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忆】三轮车(08.9.1)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一些事情其实过去不久,转眼却成了老照片。比如这城市的有轨电车,好像昨天还乘过它:从弄口的大马路朝东走,转弯到横马路上,就搭上了电车,有戴制服帽的司乘人员来售票,在两排木椅间摇摇晃晃走着,票是三分钱一张。可是,今天连路面上的轨迹都没有了。我从安徽插队的乡村回上海,走出站口,满是揽生意的三轮车,不少知青就是乘坐着三轮车回家的。霎那间,三轮车已披上了最后的贵族的光芒,那种幽暗的,酱黄的,室内的光芒。但是,另一些情形却正是相反,明明是隔世的景象,编年史一查,就在近期,我们的视野里。比如西装旗袍,应当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到中期,方才渐渐绝迹,印象里却淡漠得很,好像那是舞台上的戏装。还有一些名伶,比如周璇,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物,怎么画面都已经泛黄,并且长了霉点,那留声机里的歌声,也走了样,吱吱呀呀的。

记忆说脆弱很脆弱,它特别容易被覆盖。当街面上有店家新开张时,你竟然想不起旧招牌上原是写的什么字样;新楼起来的时候,你也完全忘了旧楼的面孔;新街开出来了呢,你又不记得老街是朝哪个方向了。可某些时候,它又特别顽强,它可以从层层旧物旧事的废墟中穿透出来,跟随着你,在你的视野的一个暗角里,蛰伏着,当光线来自某个角度,它便闪现在微明之中。这时候,你发现已经看了它很久,它也看了你很久。你们默默地对视着,有一种同情渐渐升起,漫开,弥散在你们中间,茫茫然的一片,隔开了距离。然而,彼此并不因此而模糊了身影,依然是可视的。这样的时刻,记忆是那么柔软和柔韧,给你传达的体温,是有些湿润的,还有些粘滞,它的气息也不是那么清爽的,差不多称得上是浑浊,带着些人的隔宿的口腔气味,是捂得过熟的气味。总之,它被感到了这样的程度,就是说,它近乎是狎昵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