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飞人,为了商务而飞来飞去,这符合常理。可是,为了美食,那就只能理解为上海的城市魅力所在了。上海的高级餐馆,其中有不少是依托老房子的深厚底蕴,迷人而堂皇的空间,再加上餐饮的精美,真的是极度地吸引人。这样空间,往往有许多古典而大方的家具,木质深色而沉稳,空间开阔且疏朗,谈话真的必须有魏晋玄学之士的风雅才比较压得住。 不知道是空间的首先形成,还是商界精英的产生终于促成,高谈逐渐成为我城的时尚。与此伴生的还有越来越多的派对,大多在老房子里,由私人举办,广邀朋友,端着葡萄酒杯交谈。这情形实质上有点类似于中世纪贵妇人的沙龙的,一帮才学之士聚集在一起,谈些超越于生活的大事情。只不过,如今的派对上,更多一些商务与时尚认识罢了。 高谈是新兴的时尚,在一些有历史的比较幽秘的场所。并且,这高谈也是上海人有了见识,有了谈资以后才逐渐熏养出来的。与从前茶馆里喧闹式的高谈不同,也与如今鹿港小镇里24小时的热闹餐饮不同,高谈,并非指声音的高调,实在是指谈话的深广度而已。 领事楼·永远的派对 淮海路1202号,不临街,是低调但高品质的淮海公寓(原盖斯康公寓)。曾经,这里还是上海的各国领事、副领事的居住之地。常人不易觉得,是因为这些领事们并不比赛着开什么高级的车,反而经常是兴冲冲骑自行车去上班的。 本来,淮海公寓是居住之地,与高谈应该不搭界。可是,以交际为使命的领事和他们的夫人们,动辄就在家里开派对,生把这里搞成了高谈阔论的场所。领事们的派对,一般会很郑重地设计了请柬送出去,吃的东西却不是很讲究,只是从饭店订一些自助冷餐而已。他们注重的正是交谈,彼此思想上的沟通,这一切都在葡萄酒的觥筹交错中甜蜜地完成了。 淮海公寓正在改建,领事们正在逐渐搬出,发生在淮海公寓的永远的派对看起来就要结束。不过,在上海,依托老房子的派对其实是层出不穷的。比如,峻岭公寓,靳羽西女士住在那里,她就会经常地举办一些时尚的派对。 嘉宾轩·水云间的银行家 一般人喜欢把陆家嘴比作纽约、芝加哥,觉得那是个摩天大楼林立,高尚但是冷冰冰的地方。不过,虽然“高处不胜寒”,那高处却也是有绝妙的景致来回报的。比如金贸君悦的嘉宾轩,83层高的一个会议室,专门给住在79~85层的行政客人使用,便是一个绝佳的高谈之地。因为离黄浦江、外滩远了,那水和楼便真正平静成了风景,江面是如绸缎般柔软光滑的,除了轮船开过的痕迹,几乎没有一丝褶子。还瞧得见江水拐了个弯,阳光金灿灿地投在水面上的影子,一切都是极开阔的。这是天气晴好的日子,倘若有雾,或者干脆是雨天,窗外会飘着流动的云,不像是在人间的感觉。在嘉宾轩与客户开会,因为背景的阔大,说话的眼界、起点都很高,气氛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正经事情结束了,上到86层的餐厅,那是个几乎称得上是举世最高的餐厅,不单单周围有风景看,宴请的还是精致的上海菜。值得注意的是上菜的方式,是和西餐一般,一道道分食地端上来的,决没有普通吃上海菜的下箸如雨,很适合谈话。 当然,陆家嘴地带,有的是类似的大楼,比如,中银大厦、汇丰大楼,每幢大楼里都会有类似的景观。拼凑起来,才像是一个顶级的金融区,也只有银行家一般的风范和气度才能配得上这种环境。 大公馆·总统相中的酒吧 东湖路7号的大公馆,晚上和白天有迥然不同的风情。尤其是一楼的酒吧,堪称夜上海最为轩阔的。 大公馆建于1921年,原有的格局并没有被打破,特别是一些细节部位,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饰。走进内里,门、柱、护墙板皆是深色的,门厅与房间里静静地垂着古老的吊灯,灯上大多雕着细致的花纹,非常精致。