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小莹】渔家傲·三轮车(04.3.22)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1

在那时,我蹒跚在我的弄堂口的台格路。那是北站对面的安庆路、康乐路、山西北路一带。我渐渐感受到,那些个梅雨过后的初夏,闷热而潮湿。午后,一个坐在街角的上了年纪的摊贩,趴在他的西瓜堆上,睡着了。我看到5路电车在这里拐弯,这种有轨电车一路开来,叮当作响,是城市闹猛的体现。

在闹猛的背景下,三轮车车夫是沉默的。我盯着三轮车车夫的微微躬起来的背影,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他们在台格路上踏三轮车行进,小腿肌肉凸起,青筋暴露。

童年的视觉让我今天的脑海里充溢着关于上海的回忆。我记忆中的上海就像一个繁华的集市,连绵生活铺展开来,没有起点没有尽头。三轮车穿过集市,在人海中划出一轮小光圈,就像车夫一样吃力地行进着。许多年以后,我在城市的大街上行走,我还是会想起三轮车颠沛的情景,在上浙江路桥的陡坡之前停滞的那一瞬。浙江路桥俗称“垃圾桥”,它的铁架在苍穹的映衬下,显得巍峨,落到苏州河里的倒影却支离破碎,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我悉心揣摩过车夫的腿劲,他们能够将三轮车拉上浙江路桥。但我还是会去帮忙推一把。我这样做一半是出于完成学校少先队做好人好事的任务,一半是想研究“垃圾桥”的坡度在到达顶点的一刻它的平面。“垃圾桥”很少有,它的桥面几乎没有平面,在上了最高点后即刻下坡。从桥上冲下来的一段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三轮车车夫一般都会同意我搭乘这一段。他一边按着车铃,尽可能地不踩刹车,让惯性不至于浪费,多滚过三五米也好。在北京路路口的时候,停稳当,让我下来。这一转眼,前面就是南京路了。

那时候我就经常这样到南京路去。

还有便是滚着铁环,跟着5路有轨电车,一路跟到浙江路桥,再吊着5路电车回来;我们开始会穿越弄堂,知道很多近路,一般的弄堂至少会有两个出口,分为前弄堂后弄堂,有的大弄堂半当中会有支弄堂通向隔壁的弄堂;一只弄堂进去,从边上的口子穿出来就是另外一条马路了;有时候一条弄堂接着一条弄堂穿,出来就是自己的弄堂口了,有着别开洞天的感觉。我一直保持着这种穿弄堂的习惯,到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我会很快晓得附近的弄堂,从这里进去到那里出来;后来发展到穿新村,穿公园,穿商店,穿医院,穿学校,穿工厂,穿地铁站。那些地方往往横跨几条马路,从这门进去到那门出来,可以省略许多转弯抹角。

荡马路的习惯也便有了。荡马路可以看见许多新鲜的事儿,奇特的,好笑的,莫名其妙的都会在马路上发生。还幻想捡到钱,有许多拾金不昧的说法,都是起先于这样的路上……这样的步履是移动的,所有的画面也便在不断的切换之中,还有许多人的脸,都保留在我的混沌的知觉里了,再现的时候,都是极其快乐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