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的成长(07.12.10)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小说《五妹妹的女儿房》描写了上海女性“五妹妹”为了房子奋斗的一生。五妹的父亲是复员军人,上世纪60年代单位分了两间老城厢石库门房子。五妹妹嫁了人住进棚户区“篾竹弄”,没有赶上国企福利分房,最后借着棚户区改造动迁搬到了浦东新建的高楼上。从五妹一家居住条件和地点的变化,我们可以隐约的看到城市整体变迁的缩影。
  统计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循迹+启新——上海城市规划演进》一书则是从宏观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上海变迁的历程。书中介绍了上海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方针策略、产业布局、公共建筑、基础设施、住宅建设等几方面的历史演进,清楚地记载着这个城市的成长轨迹。
 
大上海都市计划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收回租界后首次编制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其规划理念是现代主义理念中的功能分区、邻里、有机疏解等,根据交通功能划分道路性质等方面主要受到伦敦的影响。
  1946年,当时的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编制《大上海区域计划总图初稿》和《上海市土地使用总图初稿》。区域计划面积约6583平方公里。规划至1996年人口规模为1500万人左右,市域范围700万人左右。都市性质与布局为:“上海为一港埠都市,亦将为全国最大工商业中心之一。以‘有机疏散’为目标,使居住地点与工作、娱乐及生活上所需的其它功能保持有机联系,通过发展新市区与逐步重建市中区的方式,将人口向新市区疏散。”
  1947年,大上海都市计划二稿完成,全市计划可容950万-1000万人。确定上海是中国与国际的金融中心。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在市长陈毅同意后,完成大上海都市计划三稿初期草图,尽管此计划基本没有实施,但对上海以后的规划有着重要影响。
 
“二万户”住宅规划
 
上海刚一解放,政府针对职工住房难这个大难题,投资建设二万户职工住房,规划了曹杨、长航、甘泉、长白、控江、风城、鞍山、日晖、天山等9个工人新村(俗称“二万户”),开创了上海城市规划建设住宅新村的道路。
  根据当时住宅规划原则和要求,对住宅新村作了规划布局。为便于职工上下班,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公用事业和市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二万户”住宅基地主要分布在沪东、沪西工业区的边缘,这批住宅新村的建设,成为政府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开端。
  
  换了几次信仰
  
  城市的发展如同五妹妹的成长,小女孩时被设计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长大之后自己也换过好几次信仰。租界时期上海压根就没有被当成一个统一的城市来规划,租界区华人区各自为政;国民政府在抗战后推出“大上海计划”,参照当时英国的理念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却只在五角场建了个雏形。解放后初期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城市被分成了很多工业区,居住、公共设施建设围绕工业区进行,“先工作后生活”,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型工厂”;改革开放后,上海提出要把自己建成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贸海港;21世纪,浦东大开发,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还不算,又要打造文化名城;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城市又重点放到了如何让市民安居乐业上来。
  
  大中心向里小中心开花
  
  不同时期城市规划的市中心有着一条不断向“里”的路线图。最早“大上海计划”中把市中心设在五角场,城市东北角黄浦江的下游;刚解放时,市政府进到了收复的英租界,外滩汇丰银行大楼(今浦发银行总部);最后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市政府迁到了现在的人民广场,城市地理上最中心的位置。
  散落在城市各个区域的小中心则在几十年的建设中遍地开花。1958年起,上海开始建造金山、闵行、安亭等卫星城,密集的工业基地,疏散市区拥挤的人口。这些卫星城在兴建初期大都要打造一条“中心街”,大部分商业、餐饮服务设施都集中在此,就是今天各个郊县区域商贸中心的雏型。随着虹桥、浦东的开发,徐家汇、陆家嘴等商贸中心也越来越红火,到了现在,市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商业休闲中心,买东西再也不用全往南京路上挤。

  神算VS巧合——城市规划的趣闻
  
  采访中,《循迹+启新》一书的责任编辑江岱小姐还为我们介绍了两个历史的“偶遇”。解放前的“大上海计划”虽然没有真正实施,方案中对50年后上海人口规模的估计却惊人的准确,1500万左右。人口估计对城市规划极为重要,算多了就浪费资源、算少了就造成拥挤和失业,如此准确的估算江小姐也称罕见。50年代上海的总人口只有500万,要不是改革开放、浦东和虹桥开发区的建立,上海的人口根本不会增长得如此迅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当然不会预见到后来这一连串事件,这个1500万是何人如何推算而出则不为人知。
  另一个“神算”有关地铁线路,上海最早的地铁线路方案在1958年就已出台,以人民广场为枢纽的三线一环,将当时城市主要工业区、居民区、交通大集散点和军政首脑机关连接在一起。上海第一条地铁在1995年建成,随后2号、3号、4号线相继完成,线路设计当然是依据建造此时的城市布局,却是与1958年的方案极为相似。蒋小姐介绍,这个相似一方面要归功于当年规划方法的科学,一方面也是因为上海城市的整体布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城市的成长中有一种内在的韧劲儿,百折不挠地要把日子过好。
 
