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救命秘法:揉脐法 有一位老爷爷家传了一套治疗大病,强身保命的好方法。此法人人可学,操作简单。自己就可以拯救自己。老爷爷常说: “我命由我不由天” “想活就揉,不想活拉倒” 。口诀 l “劝君穷守生身处,返本还轻(源)是药王”——张伯端《悟真篇》
1.我命由我不由天, 2.精神向内顺自然, 3.揉观脐内一团火。
一、 有一人活了八千岁的老人,派天使传来一个长寿、健康、救命、减肥的方法——揉脐。 二、 大道至简,揉脐就是大道。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祖宗秘法,请传承。想活就揉,不想活就算了。 三、 揉: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心挨着肚脐,向下按着,顺时针揉;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逆时针按揉。 四、 以脐为中心,揉小腹四处的结。从轻揉到稍有力。 五、 揉时轻想脐内有一团火,精神内守。 六、 睡前、睡后空腹时或饭后2小时揉,从每次5分钟开始,渐到10分钟……30分钟。 七、 捋:每揉3-5分钟,要捋一次。左手大鱼际从脖子右侧淋巴上向下捋,直下,过心、胃、脐,推到膀胱。捋到心窝处时,另一手置左手背上,双手相迭下推。左右侧同,各1-3次。 八、 推:双手相迭,手心向内,从体侧推到肚脐略停一下,再转向推到膀胱,左右侧同,各数次。 九、 扒:双手重叠,在一侧腹股沟扒,从腹股沟扒到脐,再从脐推到膀胱,左右侧同,各数次。 十、 坚持:勤而行之,能保健康。小孩子从5岁起天天揉,每次揉300下,约15分钟,一生不生病。胖人揉了能大减肥,病人揉了能救命治病,除净病根。 十一、 揉脐,就是要把产生疾病的供养切断,把疾病的有序化打乱,拔掉病根。万物生长靠供养,失去供养不生长。 十二、 其中玄妙,揉自得之。所在病根都在此处。我命由我不由天,把你的命交给你自己。 十三、 睡功:或躺或坐,舌顶上腭,手心向下,想脚下无限远(处),放松闭眼。时间可由5分钟慢慢延长。最后搓手搓脸。
■ 注意事项
一、 按揉时手要紧贴脐部,(揉的过程中,穷宫穴要垂直对着肚脐揉,不是在肚皮上面转圈)不要在皮肤表面滑移,力量渗透入脐内。 二、 捋、推、扒至脐时,略停顿,再向下推。 三、 揉一会儿一定要多捋几次,否则容易头晕头胀。 四、 化疗放疗过的病人、心脑血管病人、高血压和体极弱者,开始时,一定要轻揉轻按,每次不要超过5分钟,一天不要2次,要有个平稳过渡期。这类病人若重按重揉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先暂停,去请教你的医生。 五、 孕妇等请遵医嘱。 六、 操作时,松静自然,从容和缓。 七、 如有条件,最好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面授学习。 八、 清淡饮食,建议不吃猪肉、鸡肉、牛奶及含防腐剂的食品,以粗茶淡饭为主。
一个保生救命的好方法——揉脐法大道至简: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揉捋推扒精神内守 松静自然 从容和缓揉:男左女右以脐为中心揉,再揉小腹四处的结,从轻揉到稍用力,慢慢来。空腹或饭后2小时揉,睡前睡后揉,每次5分钟,渐到10-30分钟。揉时轻想腹中有一团火。捋:每揉3-5分钟,要捋一次。左手大鱼际从脖子右侧淋巴上向下捋,直下心、胃、脐,向下推到膀胱。捋到胃处时,另一手置左手背上,双手相叠下推。左右各1-2次。推:双手相叠,手心向下从体侧推到肚脐,略停一下,再转向推到膀胱。左右各1-2次。扒:双手相叠,按压在一侧腹股沟,从腹股沟扒到脐,从脐推至膀胱。左右各1-2次。睡功:平卧在床修清静,意念脚下无限深。平躺仰睡,手心向下,想象脚下无限深,放松闭眼。时间可由5分钟慢慢延长。最后搓手搓脸。净化
注意事项: 1. 按揉时手要紧贴脐部,不要在皮肤表面滑移,力量渗透入腹部; 2. 揉一会一定要捋,否则容易头晕头胀; 3. 重在坚持,孩子若能从5岁起天天揉,一生不得病。每次300下,约15分钟。此法坚持做,能救命治病,除净病根,减肥强身,使身体达到理想状态。祖宗秘法,其中玄妙,揉自得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命交给自己; 4. 放疗化疗过的病人、心脑血管病人、体极弱者,开始很长时间,一定要轻揉轻按,每次不要超过5分钟,一天不要超过两次,要有个平稳过渡期。这类病人如果重按重揉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先暂停,改日再揉; 5. 清淡饮食,建议少吃猪肉、鸡肉、牛奶,以五谷杂粮为主。
