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搞搞新意思(06.9.12)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青浦黄盒子水泥厂

 

“你站立的位置就是世界的中心。”在9月6日“黄盒子·青浦”艺术展上,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展人JohnG.Han鄄hardt这样解释当代艺术的展示与表达。当代的艺术创作者不必迎合现代西方的观赏标准,一个具有当时当地特征的艺术品种意味着特定的观赏方式,而青浦黄盒子正是实践着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的代表性案例。
  氤氲的灯光,撩人的篝火,夜晚的水泥厂废墟旷荡空洞,正在上演一场现代多媒体音乐和舞蹈的Party。当代中国最好的古琴演奏家龚一在河畔水声中奏响千年绝唱《高山流水》;实验音乐家释放出的魔力音乐穿透残垣断壁;现代舞者们用身体演绎束缚与挣脱。在工厂废墟这一极具历史意味和隐喻的空间映射下,在江南水岸带着乡愁的寻觅中,当代艺术实践着对中国式观赏文化的探索和回归。
  “小西门”是上海青浦区保护修建的一个古镇民居建筑群落,位于青浦老城区护城河河边,由3700平方米的二十多组明清和民国时期风格的建筑群组成,是江南城镇老街区重现的典范,也是目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传统民间文化复兴、创意文化再生产的园区。而近几年来引发海内外艺术家和建筑师关注的“青浦建筑实践”,使青浦新城不但逐渐变成当代建筑的重要工作现场,它的传统文化和水乡格局也成为中国当代视觉文化建构的实验室,一个现实意义的大“黄盒子”。因此,在大黄盒子的青浦地域上,在小黄盒子的小西门中国空间里,诞生了“黄盒子·青浦———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展”。
  黄盒子艺术展以中国式空间向当代艺术发问,邀请海内外近30多位当代艺术家,以绘画、录像、摄影、装置、多媒体戏剧等多种实验艺术形式应对、演绎小西门的传统中国式空间。同时,还邀请了来自不同国家的10数位著名建筑师,采用现场制造、现成品重组、空间叠印等方式,在小西门民居群落中展示其作品及创意,探索传统空间与当代建筑的关系、表达与展示的关系,在中国式空间中检验、思考当代建筑的种种问题。
  在展览中创作场景绘画《红日子》的艺术家刘大鸿认为,在过去,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只能在西方现代美术馆“白盒子”中进行创作,而今天艺术家们终于能够脱离“白盒子”的束缚,回到中国式的空间进行创作,这就具有了母语环境和想象空间。
  有别于“白盒子”的纯净、客观和隔绝,黄盒子在开放的空间和自然的光线中呈现艺术品,强调打破艺术展示和外部城市空间的界限,消解艺术与生活的距离。黄盒子代表一种当代艺术态度,不再以纽约或是巴黎为中心,激发自由创造精神,这正吻合了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主流艺术形态中寻找归途的意向。同时,正如黄昏在白昼和黑夜之间转换的自如,介于“白盒子”和“黑盒子”之间的黄盒子具有一种向两边延伸的可能。这样一种木结构的中国式传统空间,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上升的创造空间。
  “小西门在建筑的意义上并不令人惊奇,周庄同里比它好得多了。令人惊奇的是我们改变了它的用途,当代艺术在这里发生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一针见血地评论。
  艺术展的另一个会场是位于青浦老水泥厂。这个废弃的水泥厂遗址,经过长时间的岁月迁移和洗礼,原有的建筑形态与格局已成为具有非常艺术和建筑价值的“建筑文物”。规划中的老水泥厂将成为世界级雕塑创作中心的创意产业基地。将黄盒子与水泥厂联系起来的完美纽带,是充满水乡情调的河流和穿梭其中的江南渔船。
  9月6日开幕式当天的国际研讨会,东京森美术馆馆长DavidElliott、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展人JohnG.Hanhardt、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等国际著名文化人齐聚小西门,就中国日常空间里的当代艺术创作是否可能、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空间与经验的建筑学转化、如何看待青浦建筑实践及其视觉生产等主题进行研讨。之后,与会者乘坐渔船,一路欣赏水岸民居风貌到达老水泥厂。在这里上演的一幕具有鲜明对照特征的现代多媒体音乐的Party和现代表演,再一次将水泥厂废墟的震撼视觉冲击力、艺术的生命力推向一个极致。
  著名建筑师刘家琨评价黄盒子艺术展甚至比上海双年展更具上海的当代先锋味道。

