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盲人女孩,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播音员。当她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时,颁布于20前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却成为了拦路石。虽然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但她执着、乐观、顽强不息的精神和艰难求学10几年的经历最终促使教育部法制办对残疾人求学的规定作出了修改。她就是董丽娜,“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二等奖获得者,一万多名参赛者中的唯一一位盲人选手。 今年27岁的董丽娜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病,只有微弱的视力,在10岁时彻底失去了光明。尽管从小上的是盲聋学校,但知识的“魔力”让她喜欢上了学习,生活中同样充满了乐趣。 虽然董丽娜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很好,尽管她是那么的喜欢音乐,可身体上带来的不便,最终还是让初中毕业的她选择了去学习按摩专业。 毕业后,董丽娜在大连一家盲人按摩院找到了工作,虽然每个月能挣3000块钱,足够自立和贴补家用,但她却不这么想。她时时都在工作中寻找能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 功夫不负有心人,网络帮助董丽娜打开了一扇窗。一次偶然的机会,董丽娜在网上发现了北京一家公益机构——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免费培训盲人播音主持人的公告。 2006年10月,董丽娜辞掉工作来到北京,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下称广播电台)播音主持培训中心接受了十几天的专业培训。盲人公益机构不仅给她安排了住处,还安排专门老师指导教授,这让她的这次培训能够非常顺利的结束。 随后,董丽娜还参加了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并以97.8分的成绩获得“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达到了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新闻播音员的要求。优异的表现,使她得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心目影院”节目的嘉宾主持和后期制作工作。 失明给董丽娜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意味着她要付出更多努力,她用事实告诉世人,她是一位强者。 2010年,董丽娜参加了“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一万多名参赛者中,只有她一位盲人选手。 最终,董丽娜在健全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 2011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残疾人权益保障国际研讨会上,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专门为此表示,有关部门在正在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草案)中专门增加一条,“残疾人参加国家各种考试机构,教育考试机构应该予以专门的安排”。而北京市考试院也对相关考试设置做了调整,董丽娜明年就可以参加考试,此前,考试院自考办为方便董丽娜学习,还免费给她提供了自考教材、自考大纲、自考计划等材料。 “其实残障,当你去看它是一个障碍的时候,它也许就是一个障碍,但如果你不这样去看它的话,也许是生命中的一个光环。它可以使一个人的生命,变得更加坚强!”董丽娜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