揉腹法要点简明内经仲景无记载神传世音秘攻克癌症六万例世间一奇迹早晚空腹一定做保命壮身体今日有缘接触到不得病之秘无病之秘------转神阙劳宫对准神阙位,双手叠一起。按压轻重要适宜,可缓不可急。男子左手在下面,先从左边起。女子右手在下面,右边转第一。平卧在床修止观,化积清身体。揉捋推扒四动作,以揉为主体。意念脚下无限深,用力转肚脐。无病之秘——转神阙劳营对神阙,双手叠一起;按压轻重适,可缓不可急;男子左手下,先从左边起;女子右手下,右边转第一;揉捋推扒四,以揉为主体;早晚空腹做,保命壮身体。万物生长靠供养,失去供养不能长。建议
揉脐后,和一些朋友交流了感受,简单总结如下: 1、好方法,适应的朋友可继续。不适应的就停。要辩证使用。未必人人适用。 2、此类方法很多,可多学而综合起来,结合个人体质量灵活用。不必死守一法。原来有好的运动健身法子的,可以原来的法为主,此为辅。 3、肚子大、胖的朋友,反应好的较多。 4、病人请遵医嘱。 5、揉还要多走路,多晒太阳等,多动。 6、不要太执着,不要太过太精进,要吊儿浪当事之。 7、大便受到影响时,可停停。无力疲劳,停。 8、揉了后,前面生过的病,可能会一一来一遍。重时可适当用中药了等。请遵医嘱。 9、可多吃香油、芝麻、红薯等好东西了。 10、 轻,柔,慢,观,不要太重,坚持慢慢来,让自己感受舒服些。笑着来玩。太痛苦就不要玩了。 空五蕴 双手按压脐上转,开启能量源。 无病之秘------转神阙
最新的速效救命法 第一种救命方法:生姜救命法只要是病人或身边的人或自己感觉胸闷、胸痛、气短、头晕等紧急症状时,立即口嚼生姜。就是将生姜直接放嘴中咀嚼,生的生姜特有的辛辣、开窍、醒脑、扩血管的作用能很快改善已经收缩的心脏及脑部的血管,能很快地缓解心脏、脑部因缺血而导致的危险症状。 老人普遍血管硬化,血管收缩很容易出现意外,所以老人要在床头、在出门时的口袋或包里,都要随时放上一块姜,最好是将生姜洗干净,如能去掉生姜皮,将生姜切成小片放在一个小袋子里更好,只要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就将生姜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很快各种不适都能缓解。 生姜又叫还阳草,升阳气的作用非常强,老人、病人的阳气普遍虚弱,经常吃生姜是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的。生姜还能解百毒,只要遇到吃饭后出现的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只要及时吃上几片生姜,胃肠的不适就能很快缓解。 现在比较流行拍痧、拍打疗法,还有脚底的按摩,泄气都是比较厉害的,老人阳气弱,或身体虚弱时,做这些泄气的治疗是很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的,只要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嘴里嚼着生姜片,是不容易发生意外及不容易出现不适的。 我现在给病人做治疗时,只要是拍痧、走罐或注射当归液的过程中,我都会让病人口嚼生姜片,生姜开窍、醒脑、扩血管的强大功能,绝不会让病人出现虚脱的现象。 生姜救命的方法是用在神智清醒,还能口嚼东西的人身上的,如果病人已经嘴张不开了,已经昏迷了,这时我们能做什么? 第二种救命方法:重捏按耳垂、重梳理头顶、重拍打手背。 生活中出现的急救,多数是发生在有晕厥病人出现的时候。为什么晕厥会危及生命呢? 只要发生晕厥,轻者是心脏和大脑的急性缺血,重者就是心脏供血中断,心脏停止跳动。 轻度晕厥的病人,有的神志清楚,有的神智不清楚,但心脏都还是在跳动着的。这类病人有的时候自己安静一会也能自行缓解,但也有的人开始时只是晕厥,抢救不及时,也会醒不来的。为什么会醒不来了呢?是心脏处的供血量太少,心脏在严重吃不饱的情况下,只好休息停跳了。当心脏不再跳动时,身体内部的血液循环终止,全身所有细胞及各个脏器全线“停电”,生命结束。 当一个人突然在你的面前晕过去了,他是短暂的晕厥还是死过去了,一般人是很难一下子判断准确的,除非去摸病人的脉搏,去摸颈动脉,不跳了,呼吸没了,人死过去了。在我这里,只要发现这个人神智不清时,不要管他是晕过去了还是死过去了,都必须立即出手抢救:重捏按耳垂、重重地梳头、重重地拍打手背。为什么重捏按耳垂、重梳头顶的百汇穴、重重的拍打手背能救命呢? 那是因为耳垂处有一条经络与心脏直接相连。大家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只要这个人患上了心脏病,只要这个人心肌开始缺血了,这个人的耳垂就会慢慢变薄,并且会出现褶皱。也就是说,当你发现自己耳垂开始变薄,开始长皱褶的时候,是在提醒你,你心脏周围的经络不太通畅了,你的心肌开始缺血了,你要提高警惕了。 