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能抢过马云雷军的接力棒?

 常有理 2014-04-12
       2004年扎克·伯格在哈佛读大二时,突发奇想创立了Facebook,那年,他21岁。

  1998年拉里·佩奇和布林开发出搜索引擎技术并创立Google时,那年,他25岁。

  1976年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在自家的车房里成立了苹果公司时,那年,他21岁。

  这几位偶像级的商界大牛,跨了几代人,从改变世界的“疯子”和“神经病”,变成了超级富豪。他们都是20出头就创业——佩奇稍微老了点,他们一手打造了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产品,其实,他们从创业那天,就是这个目标。所以,想要改变世界,还得趁早!

  笔者记得很清楚,2006年第5期《中国企业家》杂志,做过一期很有影响力的专题,叫《生于80年代》,当时做这个报道的是程苓峰,现在比较火的自媒体人。《中国企业家》讲了10位80后的互联网创业者,像李想、戴志康、茅侃侃等,当时这群20出头的小青年,大多默默无闻的干着互联网,一夜之间成了创业明星和年轻人榜样,今天,他们大都身家上亿了。

  前阵子,《福布斯》也推了一个“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大概算了下,20出头创业的,占了六成以上,纯正90后,就有5个。大多数人在创业初期,就拿到了IDG、软银这些知名风投的资金,你可以不屑这些小毛孩,可以看不上他们的项目,但作为创业者,他们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功和资本,尽管他们对资金和财富的概念不大深入。

  兜了一圈儿,笔者想说的是,90后和90后时代的创业者们登场了,并在未来可能会接过马云、雷军的接力棒。即使有人说,创业者过剩了,他们还太嫩、太随性、没耐心,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群20岁上下的年轻人完全不同,就像做创意情趣用品店的90后小美女马佳佳,知名度和二马(马化腾和马云)有一拼,两位大牛也绝对不会做这个。

  在这个颠覆的时代,他们有天然的优势,敢想敢干,敢去破坏甚至重建规则,对新技术、新需求,有更加敏感的商业嗅觉和行动力。没错,还是那句话,年轻是他们的资本,他们可以有很多试错的机会,比你多得多的机会。

  福布斯榜单里的尹桑,今年只有21岁,和佩奇一样,在美国上到大二不想念了,回国做了一个KTV 预定软件,叫“一起唱”,成了北京洛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华的唱吧玩线上,尹桑的一起唱做线下,玩的是O2O,去年IDG给他投了2000万。笔者身边不少70后朋友还在为天使投资发愁时,这些进入国际资本视线的小孩,只剩下让你羡慕嫉妒恨了吧,但未来,我们将与他们为伍,成为他们的建议者、合作伙伴,也可能是他们的员工。

  上周,和创投、互联网圈的朋友一起闲聊,IDG的人透露,这个月底他们会启动一个校园创业大赛,重奖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好的项目IDG还会投资,也会给进入复赛的参赛者提供到IDG资本投资的多家TMT投后企业的实习机会。我们相信,在今天的校园里,大学生中间,不缺好点子、好创意和有潜质的创业者,但缺的是资金、经验、指导和平台。这种由资本直接主导的大赛,也许会更接地气儿,更实际些。

  现在的校园里,90后已是主体,瞄准了他们,就是押宝未来。我们一些朋友经常会聊,为什么硅谷的创新精神在中国无法落地生根,原因无数,肯定和文化、地域、环境有关,更和我们这代人对利益的诉求有关,但还是那句话,90后完全不同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应该被激发,也应得到更多支持,IDG有资金、有经验、有几百家被投企业,这些资源,如果在90后身上发挥作用,激发出属于中国的硅谷精神,我们相信,这是大大的好事一件。

  可能有人说,你这个标题有点扯,谁?谁能接过接力棒?笔者想说的,一定不是某某人,或谁谁谁,而是一个群体。和马云、雷军(当然不止他们俩)生在一个时代的企业家,都会黯然失色,但我们要相信,超越他们的人,一定在未来的年轻人中,因为他们是正在升起的太阳,这点,马云、雷军肯定会赞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