碎石的街巷,错落的空间,雕花刻棱重檐叠瓦,恍似回到江南的某一个古镇。然而这里却是中国前卫艺术的展示基地。30多位当代艺术家和10数位著名建筑师的实验艺术形式和展示,将黄盒子的空间造成一片艺境。

 

上钢十厂大学生搞新意思

 

◎文/龙佳
  坐着车兜兜转转来到红坊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在这繁华高雅、寸土寸金的淮海西路上,居然藏着这个一个巨大的厂房。灰瓦红墙的U型老建筑,中间的大块中央绿地里摆着造型各异的雕塑。据说这里在很多年前曾经是万人炼钢的上钢十厂。如今这里早已经改换了门庭,成了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设计师在保留老工业建筑的钢筋铁骨的基础上,对局部做了柔性艺术细节处理,不动声色的便将厂房的高大空间、框架结构等特点与现代建筑艺术巧妙的糅合在一起。这么轻轻捷捷一转身,成就了这座城市最时尚的潮流空间,是展会、秀场的心水之地。这些天,这里被作为第六届上海双年展的分展馆,展出各国学生作品。
  我们来的时候,正赶上布展。几千平方米的展厅里,一派热闹喧哗。切割声、交谈声、嘈嘈的电子音乐声混成一团。水泥地板上,零零散散的堆着各式的材料,砖、瓷、生铁、木料、绢帛、纸张。果真是现代艺术展,凡是想得到的材料都可以用上。场馆内外,学生、老师、艺术家、民工、中国人、外国人,各种身份的人群奇异地混杂在一起,却居然都是在做艺术品,彼此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有几个展位已经布置好了,学生们悠悠哉哉地坐在地上聊着天。我们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个展区,长长的桌上规规整整一溜深蓝封面的线装书。好奇的跑过去翻翻,原来这就是展品,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参展方案做成线装书,里面记录着实验艺术工作室的同学们在准备展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想法和尝试,从最初朦胧的设想,到最后成熟的参展方案。最后,再把这些记录在案的创意连缀在一起,本身就成了最大的创意。

 

 咖啡工厂电影展

 

◎文 /龙佳

在杨浦大桥下面的滨江创意产业园里,正举办汤臣电影回顾。十数部汤臣出品的经典影片,如《霸王别姬》、《风月》、《滚滚红尘》、《美丽上海》等等,都在展播之列。
  曾经在这旧厂房改造的空旷的咖啡馆里喝过咖啡,加上今天的开幕影片又是《霸王别姬》,所以一下子起了观摩的兴致。走进“咖啡工厂”,看到四面的墙上都悬满了三四米高的巨幅电影海报,仿佛一下子走进老电影的时光回廊。咖啡馆正面的墙上,垂下一面阔大的投影幕布。二楼的工作人员,三三两两的靠在藤椅上,不紧不慢地调试着放映设备。
  傍晚七点的时候,园子里开幕致词最热闹的时候,咖啡馆里《霸王别姬》已经开始了。一楼只有两张可以供十来个人环坐的长方形原木桌和一些散搁着的藤椅,灯光暗暗的,桌子上零落的摆了些磨砂玻璃杯,杯子里烛火摇曳。在吧台取一杯红酒,找个位子坐下来,仰着头看张国荣。因为是Party,周围来来往往的都是人,喝酒聊天。屋子外唱机里哼着《明月几时有》的调子,屋子里混杂着各种语言的交谈声。影片的对白是不怎么听得清楚的,但京戏的唱腔却能断断续续宕出来,有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不经意地瞟了瞟,发现汤臣的老板娘徐枫也在人群中,不事张扬的打扮,随随便便地挑个桌角的位置坐下,摇着暗红缎面折扇,时而仰头看看屏幕,时而跟相熟的朋友寒暄几句。我仰着头看戏,脖子酸了就低下来,左顾右盼看看周围打扮光鲜的时尚男女。身边的位子时不时有人坐下,举着酒杯不吭声地看一会,然后离开,再来另外的一些人。全然没有了电影院里的局促和小心翼翼。荧幕里放到一群孩子举着一堆风筝的时候,身后有人突然很激动,留一下神,原来是滨江的主人意外的发现这些风筝居然跟他下午布置在园子里的那些个风筝一模一样,平时很温和的一个人,这会子兴奋得像孩子。
  九点半电影结束的时候,突然发现咖啡馆里居然只有几个人,屋外人影寥落,剩下一些个老外,安安静静地聊着天。原来PARTY的高潮已经过去,中国人大多还是喜欢热闹的,所以这黄浦江边的园子妖虽妖,夜里呆呆,总觉得慌慌的。