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解放前,这里号称“远东第一跑马场”。
  1951年,规划改建成人民广场、人民大道和人民公园,为人民群众集会活动和游憩场所。1953年,当时的苏联专家提出以人民广场为市中心,市人民政府大厦设在人民广场西南,坐西朝东,面向广场绿化,挂画了东西向中轴线大道。
  1983年提出人民广场与人民广场地区两个层次规划。人民广场规划范围指上海的市中心广场,包括人民广场、人民大道和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地区则包括广场四周东至云南中路、南至宁海西路、西至黄陂北路西100米、北至凤阳路方圆1平方公里的地区。规划认为人民广场主要功能是群众集会和游憩场所,集会规模为20万人左右。
  1987年对广场地区地下设施作出规划,安排600辆车库、22万伏变电站、水库和污水泵站的规划布局。在地下车库上部规划建设地下商场,利用地下车库与轨道交通1号线地下车站之间的通道,规划建设地下商业街。
  1994年,人民广场调整规划则强调,在性质上,增加历史建筑保护区。规划结构由五大功能区组成,一是行政和文化休闲区,包括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新建的市政府办公大楼、上海博物馆和大剧院以及改造后的上海美术馆,构成其主体建筑;二是旅游和文化娱乐区,包括南京西路沿线及凤阳路地区;三是居住和商业文娱区,以居住为主,沿街发展商业;四是市级行政办公区,以行政办公为主;五是商业及商务办公区。规划对周边地块开发提出控制要求,开发建筑量规划为300万平方米。
  1996年二月,结合历次规划经验和开发实际,重新又编制令人《人民广场地区城市设计》。规划范围东起西藏中路,西至南北高架路,南起金陵中路,北至苏州河,面积162.6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90万平方米,其中办公247万平方米,商业131万平方米,住宅94万平方米。地区绿化覆盖率32%。

  苏联专家指导的规划

  1953年,在苏联专家穆欣的指导下,编制了《上海市总图规划》。当时上海人口590万,规划20年后城市总人口500万-600万。控制城市用地550平方公里,城市以发展工业为主导,规划了沪西工业区、沪东工业区、蕰藻浜工业区和桃浦工业区。规划提出要疏散旧区稠密的人口,居住要尽量靠近工作地点,要建设供人们集会、游行、游憩的社会活动中心,应为全体市民修建各类绿地和运动场,要分别集中有污染和无污染的工业区。要强调城市建筑的艺术布局。这个方案特别强调建筑艺术布局,采用多层次环状放射、轴线对称的道路系统。
  1959年编制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草图》中提出,上海将以每年向全国疏散10万人的规模,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市区人口逐步减少到300万左右,近郊区人口100万左右,又计划地发展卫星城镇,卫星城人口180万-200万。
  1960年,上海全市人口1058.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650万人。规划继续疏散上海人口,每年迁出10万人。规划重点调整工业布局,确定各工业区的性质,闵行、彭浦为机电,吴泾、桃浦、高桥为化工,吴淞为化工、医药、染料、冶金,吴泾为化工、化纤,浏河为化工原料,安亭为汽车、农机,松江为有色冶炼、轻工,周浦、杨思为轻工,庆宁寺为造船。重视改善居住条件,提出每年建100万平方米职工住宅,以逐步改善人民的居住质量。

  蕃瓜弄的改造

  上海中心城区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旧住房、棚户简屋较多。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街坊为范围的旧房改造规划积极展开,1962年改造番瓜弄,1972年改造明园村,1975年改造万体馆对面漕溪路西侧街坊,旧房改造较为成功是蕃瓜弄改造。
  蕃瓜弄改造前总用地面积4.45公顷,拆除棚户、简屋面积2.6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340平方米,居民户数1964户,居住人口8771人。改造后人均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06平方米,提高到7.27平方米,街坊环境由原来的棚户密集、地势低洼积水区变成街坊外绿带环绕、街坊内建筑整齐、环境优美的新型住宅街坊。

  地铁

  1953年,针对上海干道系统很不完善,尤其是由于历史上租界分割形成的南北交通不通、东西交通不畅以及“蜂腰”地区交通拥堵状况,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开始编制城市干道系统规划,强调环形放射、轴线对称和沿路建筑艺术布局。1956年,市政交通办公室组织编制了上海地下铁道初步规划,其后进行了一系列建设试验。1958年起,上海编制了以人民广场为枢纽的三线一环、四线二环等多个地下铁道方案。采用直径线与环线组成网络,将城市主要工业区、居民区、交通大集散点和军政首脑机关连接起来。
  2006年,上海市对原有轨道网络进行了梳理调整。规划轨道交通网络总长度达到997公里,共设524座车站。大型换乘枢纽17座,其他两线换乘枢纽92座,其中,中心城内大型换乘枢纽16座,两线换乘枢纽83座。

  生态规划:500米扫盲

  上海市的城市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之高在全世界大城市中也是名列前茅的,至1982年,上海市的人均绿地指标仅仅只有0.45平方米/人。
  为此,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绿地系统规划中明确,规定至2020年上海市中心城人均公共绿地指标达到10平方米/人以上,人均绿地指标21平方米以上。在规划绿地系统布局上,中心城区和郊区大面积的人造森林建设为重点,形成具有特大城市特点的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落实上,采用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并通过各区和各街道的行政管理手段,实施“公共绿地500米扫盲”的方法逐一落实,使每个居民在住处步行500米就有城市公共绿地与可供休闲活动的场所,真正体现规划的人性化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