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子】上海有个“地摊一条街”(07.7.4)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1
 “创意集市”最近在上海和北京都很红火,这个集市的亮点是“创意”,那些被称为“地摊达人”的摊主虽然也在“练摊儿”,但他们真的想铆足了劲儿做买卖吗?可能未必。更多的成就感应该还是来自于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这些更像设计师或艺术家的摊主,为这两座城市的“地摊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锐之气:“地摊还能这么摆呐……”

 

原来我们脑海中的地摊是什么样子呢?恐怕最先想到的是那种“猫和老鼠”斗智斗勇的游击场面吧。好在上海新出台了《上海城市设摊导则》:部分路段经市民同意,将允许设置部分便民类摊点——除了时髦的“创意集市”,更草根平民的摊点,也有了前所未有宽松的环境。城市里是否容得下“地摊文化”?不知北京的相关政策是否也会帮助营造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在2008年让更多人体会到“淘淘小乐惠”的快乐?

 

上海最登峰造极的地摊一条街是有“彭浦新村南京路”美称的临汾路,这还不是一条步行街,路很窄,只有一来一往两车道,而且路的两旁本来就有连续的店面,供人行走的“上街沿”(上海话中人行道的意思)也并不宽,可这里就是每天上演“地摊盛世”——

 

从早上十点开始,摊主们逐渐慢慢登场,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这是“早场”,小练身手或者先占个好位。真正的好戏在于“夜场”。五点左右,同样是高峰,居民们忙着下班,摊主们忙着上班“亮家伙”以迎接7点左右的黄金档。

 

大热天的,吃罢晚饭啃完西瓜,趿着拖鞋走出弄堂逛逛,就好像参加一个迷你的嘉年华。夜市持续到十点半才慢慢收场,若是还觉得不尽兴,不到凌晨2-3点不打烊的夜宵排档还能让你畅玩“午夜场”。第二天八点左右出门上班的话,街道又变得非常干净,完全看不出昨晚的“变形记”。(绝对要向某些摊主的环保自觉和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致敬)

 

这里的地摊非常好玩,关键就在于“商品无主题”,光是衣饰鞋帽,就能让你挑花眼,时髦式样绝不输于七浦路。鲜花、小动物、书、CD也一应俱全,有些产品还非常偏门,在普通超市里都很难买到,比如移动电视机柜下面的滚轮。

 

眼睛不闲着,嘴也可以不闲着,烤串、小龙虾、炒冰、炒瓜子、油墩子、小馄饨……而且你完全可以一边吃烤串,一边找个位子坐下来,从手到脚,在户外享受超值的美甲服务,虽说简陋了点,但这种市井的快乐,却有种千金不换的难得。

 

在这样的热闹中,也有一种无形中的秩序。由于这条路还算是彭浦地区的一条主干道,所以不管有多少摊位不可思议地挤在“上街沿”,这些摊主也很少会占用下面的车行道。顾客们的耐心也不错,无论行进的速度有多慢,他们也不敢冒然走到车行道上“抄近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临汾路“自行车照骑、公交车照开”。

 

摊位一多,难免会堵在沿街的弄堂口,出租车或者私家车进出就比较困难,很容易造成危险,怎么办?这里的解决方法就很人性,不是一味地驱赶摊主,而是对“有车人士”进行了限制:只开小门一扇,行人照走,摊位照摆,只是开车的哥们,麻烦你绕道从小区的另一个门进出吧。

 

开车的请移步,逛街的请留步,地摊的人气恐怕也是人心所向,当然合理的监管也是促使它繁荣的重要因素。就好像北京人说的“练”摊儿,摊主经营的本事得“练”,相关部门协管摊位的智慧也得“练”吧。

 

马路地摊,某些人眼中的“顽疾”,也在人们不自觉的行动中,成为了保留城市民俗记忆的生动景致。曾经有人说,夜游新天地和夜逛临汾路,那种快乐和满足是一样的,甚至后者让他心生欢喜,因为新天地只保留了石库门的形,却丢失了上海人市井生活的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