我通过多年的摸索,发现耳垂处是心脏跳动的开关,当心脏跳动没劲时,心脏跳得过快或过慢时,人就会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只要去按摩耳垂,将耳垂搓揉的热热的,心脏的供血就会得到改善,心脏吃饱后就有力量跳动了,跳动的节律也会慢慢地恢复正常。只要心脏跳动有劲后,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就能明显改善,五脏六腑的缺血就会得到缓解,各种因缺血而导致的不适就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耳垂的经络还与肾脏直接相连,“肾开窍于耳”,按摩耳朵的同时也同样刺激到了肾脏,能增加肾脏的血供,也是提升身体阳气的一种方法,而提升阳气的作用就是让血脉活起来,改善各脏器的供血。 当不断搓揉、按捏耳垂的时候,你会发现脸部很快就会热起来了,很快头面部的缺血就会得到改善,继续再按揉下去,还会出汗,这是身体阳气提升,血液循环加快的表现,这个时候,任何病症,只要身体内部血液循环起来了,只要身体开始发汗了,再及时地为身体补足能量,身体的各种不适都会明显减弱或消失。 梳头是提升阳气最直接的方法,只要身体感觉气虚没劲时,自己用十指用劲梳头,很快头脑就会清晰,人就会精神。 如果晕厥病人的现场有两个人的时候,一个人去使劲捏按病人的耳垂,另一个人最好去使劲的用手指从前往后重重地梳头顶,如果晕厥现场有三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最好去重重的拍打病人的手背,大家只要去重重的拍打手背,就会感到特别的痛,这种强烈的刺激,能一下在激活神经,能让血液循环加快,能有效的扩张已经收缩的血管,缓解心脏、大脑的缺血。 这三者最好能共同实施,救治病人的速度会更快,如果只是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先按压耳垂,按不动了,累了就重重的去拍打病人的手背,再去重重地去梳理病人的头顶。 记住,只要发现病人头部微微冒汗了,就是病人快要苏醒的象征,只要继续,病人很快就会醒来,这时只要去摸汗,就会发现晕过去的病人出的汗都是冰凉的凉汗,为什么?只要身体大量食入寒凉的食物,只要身体受凉严重时,身体内部就会寒湿很重,就会温度降低,“热胀冷缩”适合身体内的各种管道、血管、经络。 大家现在应该明白我前面说的吃生姜为什么能救命了吧,就是生姜有很强的去寒湿、升阳、发汗、通窍的效果,所以将晕厥病人救活后的第一个举动是什么?立即让病人嚼上生姜片,然后让病人喝上生姜红枣水,没有这些,喝上温开水,及时给病人注意保暖,很快就能缓解病人很多的不适。 当病人已经清醒了,却发现口角歪斜了,多数是大脑的血管出血了,怎么办?立即找针,对着病人的十个手指尖扎下去,只要能放出血,就能缓解血管的压力,就能控制住血管继续流血,同时再让病人口嚼上生姜片。 记住,就是血管出血的病人,及时吃上生姜片,一样能缓解或止住血管的出血。大家会有疑问,温热的食物不是会让血管扩张吗?血管扩张不是会加重血管的出血吗?大家再想一想,当血管扩张时,血管内的压力就会减轻,压力释放了,血液就不会被挤出到血管的外面。 所以大家记住了,只要是晕厥过去的病人,只要是发觉他们出的都是凉汗,必须及早的用上生姜,病人的病情是不会反复发作的,如果只是一味的按摩,病人就是缓过来了,但能量上不去,有的病人还会再度出现晕厥,只要及时吃上生姜或喝上姜枣水、温开水或温热食物的人,就不宜再次昏迷。 请大家一定要牢记这几招救命的绝招,与西医的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与中医的掐人中、掐内关相比,以上几招,快速救命的效果更好、更快、更安全。 脐与身体系统的关系 脐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从脐是胎儿的唯一供血器官来看,脐是人体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一个部位。国外学者认为:脐有动、静脉,并形成一个广泛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系统,这个血管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在母体与胚胎或胎儿的血液之间执行着物质交换,将带氧的血液输入到胎儿,又将不带氧的血液从胎儿带到胎盘,经胎盘带到母体。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脐与循环系统的关系先天就已形成。 出生后脐周分布丰富的脐周静脉丛,分别回流至上、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通过对脐周腹壁血管的观察也可推断病人的肝脏情况。 