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三代建筑学家代表路秉杰再下扬州,探究大雄宝殿

 红豆居士 2014-04-10
中国第三代建筑学家代表路秉杰再下扬州,探究大雄宝殿——
他绘制了大明寺第一份轴测图
重修大雄宝殿 保持了原真性
已是五下扬州 曾主持设计复建栖灵塔方案
扬州晚报   201404月10日

    核心提示

    如果说梁思成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学家代表,陈从周代表中国第二代建筑学家,那么路秉杰则是中国第三代建筑学家代表。昨天,时隔30年后,中国建筑史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从周先生大弟子、年逾八旬的路老先生再次来到樱花烂漫的大明寺,专门探究大明寺大雄宝殿。50多年前,史上第一份大明寺轴测图、平山堂西园平面图就是他手绘而成的;后应扬州市政府邀请,他又设计了直上云霄的“栖灵塔”复原方案。

    五下扬州“把脉”园林古建保护

    大雄宝殿修旧如旧是最好的遗产保护

    路秉杰对扬州和大明寺有很深的感情。他清楚地记得,自1963年算起,此前他已经四下扬州,每一次都与陈从周老师有关,而算上这次,已是第五次来扬州了。

    此次,他受市园林局邀请,为扬州园林和古建筑保护建设“把脉问诊”,专门作了场《扬州园林与陈从周》的演讲。得空之余,他抽身来到大明寺察看大雄宝殿,解答心中多年的疑问,“那么宏伟的建筑,是怎样用小料旧料支撑修建的?”

    路秉杰是陈从周先生的第一个研究生,此次前来专门探究大明寺大雄宝殿。50多年前在测绘大明寺轴测图时,他对大殿结构并没作深入了解;而在刚刚修毕的“大雄宝殿实录”中,他意外发现,外表壮观的大殿内部竟是用小料旧料造成的,是大式小式建筑的完美结合,既经济又合理,因陋就简而不失庄严,紧凑而完美,是对“营造法式”的一次创造。

    路老说,今存大明寺是同治九年(公元1870)复建的。由于当时物料奇缺,经费穷困,不可能严格按照官式、法式要求,都是因陋就简,甚至连斗拱都不能依法式排满。路老指着大雄宝殿的斗拱说,这种形制非常特殊,面阔进深都是五间,一座接近正方形的小殿,在宗教地位上却是一座大殿。工匠们用心做成了精品,代表了晚清风格,精致而秀美,在全国极为罕见。

    他对此次扬州重修大雄宝殿给予高度赞扬,认为此次落架大修,修得非常用心,保持了原建筑的原真性,修旧如旧,是对遗产保护最好的诠释。

    他绘制了大明寺第一份轴测图

    曾应邀主持设计复建栖灵塔方案

    老人深情地回忆道:1963年为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筹建纪念馆,著名建筑家梁思成亲自主笔,扬州邀陈从周陪同协助,1973年建成,定名鉴真和尚纪念堂。当年测绘时,用的是三角上最简单的原理“三边定一点”方法,一根皮尺,就把大明寺轴测图和平山堂西园平面图绘成了,仅西园平面图就花了两周时间。

    1985年前后,他曾应邀制定栖灵塔方案设计。“塔据唐诸先贤诗歌,仿木结构,楼阁式,四方平面,四向辟门,一门二窗,斗拱宏大,出檐深远,带平座腰檐,九层,顶置高耸的相抡,以为标志。”透过重檐,望着巍峨的栖灵塔,老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个园“四季假山”园林史上的创造

    从园林古建可看出扬州人的生活态度

    “扬州园林特色分明,充满智慧,古建雄壮有力,简单朴素,是人工中见自然,而苏州园林是自然中见人工。”路秉杰以个园“四季假山”为例,一般的园林假山表现在山石和山本身的造型,而个园却将它与天候气象联系起来表现,可谓是园林史上的创造发明。

    路秉杰表示,中国古园林大部分为平面式,而在扬州,常用于道路的立体旋转交叉,被巧妙运用到了住宅。比如何园中的“蝴蝶楼”,两层空中走廊开敞曲折,流线唯美。这些古人智慧的结晶,均可在园林古建的未来发展中继续沿用,给人以启迪。

    路秉杰若有所悟:“建筑就是生活,从扬州园林古建中,不难看出扬州人的生活状态和态度。”

    延伸阅读

    大雄宝殿 修旧如旧

    大雄宝殿是大明寺主殿,位居中轴线牌楼、山门殿之后,坐北朝南,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在此次大雄宝殿抢救性修缮保护中,坚持文物“四原”(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做到修旧如旧,延长了古建筑的生命。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对本体研究深入、判断准确,采用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等传统手法,重现了大雄宝殿雄伟、壮观风貌,精确地恢复了原状,其精秀的结构体系全国罕见,也为研究古代木结构提供了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