如果有闲情抬头看,酒吧的天花板上,有线条秀美的图案,是如假包换的老装饰。许多酒吧都会在桌上插一些鲜花,而大公馆的鲜花则插得分外不同。一枚巴掌样的油亮油亮的龟背叶子,小心地嵌着一朵纯白的玫瑰,浑然一体,颇有古画的意蕴。 大公馆之适合高谈,不单单是环境好,还为着来的人。APEC会议时,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住的是五星级的希尔顿,开派对,却依然挑中大公馆。还有,美国花旗银行、联邦快递等大公司的总裁,宴请澳门特首,最后的首肯之地,还是这里。 大人物来大公馆的时候,自是戒备森严,他们的高谈,多少还有些严肃。在平时,尤其是周一至周五,著名的爵士乐手田果安会在这里安静地唱歌。钢琴、吉他、田果安,就是那么简单的3个人却为大公馆营造了无限的气氛。底楼的酒吧,最里面是摆了许多古董家具的雪茄吧。时常,在隔壁唱歌的田果安一曲歌毕,会从雪茄吧里传出掌声,不是那种火辣辣的响,但却是很有修养的。想来,对在雪茄吧里高谈的人来说,田果安的歌声也是同样恰到好处的吧。 喜客·时髦外婆 武康路、淮海路口的喜客,很有英国式含蓄风范。不高调,座位的距离都颇宽大,不是让人迷离遐想的地方,但那点距离正可以使人略微正襟危坐,谈一些高远的问题正到好处。 喜客所在的是相当高级的地段,下午坐在那里,有时候会看见一些银发的演员,像《时髦外婆》里的周谅量那样。她们居住在附近,这正是她们出来购物的时刻。虽然是在日常生活中,她们也是打扮得一丝不苟的。虽然有年纪了,可是身段却依然很好,穿着得体的服饰,让人很感动。这样的背景,实在是很可贵的。 三千院·穹六 三千院和穹六都是很后现代的餐饮场所,东方的禅境和工业的冰冷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三千院相对明亮一些,玻璃盒子的设计比较亲近自然;穹六更幽秘,暗淡的光线营造出清冷的气氛。 两家都称得上是上海最时髦的地方,一开始营业就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各自的族群,一批城市里最摩登的家伙。没有做过统计,但总觉得大半关于时尚的高谈,都是从这里流传开的。 Mon th e Bund·想发呆不容易 广东路20号,原先的日清大厦,至今仍在超市里卖的日清饼干的牌子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一幢凝重的建筑物,在它的7楼Monthe Bund———米氏餐厅,号称是太平洋地区最时髦和昂贵的饭店。餐厅的大露台,天生具备高谈的气质,从这里,可以一览无余地观看外滩的美丽景致。 伦敦的《星期日日报》曾经撰文表扬这家餐厅,说最惬意地莫过于端着盛满香槟或夏敦埃酒的玻璃杯行至露台了。可惜,一个人想以饮料在Monthe Bund的露台发呆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你必须正经地点上一顿地中海式的晚餐才能荣幸地坐在露台上。言下之意仿佛是,只准高谈。 深窝的沙发·时间 沙发适合进行长时间的高谈,至少,兴国宾馆大堂吧就是这样的。客人窝在又深又软的沙发里,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飞逝。所以,即使只是一个大堂吧,居然也有人矢志不渝地泡到午夜凌晨。 在沙发高谈,声音是越发地低了,可是情绪,却是成反比地高涨的。还有一个例子是虹桥的上岛咖啡,很舒服的沙发吸引了许多咖啡客,一个个夜越深越是精神饱满。与一般咖啡馆的暧昧气氛不同,上岛咖啡总让人觉得是一个利落地方,是因为高谈的缘故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