脐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脐又称“环谷”,是指脐与消化系统及下焦各脏器有关象征。因为,脐与腹膜直接相连,与大肠、小肠、肝脏、脾、胃、胰等中、下焦脏腑的距离很近,自古以来不少医家常通过脐部给药来治疗中、下焦脏腑的各种疾病。 脐位于阴脉之海的任脉上,其位凹陷似井,为阴中之阴,又称老阴,八卦为坤。坤——五行属土,先天数为八,与人体脏器脾相对应,与胃相表里,故坤主人体消化系统。可见脐与人体消化系统关系密切。至今,民间仍流传着摩腹与摩脐来加强消化系统功能的锻炼方法。 脐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古人认为“先天之呼吸在脐,后天之呼吸在肺”。胚胎学的研究也证明了人在出生前,呼吸的功能是由脐带和胎盘共同承担的,并还执行着保护和营养胚体,排泄废物和产生激素的功能活动。我国古代气功和印度瑜珈功法均有记载,通过特殊的修炼方法,使修炼者的呼吸逐渐减弱到微无其微的境界,由肺呼吸转为皮肤毛孔呼吸,随着功夫的加深,由皮肤毛孔呼吸转为脐呼吸,这个脐呼吸也称胎息,是功夫的一个层次,也是入静的较深阶段。胎息是练后天返先天的手段,是返朴归真,是证明脐与呼吸系统关系密切的最有力的证据。 脐与泌尿生殖系统的关系 李时珍曰:“脐者,人之命蒂也。以其当心肾之中,前直神阙,后直命门,故谓之脐。一点真元,属之命门丹田。”脐为“命蒂”,肾为“坎 ”。“坎 ”水之义也,肾属水脏,故曰坎。心为“离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古人将脐看作是肾水与心火的天然混合区,也是气功修炼的关键部位。 脐属任脉,通督、冲、带脉。冲任督带与生殖及经带胎产密切相关,故脐与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密切。临床上常通过脐来治疗阳痿、遗精、早泻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症。 脐与精神神经系统的关系 《素问》曰“两精相搏谓之神”,从根本上揭示了“神”产生的原始机理。脐为神阙已暗示了脐与心的关系,“神”指人之元神,心主神志。“阙”为中门,神阙就是心之神气通行的门户之合称。而中医所称的神志病实为现代医学的精神神经性疾病。 脐虽为退化组织,但肝园韧带、静脉韧带、腹下韧带等与腹腔内重要脏器的解剖和功能直接相关,同时腹腔内丰富的血管网及植物神经纤维与脐有密切关系。由于脐与腹内脏器及神志的关系,以至出现精神活动与腹内情况有关的学说。如早期西方医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膈下功能的体现,而子宫的游走可引起许多奇怪的症状。该理论虽被后人否定,但对腹部情况和精神疾病的关系、植物神经功能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等研究并未停止,甚至有人指出,腹部疾病与精神分裂症有内在的联系。 脐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脐朝百脉,谓此一穴而系全身,为元阴元阳系结的部位。《大宝论》曰“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为命门也。先天之命门者,由此而受;后天之命门,由此而栽也;……所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脐通百脉,调阴阳、补气血、温脾肾、行强壮、培补元气。医学研究认为脐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提示临床对于免疫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治疗,可从脐部着手,不愧为一条新途径。 养成好习惯:饭后揉肚脐,越揉越长寿!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有一按摩师,就靠给揉肚脐,帮着不少人减了肥,调好了小腿不禁心中好奇。还有说法:“肚子软如棉的客人,身体基本上都无大碍;而凡是肚子硬绑绑的,问题总是多多。 这也是有根据的,中医认为,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按摩一直是历代养生家一致提倡的保健方法之一。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道:“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食毕摩腹,能除百病。”来看看饭后揉肚脐的好处吧!
