来。课上认真做笔记,将书上没有的知识点或者知识细节补充完整。 3.章节复习形成知识结构:学会进行书后每一章的知识梳理。要重视书本、课堂笔记,将书本形成知识结构,只有系统地掌握好知识,才能把零散的知识有机的组织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电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每一小节,散乱的珍珠用线串联起来才是精美而实用的项链! 4.学会整理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做好分类工作,还要做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作业纸、练习册、试卷等等。做记号是指:比方说练习题,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这时的资料到初三总复习时很有用处。 万丈高楼凭地起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道理,同学们要学会统计错误,有针对性地补救,看书、看作业纸、看资料,精心地打牢每个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半功倍,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5.做一定量的课外题。如果你已经能够很好的消化作业,那建议你可以再做些课外题,特别是准备冲刺重点中学的同学重点班的同学。 6.关注生活社会:同学们都知道物理来之于生活,俗话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所以,我们要细心地观察身边的每一个物理现象,善于研究和发现,其实生活、物理、社会是物理教材中的重要组成内容,物理课程改革强调同学们参与到物理学习的过程、参与到探究实验的过程细节的潜心观察和思考,对物理过程的考察是命题的重点,而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所以提醒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动手去做探究实验,在家中或者在学校,不要放弃探究实验的每次机会!
建议家长的做法: 1.家长可以查阅学生的课本,看他们有无按老师的要求做标记,并且可以用每章的知识梳理对学生进行默写。 2.及时提醒孩子做实验,平时也能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思考物理现象背后蕴含的规律。 3.帮助检查学生是否能收集全所有的作业纸,有无及时订正,督促学生将不懂的问题问懂,并可以签字说明完成时间。 4.关心学生练习的纠错,如果纠错不及时、不好应及时与老师沟通,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学习困难,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孩子。家长也可督促学生形成自己的错题集,这样会比我们的纠错练习更有针对性。 初三化学学法指导(一)
刚刚进入初三,开始接触化学,绝大多数同学的感受就是化学真的很简单。但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慢慢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了。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刚开始是打基础的时候,自我感觉很简单,没有将最基础的东西牢牢记住,而仅仅是达到能听懂,明白了这样一个层次。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尤其是随着分子、原子、元素、离子等微观知识的涉及,有些同学在基础没有打牢的情况下,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化学学习一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把知识点打扎实。建议同学们认真抓好“读、听、思、问、练”五个学习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提高课堂吸收率。 在期中考试前的学习内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重点概念】 一、什么是化学 二、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会识别) (1)化学变化的特征 (2)化学反应的类型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3)催化剂 三、物质的性质(会识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四、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概念会默写,会应用): 1,元素 2, 分子 3,原子 4,离子 5,原子的构成 6,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7,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 7,核外电子排布 8,化合价(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关系) 五,物质的分类(会识别):1,混合物2,纯净物3,单质4,化合物5,氧化物: 六,化学用语 (会熟练书写)1,元素符号(27种元素,见课本第75页表格): 2,离子符号:3,化合价符号:4,化学式(重点物质) 5,原子结构示意图(1-18号元素)6,文字表达式(化合反应5个,分解反应5个) 【重点物质】 空气,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与用途,水 其他物质的主要性质:碳、硫、红磷、铁、汞、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氧化汞、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氯化钾。 其他物质用途:氮气、稀有气体 【重点实验】 氧气的化学性质(现象、操作、装置)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装置、操作、检验、验满、放置、注意事项)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原理、操作、现象、分析、结论)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分析、结论) 探究实验(设计原理、现象、分析、结论) (1)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 (2)探究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不同实验。 (3)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 (4)过滤实验(操作) 实验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 常见仪器:试管、酒精灯、烧杯、药匙、玻璃棒、漏斗、长颈漏斗、试管夹、铁架台(会识别,了解使用的注意事项) 基本操作 固体、液体药品的存放及取用、滴管的使用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能直接/能间接/不能加热的仪器 3)如何给固体/液体加热. 洗涤仪器:洗净标准 托盘天平的使用及误差分析 ,量筒的使用及误差分析; 实验室使用药品的原则,见书p152 七.物质鉴别:二氧化碳的检验,氧气的检验。鉴别三瓶气体:空气、氮气、氧气,软硬水的鉴别。 【化学计算】化学式的计算 (1)求相对分子质量 (2)求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综合计算 【化学与社会】(了解) 空气污染及防护:常见大气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水污染及防护:水污染源,水净化的过程,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可见,这一阶段的概念较多,实验较多,但是所学物质的种类较少,计算难度较小。基础扎实靠多读、多问、多练。 “练”,要“练”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可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是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把作题的过程看成为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做题后不要仅满足对答案,对解法而已,当每做稍有些难度的题后要回味一下,理顺解题思路逻辑关系和题目的类型是很有益的。我们反对 " 题海战术 " ,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对于练习的建议: 课下作业独立完成,要抓好练习巩固。 完成作业是个层次学生的基本要求。有些同学拥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过程中不喜欢思考,有拦路虎就绕着走,甚至个别学生作业有抄袭现象,这些都是学习中的大忌。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练习册上的学习导引可以不在当天完成,在单元复习时一起填完。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最好学到哪部分,当天的知识导引就要完成,以巩固知识点。 练习册的答案是一个参考,一定先做完,然后核对答案时,要把错题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表示出来,提醒自己及时反思,也能使老师发现问题,形成有效的复习专题,在复习和习题课时有针对性的落实。 每个单元都有补充练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不全做,在课堂上能听懂即可。 课外拓展要对症。有部分同学学有余力,可以找符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同步练习册来做一做,先不要做中考题汇编,因为中考题一般是综合题,一道题中就可能有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有些会没学过。 要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实验室、在生活中寻找应用化学知识的机会。切忌死记硬背,只要认真进行实验,完成作业,就不用另花单独的时间去背化学符号。 要多问“为什么”、“是什么”、“反之会怎么样”。欢迎来办公室答疑,或网上提问,只要提前约好,任何时间都可以来。 单元检测一般在奇数周进行,考前的复习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笔头落实,还有平时作业常错点的更正。考试后按老师要求进行错题分析。期中考试前的复习时间很短,同学们要重视每单元的复习,这样期中前就不会太紧张。 总之,在我们刚刚接触化学时,只要课上抓住课堂主阵地,课下作业独立自主的认真完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利用课外资源宝库补充自己知识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就一定会在化学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