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性郊外(08.10.27)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一周接一周很快,富有个性的人,或者是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会在郊外的犄角旮旯里,能发现很多看似平常却很有特点的场景或者说是地点,在那里可以度过一个难忘的周末。

营地

◎文/蓝鲸琳

每次经过沪青平公路淀山湖一段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透过路旁的树林,看看那后面的地方还是不是老样子,那片湖畔林间的空地还在不在,因为那里曾经是我的营地。

那次随一家野营俱乐部开到淀山湖旁,我就很是惊异紧贴着公路边的林子里竟然还有一大片空地。从公路上望过去,是难以觉察到的,背后密林屏蔽,眼前湖岸,开阔的湖面,与几步之隔的繁忙公路形成很截然的观感。

湖畔人还挺多,倒不是因为突然来了好些野营者,一边远处,有不少人安安静静地在钓鱼,另一边却热闹得很,岸上架着一台发动机轰轰作响,在湖面上回荡起很剧烈的声音,仿佛有十几条快艇同时在开动。那台发动机巨大,看上去应该是飞机上用的。发动一会儿,停下,有些人在那观察着,像是在做什么实验。但真是飞机的发动机,怎么会在这湖畔呢?奇怪。

一群野营者光临,在那儿喧闹着安营扎寨,照理旁边的人会来看热闹。但实验发动机的在专心工作,钓鱼的自管自钓鱼,连散步的也只是沿着湖边来来回回地溜达。也许经常有野营的,所以习以为常了?但不像,因为这里并不是什么正式的营地。

这样的场景让人感觉非常轻松自在。

渡口

◎文/桥下客

有首叫“渡口”的歌这样唱着:渡口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渡口确实是个特别的场合,人们从这儿经过,又各奔东西,江阔云低,容易产生离情别绪,飘泊感伤。当然这不会是在董家渡、十六铺,急着从浦东到浦西,上班回家,脑子里只想着赶紧赶紧。

在韩国东北部的江原道,记不得是襄阳还是束草,反正是个小地方,那里有个渡口,因为前些年有个韩剧在渡口演绎了一场生死恋,竟然也成了景点,被韩国观光公社拉去摆了一回渡。那个渡口有点特色,一艘无遮无盖的铁壳子船,串着一条连接两岸的钢绳,摆渡就靠一点点拉那绳子到对岸,没有机械动力。游客觉得好玩,争相帮着摆渡老伯拉绳子。异国他乡的,摆渡到一个不知名的村子去,加上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寒风从远处的海上刮来,确实能催生些许思绪。

上海类似的地方也有,不过不是什么景点。我们那个小圈子车队组织过一次活动,摆了两次渡,让我难忘,竟然让我有种在遥远他乡的感觉。

我们车队有段时期固定在周末骑车去郊外,事先策划一条大概的行车路线,确定一个题目,比如去吃南翔小笼、到方塔公园喝茶,等等,既能散散心,又能锻炼锻炼身体。

那天的主题是去市郊摆两次渡。从市区出发,经过吴泾。那条路比较开阔,两边连绵数公里都是大型的工厂区,一路上行人稀少,感觉就已经有点像外地了。吴泾那边有个摆渡口,依然人很少,周边又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建筑物稀疏,对岸几乎就是农村了,因而黄浦江这一段江面显得尤为开阔。站在渡口,心里感觉有点瑟瑟的。

上岸,特意穿越那些更加偏僻的的乡际公路,到南桥已是黄昏。南桥到闵行有过江桥,但我们特意去西渡摆渡,要的就是那种渡口的感觉。南桥到摆渡口,还是开阔的马路,大概是因为过了下班的时间,一路上路灯比车辆要多得多。顶着风骑到渡口,差不多是晚上9点了。这边的渡口感觉很昏暗,很宁静,仿佛像深更半夜。等船的时候,听着江水的声音,望着对岸的灯火,就想着能早点回家。

马道

◎文/芦笛

以前认识一个重庆人,马骑得很棒。他曾经在西藏和藏民赛马,结果赢了人家,弄得人家很没面子,差点发生冲突。他说那藏族小伙子不知道他在重庆的时候,每个周末都要去郊外骑马。重庆的郊外有马场,提供马匹,给人在乡间、山林的马道上驰骋。

一个偶然的机会获知,上海的郊区竟然也有条“马道”。

经过会员的介绍,参加了那次马场组织的马队远足,从位于浦东的马场基地,海边的三甲港,单程大概有40多公里路。

参加的前夕,心里挺激动的,猜想这么长的路,是个什么情形,总要避开车流人群,挑偏僻的路走。要经过很多田埂?或者穿越长满荒草芦苇的野地?

那天很早赶到马场集合,原以为很快就出发,但准备工作却花了两个小时多。先编组,最优秀的骑手领骑,较好的骑手负责照顾几个新手,马队的末了安排老练的骑手压阵,十几匹马的马队,必须排成一字纵队前行,每个人的位置固定,速度由领骑控制,其他人不能超越,不能脱队,等等,非常严格仔细。

等出马场,才知道严格谨慎的事情还在后头。出马场的路口,已有一辆前导车事先在那里把风,没有什么车子了,马队才通过。马队接着要经过一段车辆拥挤的道路,足足花了半个小时,停止,前行,靠着路边,一点点走了出去。

上海,哪怕在浦东,哪有什么荒郊野地啊。这一条“马道”,组织者肯定是经过精挑细选了。拐来拐去,尽量避开车辆行人多的干道,走连接镇子与镇子的小路,走穿过村庄的小路。偶然见有段路没有车子经过,马队就略微小跑几分钟。然后前导车传来信息,又恢复走马状态。骑手们就想着等到三甲港海边的旷地上,一定要好好跑上几圈,过过瘾。

随着道路越来越偏僻,骑手则越来越轻松自在。本来说好中途部分人要换乘,车上的人骑马,骑马的人上车休息。但骑上了,谁也不愿意下马的。一直保持紧张状态的是工作人员。除了前导车,还有至少一辆车紧贴马队同行,一则可以使来往车辆放慢速度通过,另外随时发布 “快速通过”、“暂停”、“临时休息”之类的指令。马队后面还紧跟着一辆卡车,上面装载马料,还有随时停车清扫马拉在路上的粪便。

长途骑马其实是相当累的,马匹更加累,尽管是走在平坦的公路上,半途,马匹的身上就开始大量流汗,散发出浓烈的气味。等抵达三甲港,卸鞍,许多马看上去都像是瘦了一圈。大家看着给马冲洗、吃料,也都似乎失去了到海边驰骋的兴致,连晚上准备的娱乐活动也没有什么人参加,吃过饭就早早地回房休息了,累的。

第二天早餐颇有戏剧性,入座时,很多人一坐下就叫着跳起来,屁股疼——上海的“马道”很平坦,马鞍子却很颠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