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念琪】河是不变的(12.9.23)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2

去都市菜园前查了地址,在奉贤区的海湾镇。到了海湾镇,发现这里竟然是星火农场场部。不经意间,我回到了三十多年前上山下乡、初踏社会的地方。

不用再问路了,路是与河并肩而行。我知道身边的两条河,一条在我右边,南北向的引淡河;朝南一直通向海边,也就是杭州湾。沿河向前的第二个十字路口,就是我工作生活过的深井队,后来改名服务连。另一条就横在面前,东西向的中心河,往东与南北向的青年河相交,过河就是燎原农场的地界;往西到场黄磷厂为止。

河是不变的。只要找到了河,就能找到你要去的地方。

农场的主要河道有东西、南北纵横各4条。加上由此伸延出去的干渠支渠,形成了一个方格形的水网,并与场外的河道相通。这些河都是人工河。开河和围垦是农场最艰苦的两件活,在天寒地冻的冬季进行,因为那时是农闲。

围垦是要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冲积成的滩涂长到一定的规模。在我进场前的1973年围过一次,造田11171亩,成了我们连前一片无垠的新垦区。其一半是14到18、34到38连种植的农田,另一半是渔业队管辖的一个个鱼塘,每个有15亩大小。

有道是:围垦不常有,而开河时常有。当时强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冬天的农闲正是时机,不是开河就是修理疏浚。因我们队属后勤单位,没河可开,却见过和听农业连队调来的说过。男生的在河底拿河锹,挖泥不用脚踩锹,全凭手劲把锹切入泥土。刷刷地三锹下去,撬起一块长方形的泥块。女生挑担,一边一个簸箕,各放一块,有十多斤重。吃力是在爬坡,要一步一步从河底走上岸。每到开河,就是女生的泪季。

沿着中心河往东到了都市菜园,原来它就在我们队的1号深井泵房对面。尔后,又从1号泵开往连队。阳光穿过公路两边的水杉林,洒落下来。记得有一回,也是走这路线收工回队。天已经黑透了,风雨交加,站立在“突突”作响的手扶拖拉机上,又冷又饿。

1976年6月,我接到一张粉红色的《上山下乡通知书》。刚到农场时我家就在岸上住,住的是搭建堤坝泥地上的草棚。就在沿塘河和引淡河交界的东南角,过引淡河上的桥向东左拐就是。开车过桥,记起桥被隔壁靶场拉高炮的仿戴高乐的红岩牵引车压塌过。

到农场的第二年,终于搬进了两层楼房。新址在沿塘河和引淡河的西南角,离开了大堤。从场部而来,过引淡河桥后是右转弯了,上南水闸桥,过桥马上左拐下斜坡,进入我们的地盘。现在,这里的房子比我上大学后增加了不少,而且有了门牌号:人民塘东路17弄。塘就是当地对堤坝的称呼,才晓得住过的大堤还是有名有姓的。

宿舍底楼中间,往食堂的通道砌砖堵了。宿舍与食堂间的花坛没了,这块空地与宿舍楼前的操场统统成了生机勃勃的菜地。站在曾经住过的房间前,里面住的都是外地人,一楼都是。有问我找谁?

我说:我是这里第一批住户啊。你不知道,旁边的河是知道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