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就业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文化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2014-04-12 | 阅:  转:  |  分享 
  


文化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陈恕平





摘要:从“氛围”到“制度”再到“品牌”,是大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征。大学的历史发展

过程是以氛围营造为基础、以制度建构为导向、以品牌塑造为手段的动态三维结构。文化是大学氛围、

制度与品牌的共同内核,是大学生存发展变迁的主线。大学文化与大学氛围、大学文化与大学制度、大

学文化与大学品牌相互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表明,大学发展的最终依据是文化传承、文化变迁与文化

创新,因而就文化机构而言,大学发展的最理想形态是“文化有机体”的生命存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

启发学术文化自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文化校园,实施文化育人,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



在大学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象现在这样,对大学史的研究具有如此直接和重大的

意义。中国大学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也经历了曲折和磨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

大学机构性质及其角色、功能的片面、不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深入思考和探索大学的本质和大学

发展的特征,克服对大学性质认识的局限性和对大学发展逻辑认识的片面性,是减少关于大学发

展的宏观与微观决策失误,促进大学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完成大学文化育人根本任务的基本

前提。

一、从“氛围”到“制度”再到“品牌”,是大学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显著特征

“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努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塑造大学品牌”,是一个时期以来关于

办大学本质任务的一些简约而鲜明的论点。这样一些论点与世界大学发展历史中的职能扩展与使

命重构紧密相连。目前的论述,一般都认为大学的职能是按“教学”到“教学、科研”,再到“教

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轨迹发展的。所谓“中世纪大学”、“古典大学”、“传统大学”、“现代大

学”、“未来大学”(“后现代大学”)或者“康德的理性大学、洪堡的文化大学和当代的所谓一流

大学”,及“西方大学”、“第一代大学”、“第二代大学”、“第三代大学”……这些界定,一方面

是为了探索大学的本原与传统,另一方面是为了探究大学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变化。

如果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视域去释读大学发展轨迹,可以把以上所描述的大学特征都归入现代

大学的范畴。即目前我们所描述的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范围的大学,都是工业文明背景下的

以“制度”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大学,即第二代大学。而公元1500年之前的大学,即农业文明背

景下的大学,是以氛围为特征的古代大学,或称为前现代大学,是第一代大学。未来的大学,即

信息文明背景下的大学,是以“品牌”为特征的后现代大学,是第三代大学。而且,关于大学教

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扩展与大学发展逻辑关系的讨论都可以认为只是现代大学(第二代大

学)的视野内讨论的话题。

大学的共同特征是探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师生共同体。无论是第一代大学,还是第

二代大学或是第三代大学,无论大学的“氛围”、“制度”、“品牌”这样一些特征怎样地表述,大

学作为“师生共同体”的根本特征是不变的。而且,大学作为“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作为

文化机构的本质属性,以及传统大学的特征,总会在新兴大学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制

度”为特征的第二代大学,必然内含第一代大学的“氛围”特征,未来的第三代大学,必然也是

内含“氛围”、“制度”特征基础上体现“品牌”特征的大学。

相对于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第二代大学,即现代大学的概念,第三代大学即未来大学的特征还





作者简介:陈恕平,湛江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1

是相当模糊的。我们在给未来的文明形态设想时,对于是称之为后现代?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后工业文明?或者信息文明与太空文明?是第三次浪潮还是第四次浪潮?都只是一个日渐清晰

的方向。因此,实践中的“现代大学”,即第二代大学,在追忆“氛围”的大学过往的同时,还

在不断地强化作为“制度”的特征,并且同时在不断积聚关于“品牌”的因素,以应对信息化、多

样化、市场化、国际化、综合化、个性化日益发展的大学发展趋势。要特别留意的是,“品牌”

因素既可能是未来文明的先兆,也可能是现代文明即工业文明的一个部分,我们正处在两个文明

的分界处,所以还不好把握它的归属。

因此,在我们所处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交汇的时代,“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

中国大学当前的中心任务。这个中心任务以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为前提,并且在不断的制度化中

逐步增强塑造品牌与拓展经营的意识和实力,从而形成以大学氛围营造为基础、以制度建构为导

向、以品牌塑造为手段的动态三维结构。

二、大学文化是大学氛围、大学制度、大学品牌的共同内核,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根本属性,

是大学生存发展的主线

中世纪大学是“自发”的大学,是“先发内生型”的大学。大学如行会,其机构、特许状与

教学组织,都是围绕着“学者社团”的利益而展开的。因而大学“思想”的作用(思想产生)占

优,职业的作用(培养人才)次之。因此“办大学就是办氛围”,正如清华大学梅贻琦老校长在

《大学一解》中所述,“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即学校犹水,学生与老师正如小鱼

跟着大鱼游,游着游着,小鱼变成了大鱼。又如“所有的牛津的学子,都是教授的烟斗熏出来的”。

我们现在很怀念这种古典大学的办学氛围。延续英国老牌大学传统的“学院”(学生宿舍院——

“舍堂”)体制,我们在香港大学圣约翰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树人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台