  X2·数字·人文空间

  通常见到的创意空间,大多是在城市里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当你在徐家汇的重重叠叠的写字楼里发现这样一个创意园的时候,心里多少是会有些惊讶的。X2创意空间位于徐家汇茶陵北路和斜土路交界口,X2得名很有意思,X是“斜”的声母,2就是“土”的谐音。“斜土”不是创意,“X2”却是了。
  X2的全称其实是“X2上海数字娱乐中心”,这是一个以IT与创意设计业为主的商业创意产业园区。园区里既有全上海最大的数字音乐酒吧,也有大大小小IT创意公司,还有一些国外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日籍设计师广川成一也是建国路八号桥的设计师,他在将亚华老厂房的基本构架继续保留的基础上,着力改造内部整体环境。底楼的展览厅完全对外开放,市民可以带着孩子来这里体验科技的乐趣。二、三、四楼之间的夹层将形成LOFT,供创意工作者工作与休息,而六楼的屋顶则有一个漂亮的花园。
  但是要说到X2最精彩的地方,还得算即将在这里开业的“人文空间”书吧,这里是台北“人文空间”的延续。“人文空间”不是单纯的书店,而是结合了书本、点心、咖啡以及各种人文活动的所在,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文化活动空间,在这里,你可以惬意地静思、阅读、谈话和学习。当年余秋雨访问台湾,便是住在人文空间的附近,包括发布会、讲座在内的一系列活动,都在人文空间里进行。有人说过:“一个都市可以没有迷人的夜总会,但是不能没有精致的书店”。还有人说:“拥有小书店多的城市,远比拥有大银行多的城市更加富有”。精致书店就好像是一个城市的人文地标,有空的时候,一个人或者三五个知己跑去坐坐,看看书、聊聊天,想想心事,才不至于失掉在这偌大城市里的方向感。遗憾的是,这样的书店,在上海可以说是寥寥可数,早些年的汉源书屋其实是有那么一点意思,但到底失之精细。X2“人文空间”的开幕,或许能够重构一个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文地标吧。

  新双城记
  北京明清粮仓也来新天地


  在北京东四十条桥的附近,众多高耸的现代建筑旁,有几间不起眼的古老建筑点缀在其中,暗灰色的厚实砖墙,朴素的建筑外观。在胡同的入口处,摆着“南新仓文化休闲街”的招牌。即使是老北京人,也很少知道这几件不起眼的古老建筑,曾经是明清年间用来储存粮食的“皇家粮仓”。但现在这里将和上海的“新天地”一样,成为北京的时尚和娱乐新区。
  俗称东门仓的南新仓,明清时期是北京贮藏粮米的皇家粮仓,这个皇家粮仓是明朝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建成的,和紫禁城属于同一个时代的建筑物,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了六百多年历史。民国的时候,这里改成了军火库,解放后,又改回仓库用。这个皇家粮仓建筑非常的厚实,上面还有天窗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据说,粮仓里没有放过任何药物,却从来没有老鼠、虫子。比起现代人只会用杀虫剂要来的高明多了。
  走进改造中的皇家粮仓,你会发现,在一间古老的建筑前面挂着“乐府”门匾,墙柱写着“皇家粮仓,始建于明永乐七年”。入口处的现代玻璃门上写着“皇家粮仓历史上仅为帝王储粮之所,但文化精神已经超越建筑本身,象征着财富的聚集和流动”,犹如时空交错,门外还用玻璃罩着一个施工的时候挖出来的古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在玻璃门上还写着“留声机国际音乐视品中心”,这是一间改建的文艺商店。上个月下旬,钢琴王子朗朗就在这里宣传了他的作品“黄河之子”。“乐府”前面摆着其他各式宣传海报和布条。古老的建筑、现代感的钢琴王子,被很奇妙地组合在了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