现代医学认为,经常揉腹能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强胃肠内壁肌肉张力,以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促进胃肠蠕动。 中医认为腹癌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所在,虽然按摩的只是局部,但是却可以通过这个气血生化之处,对整个身体起到培元固本的作用,从而促进全身的健康。
揉腹能够对胃肠道起到刺激作用,可以促使胃肠黏膜产生前列腺素,阻止产生过量的胃酸,防治溃疡病。
每天早、晚坚持揉腹,则能舒肝解郁、调理脾胃,可缓解肝区隐痛、腹胀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经常便秘的人,用掌心顺时针方向旋转揉腹,每次50~100次,能有效增加排便次数,改善便秘症状。
夜间经常失眠的人,可在晚上睡前仰卧于床上,用手揉腹30~40次,便有倦意。 按揉腹部还能刺激末梢神经,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使腹壁毛细血管畅通,促进脂肪消耗,以达到减肥效果。按摩手法为:取仰卧位,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按摩10分钟,每天1~2次。
患者在伤口完全愈合后,进行自我腹部摩擦,可防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一般应在每天早晨起床前上午10点、下午3点钟和每晚睡前各揉1次。 对于体寒之人,每天可以按摩肚子两边,大概在三横指的地方,每天按顺时针的方式按摩两遍,每次5分钟,这样就能调理气血,减轻体寒的问题。
顺时针揉肚脐为补法,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治疗寒湿、脾虚、五更泄泻、消化不良等。 逆时针揉肚脐为泻,能消食导滞,治疗湿热型泄泻、痢疾、便秘等。 揉脐,激活先天“生门”,感悟生命之能肚脐是“生门”,命门是“死门”? 读《呼吸之间》,李谨伯老先生讲到意守膻中窍,他着重强调是“膻中窍”而非“膻中穴”,区别就是:穴在身体的表层,而窍则是身体中间,那个中空的地方。 而说到李世音的揉脐法,大家一直在体会。有些智慧,说是说不清的,只能体会,只能悟,只能用肉身去搜索和丈量。 肚脐后面有什么?李老的意思是有火。可真揉上的时候,那团火,真不好感觉,它在哪个地方?以什么形式呈现? 虽然对佛道文化认知尚浅,但在一些典籍中搜索,不难发现,揉腹、揉脐法,并非李老所创,古人早已有之,只是在细节上,李老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道家上清派经典《黄庭经》中,就有一段:“两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闭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说的是闭住一口气,小腹鼓起,摩腹,揉脐。“水王”,后世理解为肾脏,生门,就是肚脐。 肚脐在历史上有许多叫法,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神阙、命蒂。生门,大约是道家的独特叫法,相对生僻。”生门”所对应的,就是“死门”,即命门。当然,这只是道家养生演变史中,众多说法中的一种。 现代人,常想补肾,其实,如果命门是“死门”,是否意味着人在出生以后,它就注定不断被消耗?若想死中求生,就要打开“生门”的能量,也就是肚脐中的先天能量? 民国时期的道教领袖人物陈樱宁,这样解释《黄庭经》:“黄”指中央,“庭”是阶前的空地,庭院,所以“黄庭”,就是肚脐内的空处。这个解释,也很走心,揉脐,揉的不是肚皮,而是肚脐和命门之间的“庭院”,李世音所说的清理肚脐周围的五蕴,正如同打扫庭院。而这是否又涉及了中国庭院、园林式建筑中的阴阳合德、虚实互补的《易经》道理?一个简单的揉脐背后,所牵连的不只是五脏六腑,更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生命观。 借用进化论者恩斯特 .迈尔的一句话:“在每个时期内,一组特定的事实和某些盛行的理论一旦占据了头脑,任何一种其他的观点都难于引起客观的注意。所以,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现今信念的评价。”(《地磁场和生命》)而这也是我们看待李世音揉脐法的态度。 