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下中国什么是铁饭碗?

 放下心中的铃 2014-04-13

国内大型求职网站“前程无忧”的华东区市场经理陈伟,已在求职网站工作了十几年。在他看来,上世纪80年代,是卖方市场时代,也是资源型时代,掌握了资源和政策,就掌握了成功的“法门”,“那时候,工厂管营销的人,很厉害。”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是功能时代,只要有技术壁垒,就能把对手挡住,因此研发人员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而公务员因为享受着国家待遇,以及体制里资源保护,同样也是一份稳定的“金饭碗”。

而如今是体验时代。不同于过去“一个人能够拯救一个公司”的情况,如今拼产品、设计、领先的科技,以及创新的营销水平。因此,那些兼具原创能力、产品打造能力,以及传播渠道的企业,便最为热门。

“说得简单点,职业是和经济一起走的,经济热点在哪里,行业热点也就在哪。”比如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只要和互联网沾边的人才都很火,一时间各高校计算机系的分数线也急速提升;

2007年左右,苹果手机第一代出世,以及之后iPad出现,通讯和手机人才便很抢手,计算机便冷了下来;

2008年前后金融危机,金融人才找不到工作,但去年从余额宝开始,互联网金融又变得非常火;随着如今用户体验需求的增高,例如视觉设计师、游戏体验师、心理咨询师等等以前的“冷门”行业,如今也散发出生机。

尽管如今从大的方面考虑,他还是认为,最受欢迎的行业,其实没变,“依旧是那些占有资源、职务体面、收入高、工作环境和谐的单位,比如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老牌外资公司等等。”

然而,和急于挣钱的上一代人相比,如今年轻人在选择行业时,出现了不同的情况。一部分人急于证明自己,拼尽全力在北上广留下来;还有一部分,则更看重自己工作得舒不舒服,工资多少只是判断的维度,不愿意委曲求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