湾东海大学博雅书院均可看到。随着大学规模的逐步扩大,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大众传媒、交通

手段、标准化公共教育和互联网虚拟世界的迅速发展,以往作为精神共同体与地域共同体合一的

传统精英大学格局被打破。人们寻求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的精神需要,更加希望在回归传统大学

办学模式中得到满足。因而重建“共同理解”、“共享观念”的新的学习与研究共同体,重建“人

类美好的精神家园”,成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现代大学是“创建”的大学,是“后发外生型”的大学。无论是教会大学(教师是神职人员)

还是国家创建大学(教师是公务员或准公务员),大学的公益性与公共性因素不断增强,同时政

府的干预或主办者的经营也就顺理成章。正如公立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其规模越来越大,

经费投入、体制、外部关系、内部管理、教育教学管理,都要有一套标准化的制度安排。因此“办

大学就是办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成为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起源于洪堡的现代大学,增加

了科学研究的职能,科学教育逐步成为大学的主体,传统大学的人文传统式微。现代大学制度的

标准化、机械化、纯粹的理性削弱了精神创造的空间和敏锐的人文眼光,因而就有了对大学“仰

望星空”的期待。建构富有弹性的现代大学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达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统一的呼声日隆。

未来大学是“经营”的大学。“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出了越来越有力的公

司化伦理,即一种竞争学生、教职员和资金的体制。”

[1]

大学市场化逐渐成为趋势,对生源、教

师和资源的竞争日益成为办学中的重要任务。无论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如何符合消费者利

益成为大学生存的需要,企业化经营方式越来越多被大学采用。营利化的高等教育自己成为一个

重要的全球现象,经营大学成为21世纪大学管理方式的革命性主题。大学将从第一学历教育向

学历与培训、科研与服务并重转变,从序列化向并列化转变。正如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营利性

大学已占据了学生市场的较大份额。大学品牌经营日益重要。学制弹性化、教学服务商品化、教

学内容套餐化、教学选择多样化将随着信息文明的“方兴未艾”而蓬勃发展。作为人类文明的产

物和人类文化的机构,大学发展与变迁的内在逻辑是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大学的发展始终

与文明进步相伴随。人类越发展,文化越丰富,大学越复杂。作为一个师生共同体,大学的文化

2

特征是大学的核心特征,精神和学术,是大学发展变迁中永远不变的主线。

三、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启发学术文化自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文化校园,实施文化

育人,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

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原。大学是促进人的

社会化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大学文化作为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育人功能是大

学文化的本体功能。‘文’是育人的核心内容,‘化’是育人的基本方法。”

[2]

大学是文化单位,

是学术机构,是社会组织,是独立的有生命的个体,因此,大学要以文化育人为根本任务,坚持

本质特性,发挥基本功能,适应社会需要,能动创造未来。

[3]

实现文化育人,必须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指出,“不仅我们创

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于他的文化

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大学作为“大学人”(师生)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学术共同体,其内在

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在于师生的广泛的交往和接触,使“大学人”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接受

文化沐浴、情操陶冶、道德洗礼和人格升华,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达成价值认同、生成思维

方式、形成行为习惯。大学原有的“提供知识”的核心功能将随着媒体的发展及信息传播途径与

形式的多样化而不再为大学所垄断。但人际交往中“沉默的知识”、“精神的力量”、“创意的启发”

永远是人类智能中最珍贵的不可复制的部分。作为实体的大学,其文化氛围的优势,将是其永恒

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营造具有大学办学传统、地域特色、专业风格、时代特点的大学氛围,一是

要明确表达大学的使命,鲜明办学的理念,凝练大学的精神。通过校史的研究和传扬,不断积淀

大学的传统。通过校训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倡导,积极引导师生的精神追求和激发个体和群体的无

穷能量。通过引领学生寻找精神家园,追求“大写的人”的人生境界。通过理念的提出、目标的

凝练,让“大学人”对大学有信心、有归属感、自豪感。二是要贯彻“知行合一”理念,积极开

展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校本特色的教学、礼仪、行为规范,是一所特色大学

文化氛围最活跃的部分,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通识教育、小班教学、服务学习与住宿学习,

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文化交往互动中,不断彰显校本文化特色、提升大学品位、升华大学精

神。三是要精心规划设计和建设校园文化景观。这是校本文化直观的物化风貌,置身于特定大学

文化场景的特色校园,同样陶冶和激励、暗示师生的心灵,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

效果。

实现文化育人,必须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是历史的存在。大学发展史表明,大学发展有

赖于大学制度的不断创新。自中世纪以来,从作为学者行会的中世纪大学,到作为精神修道院的

古典大学,到“超越象牙塔”之后,承担诸多职能的现代大学,无论从形式到规模,大学的各个

方面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乃至根本性的变化。正如克拉克·克尔所言,纽曼心目中的大学只是“居

