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访外滩的奥秘(05.3.28)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公元1404年,明朝政府曾征调民工十余万,在户部尚书夏元吉的督导下,与上海县城东北处拓宽疏浚了范家浜故道,导引“江浦合流”。从此黄浦江干流水系形成,流域初定。于是,才有了这一湾新月形江岸。后来镌刻了上海一个半世纪的历史风貌的———外滩。
  对于外滩,有好多传说,有好多故事,而她的真实面目、面纱并未揭开。这个曾经的黄浦江滨,到底如何在农村的“则田”、“芦课滩地”上建起了私家码头和南亚般的外廊式建筑;又渐渐成为了“外国建筑博览会”?如何建起了与中国传统私家花园完全不同的“公家花园”(外滩花园publicpark),筑起了宽阔的“扬子路”?如何又让领事馆、洋行、外国银行、保险公司、机器缫丝厂聚集于此?她又为什么被外国人叫作“Bund”,被中国人叫做“外滩”……
  这些盘清家底的问题,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钱宗灏等编著的《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第一次从学术和历史角度翔实地做出了解答。以建筑为切入点,又不拘泥于建筑,这个团队在过去的3年,到各个图书馆考据;奔到香港,找出曾经担纲过外滩建筑施工的机构……大量的一手资料将很多外滩的谜,一一澄清;道听途说被证实或抛弃。外滩,在这本书里,不仅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是像江水一样,承载着历史,潜流着文化。
  今天,从外滩3号到外滩33号,都迎合着时尚的潮流被改造着。外滩没有歇脚,而是动着、变着,也许正是这个时候,她原本的历史更应被珍惜。对于外滩,有着中国最大、东亚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建筑群,研究似乎刚刚开始,需要赶上了!了解上海,从外滩开始,让这本书带着我们做一次文化深度旅游。
  外滩=TheBund?
  上海开埠以来,很多英文文献开始用TheBund表述原英租界的黄浦江滩。1876年《北华捷报》绘制的“上海英美租界道路图”将英租界的黄浦滩标示为“BundorYang-tszeRoad”。但是直到19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文人王韬仍写着“浦滨月色,最可娱人”的句子,可见“外滩”并不是Bund的对应汉译。
  Bund一词源于印度语,这个词是英国人17世纪在印度根帕西人(Parsees)学来的。这个表示“东方水域的江岸”的单词从波斯语系辗转漂泊至印度,又被英国人带到了古老的中国,让人似乎窥见了古代丝绸之路留下的微妙印迹,而又感叹它来到上海的方式!
  中文里面,“外滩”的“外”,不是里外之外,而是外国人之外。外国人进入了这一段黄浦江滨若干年之后,中国人终于统一了称呼:外滩。但此前,这里数世纪以来一直被称作黄浦滩、浦滨……直到1898年,《申报》的广告栏里才第一次出现“外滩”的字眼,这是“宝顺洋行保险”的广告:“……倘荷见顾请至二马路外滩”。可见,开埠足足60多年后,“外滩”一词才在国人中间流传使用。
  国人传统的思想里,是没有“外国”称谓的,称呼外族曾经用“蛮夷戎狄”。乘船来自海上的,当然是夷人。但有着悠久海上交往史的上海人,也用更为中性一点的“洋人”,称整个租界为“洋场”。只是,对于黄浦江滩,却很长时间并没有“洋滩”之称,大概是因为开埠初期黄浦江滨上洋行的“泊岸交易”和中国人日常生活联系不大,而且租界作为“夷场”、“洋场”突然的侵入,让文人士大夫不愿深入研究,所以没有特别想出新名称来描述。
  另外,Bund最早的景观与其说是“优、美、先进”,倒不如说“奇异、乱、厌”。黄埔江滨所能看到的沿街建筑大多为“港脚商人”出身的洋行大班们建造的洋行。这些房屋底层几乎都没有什么装饰、陈设,旁侧建有买办小屋和堆存鸦片的栈房,大多相当杂乱;屋前筑有泥路直通黄浦江滩私家狭小的木质码头和高低不一的简陋篱笆,江边私家驳船码头密密匝匝,长短不一地伸向黄浦江心,杂乱而令人生厌。直到华洋渐渐杂居;而上海也成为西学东渐之要冲,改良思潮之温室,Bund开始成为上海人生活一部分的时候,“夷”、“洋”在上海人的字典里出现的频率渐渐变少,而更多地开始使用了“外国”、“外国人”的称呼,基本上在1912之后,黄浦滩“变成”了———外滩。
  消失了的碑
  外滩成为寓居上海西方侨民的政治文化中心,他们曾在滨江大道和公共绿地留下不少纪念性建筑物
  北京路外滩上的伊尔底斯纪念碑建于1898年,为了纪念1896年夏暴风雨中沉没于黄海的德国炮舰伊尔底斯号(Iltis)。雕塑家格奥尔木·米勒将一根长6米从沉船上取来的断桅耸立在大理石的基座上,桅杆的下端围放着青铜铸造的花环,绘有十字架的军旗和似乎仍被海风吹得微微鼓起的帆布。1918年12月2日夜晚,纪念碑被一批未明身份的欧洲人推倒,时值德国战败。1924年2月,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爱多亚路外滩上竖起一座和平女神像。神像面朝西,由上海的英美法侨民团体建立。和曼哈顿港的自由女神不同,从海上到达的人们看到的是女神的背影。她左手抚一战争中失去母亲的儿童,以使他不再受到伤害;右手正欲放于一位失去儿子母亲的头顶上,以抚慰她心灵中深深的创伤。这种悲悯的造型,让几乎所有国籍的人们都献上了鲜花,可惜1941年日本占领当局将其拆毁,熔铸成炮弹。1941年日军拆除的雕像还有海关大楼前,低头背手的赫德铜像,铜像的基座嵌石现藏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吓跑火神的钟?
