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胃与十二脂肠球部溃疡为胃痛或胃脘痛,胃痛的部位虽在胃,但与肝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胃与脾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输,以上升为常,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在病理上赤相互影响,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主疏泄;肝气横逆,则可克脾犯胃,导致胃痛,故胃痛跟肝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导致胃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寒邪犯胃 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
2、饮食伤胃 暴饮暴食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胃痛。
3、肝气犯胃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则肝之疏泄失常,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
4、脾胃虚弱 素体脾胃虚弱,或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不愈导致脾胃受伤,或过服寒凉药物均能引起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胃络失于温熙而发生疼痛,若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过服温燥药物,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亦可发生疼痛。由于与肝脾密切相关,且肝脾为藏血统血之脏,而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故胃痛初起,多在气分,迁延日久,则深入学分,所以久痛胃络受伤,则多见呕血或便血等症。
5、辨证论治 胃痛的治法,古虽有“通则不痛”的原则,但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之一法,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通”法,如:胃寒者去寒,食积者去食,气滞者理气,热郁者泄热,血瘀者去瘀,阴虚者益胃养阴,阳虚者温运脾阳,只有结合具体病机采用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