住僧侣的村庄(大学观)”,弗莱克斯纳心目中大学还是“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工业城镇(现代大学

观)”,而当代的大学则是“五光十色”、“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多元化巨型大学观)”。因而现代

大学已从“学人的社区”演变为“国家教育体系的学术机构”、“知识经济时代呈现出多姿多彩的

风貌”。这是工业革命以后标准化、制度化社会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教育走向大众化,

普及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职责权限,明晰大学内

部的治理结构,也成为实现文化育人的迫切要求。从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方面来说,建设现

代大学制度,就是要明确和尊重大学作为文化单位的定位、学术机构的性质、社会组织要求、自

主发展的个体的规律。使大学真正成为大学,教育回归其本原的目标和责任,使大学真正成为面

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实体。从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方面来说,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

大学外部权力关系逐步进入良性轨迹的同时,研究大学决策权力的分配和行使,充分考虑教师利

益诉求,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的统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良性互动,形成学者自律的良

性机制,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形成兼容并包的风气,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

使教师成为大学的声誉和象征。

3

实现文化育人,必须塑造大学品牌。“大学品牌是大学社会价值的核心体现,是大学办学传

统、服务理念、学校特色、学术精神、校园形象、社会美誉度等抽象产品的具体化、标识化、概

念化。”“大学品牌就是大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显现。”

[4]

大学生是大学存在的依据,是大学的“目

标市场”,在大学组织日益复杂,公共性、公益性与竞争性并存的形势下,实现文化育人,必须

通过大学制度创新,实现大学品牌的塑造,维持和战略营销。一是要培育大学精神。田成有在《大

学精神之我见》中认为,“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引导大学走向,塑造大学品格

的立校之本。”

[5]

它是由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习俗、民族精神、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操等凝聚而

成的理念文化,是一所大学“已有”与“应有”精神的统一体,即长期办学的传统与积累及基于

自身在社会环境中的定位所确立的办学追求的统一体。“品牌塑造、文化先行”,“品牌制胜、文

化致远”,只有把大学精神的塑造作为大学品牌经营的核心要素,才是抓住了大学发展的根本,

才能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二是要凝炼学科特色。大学品牌的支柱是大学的学术水平。学术水平

要从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图书设备来体现。特色的学科、优秀的课程、突出的科研成果,知

名的教师、杰出的校友是大学品牌的标志。三是要积极拓展大学经营。在校际竞争中注重资源研

究,基金、维持经费、师资、优秀生源等的竞争。并要善于赢取体育项目、获得更多荣誉、设立

推广课程、刊登媒体广告、关注大学排名等等。

实现大学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创设大学共同愿景,培育民族归属感,形成统一价值观。要特

别注意那种认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民族国家的衰微,现代大学,即洪堡意义上的以承担国

家和民族文化使命为己任的大学已经走到了黄昏时代”的观点。一百多年来中国大学的发展变迁,

是伴随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这里有对中国古代传统大学的传承,而更多的则是西方模式,特别

是美国、德国模式的移植和“以俄为师”的模仿。涂又光先生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有

三个阶段:自传说五帝至清朝末年为‘人文’阶段,近百年为‘科学’阶段,正在发展为‘人文·科

学’阶段。”“近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科学’阶段,是此前四千五年间中国高等教育‘人文’阶

段的否定。与此相应,‘大学’是‘书院’、‘太学’、‘私学’、‘成均’的全部否定。”“中国高等

教育,若要是‘中国’高等教育,就一定不能停在‘科学’阶段,就一定要进入‘人文·科学’

阶段。在‘人文·科学’阶段,并不只是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并重,并不只是学人文者兼学科学、

学科学者兼学人文,而是人文为科学启示方向,而是师生体现人文精神。”

[6]

胡显章教授在2007

年5月第二届全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坛闭幕词中介绍说:甘阳教授认为,中国大学的致命伤,

是中国的现代大学缺乏自己的文化根基。因为中国现代大学从一开始就没有植根于中国文明传统

之中,事实上中国现代大学的诞生恰恰是与中国传统文明断裂为标志。因而中国大学的重要历史

使命是唤醒文化自觉,实施文化植根,实现文化复兴。“任何一个进步的社会必须能孕育出一种

共同意识。共同意识可以去除寂寞感,使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7]

作为文化机构的中国现

代大学,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实施文化育人必然是其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89-93

[3]陈恕平.大学永续发展原则论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4):36-40

[4]刘经南,陈闻晋.中国大学制度创新的四大要素[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1):23-26,35

[5]余明阳,朱纪达,吴玫.大学品牌[M].北京: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92

[6]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4

[7]阿尔文·托斯洛著,黄明坚译.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39



4

献花(0)
+1
(本文系就业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