  海关大楼经历了数次变迁。最早是1843年上海道台宫慕久设立的西洋商船盘验所。1857年江海北关正式迁入这幢两层歇山顶的房子。外观是典型的官府衙门样式,顶部有一处老虎窗,用于监测黄浦江上船只的动静。而冲出屋顶的烟囱和两侧尖券的窗户造型,却是西方的样式,这恐怕是上海开埠后最早的海派建筑了。1893年竣工的第二代海关大楼则一改往昔样式,采用英国都铎王朝的建筑式样,表面用浅绿色的花岗石贴面,陡峭的屋顶上覆盖着红色的法国产瓷瓦。好玩的是,主楼中央有一个钟楼,高110英尺,钟楼里面安一套来自丽兹的四面钟。这是上海在公共场所第一次设立钟楼,人人都感十分新鲜。尤其是刚刚使用后的三个月内,正巧上海很少发生火灾,人们便以为是钟声哄骗了火神,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的钟声使火神误以为是警钟的声音。
  1927年底,经过30个月的施工,第三代海关大楼竣工了,成为当时外滩最高的大楼。古典主义基座采用了希腊式陶立刻柱。钟楼高高在上,用的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几何体造型,远离地面的嘈杂,俯瞰着黄浦江上来来往往的中外船只。这回装的是机械钟,由英国乔伊斯公司制造,四个面都是双层玻璃的,用以抵抗台风的压力。五口青铜钟构成了和谐的钟声,四个小钟每隔一刻钟敲一下,大钟则在整点敲响。海关楼内几乎每个房间也都至少有一只钟,一套独立的启动系统控制它们运转:一起敲响的时候,想必一定蔚为壮观。
南亚格到ArtDeco
  1845年的外滩,“一切还都是中国式的”,到了1847年夏天,人们已经在黄浦江边看到一个“英国式的城市魔术般地建立起来了”,历史借着外国人的手将外滩从上海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开始剥离。但是“这里的房屋不是欧洲式的,而是各种式样的。”草创时期的外滩最为普遍的是从殖民地带来的外廊式的“南亚式”建筑;还有少量的欧式建筑以及宗教建筑以及江海北关这种中国传统建筑。
  “南亚式”建筑的主人是早期来到上海的洋行大班或经理人。其中不少是原先被称为“散商”或“港脚商人”的后辈或后裔,来上海以前,他们长期生活在孟买、加尔各答这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炎热的天气规定了他们的房子总要凉爽而通风,这种洋行房舍跟着他们落户上海,带来了异国情调:前后有宽敞的空地,房前的花园种植着奇花异草,甚至还豢养一些动物供人观赏;大班或经理人的居所,基本上都是二层楼房,它们的底层紧挨着花园建有敞开而宽阔的游廊,游廊里侧是高爽的客厅,但是几乎都不放置桌椅,据说是为了避免谈买卖(尤其指买办或华裔)时冗长的客套和无边无际的讨价还价……
  到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最初建造的简陋的外廊式建筑消失了,此时的外滩已经是中外人等都得以散步其中的一弯新月形江堤,除了中段一幢中国衙署式的江海北关外,大多已变为新型的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建筑。各国建筑师纷纷来到上海,在这块滨江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创意。一直到1925年,外滩的房屋平均每30年就要翻造一次,各式建筑可以紧跟,甚至领先当时世界的潮流进行恣意设计:普鲁士风格的德国总会;紧跟欧洲新艺术运动而采用铸铁外廊的汇中饭店;具有法国古典主义特色的华俄道胜银行;一直到采用了“装饰艺术派”(ArtDeco)的沙逊大厦……历史的积木在外滩搭建得格外多姿、华美。
  德意志城堡童话
  上海房屋上的门牌号码起始于1862年。外滩的门牌号码从1号到33号,因为拆毁、兼并,现在只留下来23幢房屋。让我们追忆一下外滩22号,那里曾经有过德意志的浪漫。外滩22号建最早的租地人是仁记洋行,1900年,上海德侨社团买下了这处地产,并且选中建筑师海因里希·倍高的方案,在1904年由普鲁士王子阿道尔伯特主持奠基,1907年落成。
  这座具有丰富变化和不对称外表的德国建筑,像童话里的城堡一样,比周围房屋要高出两倍,尖尖的塔楼和参差的轮廓在天空的映衬下跳跃,细节丰富,带着德意志古典建筑的浪漫色彩。室内装修极为考究,用掉22.41万金马克!描绘着德国风景的壁画;不来梅造的精美电烛台,椽子上的精选德文引句……在从彩色玻璃折射来的光线下,柔美缤纷。只是作为德国人的俱乐部,它仅仅存在了10年,一战时被封,中国银行收买作为行址,又鉴于建筑结构不适于银行使用,遂将其拆除重建,但是1937年建成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直到1946新楼才正式启用。其时适逢外滩更名为中山东一路,中银大厦用中山东一路23号登记,原22号便告消亡。
