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嵿峰时刻

 生活向太阳 2014-04-12

                  人生的嵿峰时刻

                     王子瑜

 

被尊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和“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30岁时方才达到自立的境界。
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多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29岁时放弃王子的优裕生活,出家求道 ,到35岁时才获得正觉 。
其言行影响三分之一人类,长达二千余年的耶稣,30岁才开始传道。
大文学家莎士比亚创作的鼎盛时期是在30至35岁之间。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32岁才开始撰写《物种起源》。
发明大王爱迪生,29岁发明留声机,33岁发明白炽电灯泡。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杨振宁,31岁获得诺贝尔奖。
曾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居里夫人,34岁发现镭元素。
被誉为20世纪最聪明的人的爱因斯坦37岁发表广义相对论。
相当于中国功夫代言人的李小龙30岁才拍摄奠定其功夫巨星和大师级地位的影片《精武门》。
在华语武侠小说和古装武侠电视剧界中影响举足轻重的金庸,30岁时写下第一本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在三十岁左右获得大成就者,当然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人,在此列出这么长的一张单子,只为证明一件事,那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十多年光阴,或者说人生的嵿峰时刻是在29岁至39岁之间。

 

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表明,大部分伟大的音乐作品都是在33岁至39岁之间创作出来的;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也都是25岁以后,30多岁时完成他们最出色的研究项目的。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人生的顶峰时刻是在30岁左右(运动员与音乐人除外)。
25岁之前,心性未定,阅历不足,难成大器。45岁之后,雄心不在,血气亦衰,来自生活和身体的羁绊又多,很难再有重大突破。

 

如果说29岁之前是人生的播种期和储蓄期,那么39岁之后才是人生的收获期。期间的一段岁月(29~39)则是人生的生产期和创造期。基于上述原由:人若想要有所作为,万万不能把自己人生的嵿峰时刻虚度,处在顶峰时刻年龄段的人,则要集中精力放手一搏,做定项且专注的冲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