也请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把肚脐当作出生时,留在身体表面的一个疤而已。 回到胎儿式的呼吸 明代医家胡文焕编纂的《养生导引秘籍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胎息者,抱一守中之法也。婴儿在腹中,取气于脐管。十月脱胎,即取气于神庐。真人鼻无出入,其息深深。老子所谓复归于婴儿者,胎息之谓也。” 大概说的就是婴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通过脐管来“呼吸”。出生后,则通过神庐呼吸,所谓“真人”,就是不再用鼻子呼吸,而回归到胎儿呼吸的方法中去。“神庐”,说的就是通过鼻子来呼吸,然而在查阅这个词句的时候,却发现它被记载在朝鲜医书经典,《东医宝鉴》中 ,原文为:“神庐者,鼻也,乃神气出入之门户也。” 那些我们所丢失的、断裂的,却被另一个民族收藏起来。 肚脐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在印度神话故事里,太阳神毗湿奴肚脐中,生出了一朵莲花,所以诞生了印度教三大主神中的另一位,梵天,又名Nabhija,意思就是“从肚脐生出来的”。不知是否因为如此,印度女性的传统服装,都要露出漂亮的肚脐,风靡世界的肚皮舞,最初也源自对女性生育的崇拜,通过控制腹部气息的转换,表现出肚皮滚动的姿态,又何尝不是一种导引? 而在解剖学中,肚脐神经与阴蒂相连,更是直指生殖。似乎更加能够诠释为什么古人会将肚脐看作是“生门”,而命门却是“死门”? ![]() 三三不尽、六六无穷 在与李老的访谈中,对他所说的先天网络、行走路线,打破砂锅问到底,终归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唯一算得上答案的,就是他操着挺重的一口河北口音说:“哎呀,前三三,后三三嘛。”何为“前三三,后三三”?小编根底尚浅,只好先走走捷径,问问“度娘”,它说:“千峰盘曲色如蓝 ,谁谓文殊是对谈。堪笑清凉多少众 ,前三三与后三三。”“均提相送出精蓝 ,无著投机事已惭。莫谓当年人不荐 ,至今谁解话三三。” 这两话,出自禅理故事,有几个版本,讲的大约都是一位颇有慧根的禅师四方游参,偶遇一位老人。有的版本问,“此间有多少法众?”老人回答:“前三三与后三三。”还有的版本问,“此间有多少庙宇?”依旧是答:“前三三与后三三。”后来的结果,就是那位老人家,原来是位菩萨。与菩萨对话的禅师,最终都受到了点化。 千百年来,关于“前后三三”的诠释,有无数版本,最终,它成了一个谜,一个“需参”的真相。 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也曾说起三三,他说这是佛家的“话头参”。而道家,在任督二脉上,前后都有三关,称为前三关、后三关。后三关由尾闾、夹脊至玉枕;前三关,眉心为第一关,下十二重楼(即喉咙)再到膻中为第二关,下丹田为第三关。前后三关,互相呼应。李老用手笔划“三三”在人体运行的线路,倒有几分稳合。 而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我们最关注的,是“三”这个数。一个“三”字,贯穿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从三三衍生出的“九为数之极”,到老子的“三生万物”。古传活到一百多岁的大医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的“老子按摩法”,名为按摩,实则多是动作导引,大多数动作只做三次。 五子棋,一枚棋子落下,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三,称为三三;围棋棋盘有四个交叉点称为“三三”。类似三三不尽、六六无穷的俗语和成语更是屡见不鲜。 《西游记》的第一回中就提到“不生不灭三三行”。 古人早已发现,“三”的背后,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秘密,我们还没有完全读懂。 肉体通透,神明才会觉醒 在梳理访谈稿时,透过术的层面,我们更看到一个“念”字。 因为“六贼”,眼、耳、鼻、舌、身、意的“叛乱”和诱惑,以至于人们无法越过障碍,正视内在的自己,任由人生被肉身的欲望所掌控,纵容口腹之欲,导致“五蕴”难空,带来种种疾病。揉脐法的根本,就是先清理肉身之乱,排解身体深层的瘀堵、毒素,清空五蕴,通过那个叫“神阙”的地方,激活先天生命网络。更理想的说,是能够顺应天地之道场,和谐共振,天人合一。 