  除了浪漫,还有时尚。今和平饭店南楼的前身是著名的汇中饭店,由马礼逊洋行建筑师司各特设计。彼时欧洲正流行新艺术运动,这座建筑也紧跟潮流追求装饰效果,风格华丽。1907年建造时,美国奥迪斯公司为大楼安装了上海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梯。饭店为此颇感自豪,在小册子中写道:“从南京路大门进入饭店,客人会被漂亮的布置和宽敞的门厅所吸引,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电梯会把你送到想去的楼层而不必再费力地拾级而上。”
  值得称道的是建筑师根据上海的气候条件,首次将屋顶花园的形式运用在设计中,屋顶上临南京路的两角建有对称的覆钟型小阁,临浦江的东南角上则安排一座巴罗克式的亭子,地面上铺设了人工草坪,周围栏杆上栽培着攀藤植物。人们在这儿可以眺望上海城市和黄埔江对岸乡村的景象,每年夏季周末的黄昏,当工部局乐团在外滩公园演奏时,正在屋顶纳凉的旅客可一边品尝着冰镇的威士忌,一边静静欣赏从不远处传来的美妙音乐,清晰而很少杂有街上的噪声。
  银行家16种品质
  1923年汇丰新大楼投入使用,它集中了好几项“之最”于一身。单单结构钢梁跨度就创新了上海建筑的纪录,有些长达52英尺,整个底层竟然没有使用任何木材!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由于上海土质松软,打基础时问题很多,如金库的载重量:当装满金银时,金库很重;但有时又只储存少量银子。最后这座大厦的全部重量都由2600根美洲俄勒冈松木桩支撑,建筑完工时只有小幅度的沉降。而金库的设计也可以允许重量随着不同时期所存银量的变化而大幅度的变化。大厦门厅的下半部是由八个圆拱形门洞构成的,圆拱的拱肩上镶嵌有16个古希腊风格的人物造像,下面有拉丁文名词,分别代表了作为现代银行家必须具备的16种品质和素养:IVSTITIA(公正)、TEMPERANTIA(镇静)、AEQVITAS(平衡)、PHILOSOPHIA(哲理)、SVBTILITAS(精明)、LABOR(劳作)、FIDES(忠实)、VERITAS(真理)、HISTORIA(历史)、SAPIENTIA(智慧)、EXPERIENTIA(经验)、FORTITVDO(坚韧)、PROBITAS(正直)、PRVDENTIA(谨慎)、SCIENTIA(知识)、ORDINATIO(秩序)。
  中国银行高度之谜
  进入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外滩建筑群在城市天际线上投下的剪影已基本成型,1937年竣工的中国银行大楼可视作是在这条优美的天际线上画下的最后一笔。大楼形体高耸,大门上方饰有孔子周游列国的石雕,是外滩唯一的一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高层建筑,也是外滩唯一的一幢由中国建筑师参加设计的大楼。1936年,新楼开工仪式在一个临时建筑内举行,许多重要的中外贵宾出席,周围都有荷枪的士兵把守,没有请柬的人不能入内。开工典礼由中国银行董事会主席宋子文主持。他在讲话中说:“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任务不能只由少数银行去承担责任。”
  关于中国银行的高度,历来有沙逊出面干涉的说法:一位银行老职员说本来计划建造34层的大厦,因为沙逊不许超过沙逊大厦的“金字塔”顶而最终让步。但是经过考证,《百年回望》一书提出了对这一说法的疑问。当时报载有“鉴于社会百业萧条,经济衰落,费资千万,建造高厦,尚非当急之务。故以酌量减低层数,以求撙节云。”可见,至少开工前要1年零10个月的时候,中国银行已经做出了减低层数的决定。但是原因到底是什么?也许是为了与外滩整体建筑群的协调,也许是因为中国建筑师陆谦受的加入,还是真的因为沙逊等的压力?一切还是没有定论。只不过大楼建成以后业主一直未变,现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属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