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姜太公直钩钓鱼到现在渔具行业及钓鱼活动的沸腾兴起,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孕育了千年的文化,从一根竹竿一条虫到高碳布涂装的尖端技术,人类的大脑兼备各种智慧,汇总了无穷的兴致在钓鱼事业上,这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一种竞技,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底蕴。 渔谚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春钓雨雾”这句渔谚 在早春是不太适宜的,早春还是要选晴天、晴间多云、或连续多日阴天, 气温较稳定的天气出钓。而到了仲、晚春这种细如牛毛,如烟若雾,和风细雨就是大好的钓鱼天气了。下雨本身对钓鱼并无明显影响,关键是下雨时的气压水温的变化,对鱼的摄食有决定性的作用。春雨气压并不急剧下降,雨后溶入水中的氧气反而大大增加。几场春雨过后溪流汇集着雨水冲刷下来的机物,源源不断注入塘库,雨水的温度较高。在略浑的水体和那如烟如雾的细雨掩蔽下,鱼儿更加大胆觅食。这就是“春钓雨雾”、“春雨绵绵,钓无绝日”和“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道理。 “春钓东南风,秋钓西北风”。“春钓东南风,时伴小雨和轻风”。这两句渔谚充分说明了风向不同,与鱼摄食强弱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大陆一般情况是:东风多雨,南风湿热,西风干燥,北风寒冷。春天多刮东风或东南风,这时水中溶氧量高,鱼儿好钓。春天若刮西北风,干冷少雨,水温寒凉,乍暖还寒,一遇寒潮鱼又退回深水,,不大吃食。鱼的吃钓率就低。但到了暮春。无论北风、西风都可垂钓。 无论何风向,风力太大都难垂钓。一般晴朗天气,无风垂钓最好。一至三级风也不错,西南风风小难钓,二、三级西南风在下风口钓,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早春向阳钓午时,仲春迎风钓全天”。这句渔谚说明了春天钓鱼出钓的时间,早春因气温还较低,基本上还是按冬钓的时间出钓。选风和日丽的晴天中午,找背风向阳、深浅水交界处下钩,以钓离窝之鲫。而到仲春以后,日丽微波、和风细雨、阴而不冷,那就是“春钓无绝日”了,天天都可钓,全天都可钓。至于“迎风”那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运用了,如一、二级轻风,迎风当然好,若四级以上大风,波滔汹涌,漂都看不着,还能钓迎风吗?当然要选侧风或背风钓了。 渔谚说:“要想钓鱼好,地势很重要,三分靠钓技,七分把窝找。”可见选好窝点是钓鱼成败的关键,“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还有“春钓库尾秋钓荫”、“春天发水鱼儿走上滩 ”、“早春中午钓深潭,暮春早晚钓浅滩”、“春钓弯……”等,这些鱼谚都充分说明春天就是要钓浅、钓滩、钓库弯。 首先说“滩”,是指在某一片水域水比深水要浅,普遍在两米以内的水域。“弯”是指平直河岸的凹处,弯中之水通常比较静、稳,水中禾草较多。 春天气温逐渐升高,太阳照射水面,80%的热能被1米以上的水层吸收,比深水区温度要高得多。所以1米左右的浅水区温度深水区的温度要高得多,适宜鱼类生活的水温条件。沉静一冬的鱼儿随着春天的到来,纷纷离开水较深,水温相对稳定的越冬窝点,游向水温随气温变化较快的浅区、岸边。这里同时苏醒过来的水草、虫子也较多,这便给鱼儿提供天然饵料。故在浅水区、岸边施钓,常优于深水区。但在钓浅水区、岸边时还要注意“一日三迁”,即早、仲春早晨和傍晚略钓深一点,中午宜钓浅一些,到了暮春、初夏,那就要“一日三迁, 早晚钓边了。这就是对鱼谚的辩证运用。 【春钓谚语】1、春钓无须远,草滩选钓点。 2、三月三,鱼奔滩;草边草缝好下杆。 3、春钓小水面,夏钓大水面。 4、春和暖,鱼恋浅,钓近不钓远。 5、春钓跟着水温走,钓边钓浅不空篓。 6、春季选钓位,北岸最宝贵。 7、春钓岸边草,夏钓树枝倒。 8、春天气候变化多,深浅远近要灵活。 9、春钓滩,流钓湾,雨后钓中间。 10、油菜花开仲春到,不深不浅正好钓。 11、春季鱼儿靠边溜,深水冷潭莫下钩。 12、春末夏初鱼活跃,深浅远近都可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