佛家总讲“清净”,李老的思想大概如此:欲达到清净,肉体先要清净,脑子才清净,心才清净。回到道家理论上来说,清净才能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李世音,民间一位普通的老人,不普通的是,他对儒释道文化有着特殊领悟、见解和追求。也许他有自己的不足,但是他的追求、探索与奉献给很多人以启蒙。关于生命,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前行者,也许,他们还会为此付出代价。所以更加可敬。 我们更希望通对他的访谈,传播出的正念,惠及每一位读者。 “医者小道也”,是说医病的“医”。肉体通透时,神明才会觉醒,远离贪、嗔、痴、念,人生才有方向感,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健康和谐。这才是生命文化对人类真正的意义。 一.揉脐,是一个长寿、健康、救命、减肥的方法。 二.大道至简,揉脐就是大道。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祖宗秘法,请传承。想活就揉,不想揉就算了。 三.揉: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心挨着肚脐,向下按着,顺时针揉。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逆时针按揉。 ![]() 四.以脐为中心,揉小腹四处的结。从轻揉到稍有力。 五.揉时轻想腹中有一团火。精神内守。松静自然。 口诀: 我命由我不由天 精神向内顺自然 揉观脐内一团火 一切病变清理完 ![]() 六.睡前、睡后空腹时或饭后2小时揉,从每次5分钟开始,渐到10分钟、30分钟。以脐热或微微出汗为度。 七.捋:每揉3-5分钟,要捋一次。左手大鱼际从脖子右侧淋巴上向下捋,直下,过心、胃、脐,推到膀胱。捋到心窝处时,另一手置左手背上,双手相迭下推。左右侧同,各1-3次。 八.推:双手相迭,手心向内,从体侧、肋骨下推到肚脐,略停一下,再转向推到膀胱,左右侧同,各数次。(肋骨、推、手的位置关系) 九.扒:双手重叠,在一侧腹股沟扒,用小鱼际从腹股沟扒到脐,再从脐推到膀胱。左右侧同,各数次。(腹股沟图、小鱼际图) 十.坚持:勤而行之,能保健康。小孩子从5岁起天天揉,每次揉300下,约15分钟,一生不生病。5岁以下小孩可由父母轻轻帮带着做。胖人揉了能大减肥,病人揉了能救命治病,除净病根。 十一. 所有病根,都在此处。揉脐,就是要把产生疾病的供养切断,把疾病的有序化打乱,拔掉病根。万物生长靠供养,失却供养不生长。 十二. 这个法就是净化。净化身心。其中玄妙,揉自得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你的命交给你自己。 十二. 睡功:或躺或坐,舌顶上腭,手心向下,想脚下无限远,放松闭眼。时间可由5分钟慢慢延长。最后搓手搓脸。 有诗赞曰: 空五蕴 双手按压脐上转,开启能量源。 黄庭里面日中天,任督通泥丸。 一团火球暖丹田,腹内雷鸣闪。 釜底加薪后转前,运转小周天。 添油续命合阴阳,五蕴清理完。 无病之秘----转神阙 劳宫对准神阙位,双手叠一起。 按压轻重要适宜,可缓不可急。 男子左手在下面,先从左边起。 女子右手在下面,右边转第一。 平卧在床修止观,化积清身体。 揉捋推扒四动作,以揉为主体。 意念脚下无限深,用力转肚脐。 注意事项: 1、按揉时手要紧贴脐部,不要在皮肤表面滑移,力量渗透入腹部。 2、捋、推、扒至脐时,略停顿,再向下推。 3、揉一会儿一定要多捋几次,否则容易头晕头胀。捋时从耳根下开始。 4、化疗放疗过的病人、心脑血管病人、高血压和体极弱者,开始时,一定要轻揉轻按,每次不要超过5分钟,一天不要超过2次,要有个平稳过渡期。特别重要!这类病人若重按重揉会有生命危险。要遵医嘱。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先暂停,去请教你的医生。 5、孕妇等请遵医嘱。 6、操作时,松静自然,从容和缓。开始先学会基本手法。初学一定要轻,意也要轻。不要重。重在坚持。两周后慢慢 熟了,再根据体力用力。 7、在做的过程中,所有的病,会重新复发一遍。重的话,用中药和饮食调理。 8、如有条件,最好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面授学习。 9、清淡饮食,建议少吃猪肉、鸡肉、牛奶及含防腐剂食品,以粗茶淡饭为主。 10、做的时候要笑着做,快乐的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