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观园林的植物配置设计

 华莲华 2014-04-13
景观园林的植物配置设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中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的恶果。于是,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时而出。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
关键词:植物配置  植物种植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 园林中利用植物而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 
    ① 开敞空间--用小尺度植物形成大尺度空间。仅以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 
    ② 半开敞空间--少量较大尺度植物形成适当空间。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 
    ③ 覆盖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限定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形成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 
    ④  完全封闭空间--高密度植物形成封闭空间。此类空间的四周均被植物所封闭,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比如配电室、采光井等周围被植物遮蔽,增加隐蔽性和安全性等。 
★ 植物配置中的尺度,应从植物配置方式上体现园林中的植物组合方式,体现出植物造景的视觉艺术性。
    根据植物自身的观赏特征,采用多样化的组合方式,体现出整体的节奏与韵律感。【更多】
    ① 仿——仿生原则    
    根据植物习性和自然界植物群落形成的规律,仿照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结构形式,经艺术提炼而就。师法自然,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② 多——植物多样性原则    
    尽可能多地运用植物种类,达到生态多性要求。    
    ③ 位——生态位原则    
    植物种植设计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④ 景——景观艺术性原则    
    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也不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⑤ 适——适地适树原则    
    植物配置中尽可能多用乡土树种,保证效果的稳定性 。【更多】
    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
    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同时要考虑使用者要求,结合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进行设计,满足人活动、遮荫、赏景和提高环境质量等的功能要求。【更多】

 

    自然界的山岭岗阜上和河湖溪涧旁的植物群落,具有天然的植物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式植物配置的艺术创作源泉。中国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风景区中,植物配置通常采用自然式,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旁侧则采用规则式。园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更多】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更多】 
    ★ 对比和衬托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将它们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创造出和谐、稳定、美观的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欣赏和游憩等方面的需要。
    ★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植物配置。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 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
    ★ 水景植物配置
  园林中的各种水体如湖泊、河川、池泉、溪涧、港汊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体生态环境要求,水景创造要注意堤和岛划分水面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滨水植物具有造景功能,并在城市滨水景观绿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用不同的色彩点缀着滨水岸线及驳岸,使水面和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水边植物宜选用耐水喜湿、姿态优美、色泽鲜明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景,或同花草、湖石结合装饰驳岸。要选用花木或色叶木以丰富水景。
    在较大的水体旁种高大乔木时,要注意林冠线的起伏和透景线的开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不宜栽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将远山、近树、建筑物等组成一幅“水中画”。【更多】
    ★ 路旁植物配置
  路旁植物配置时,要注意创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道、竹径、花径、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园路中,应打破一般行道树的栽植格局,两侧不一定栽植同一树种,但必须取得均衡效果。株行距应与路旁景物结合,留出透景线,为“步移景异”创造条件。
    主路应以乔木为主,适当配置少量花灌木,形成特色的景观,如银杏路、合欢路等;较长的道路上,可以用多种植物进行配置,但主景要突出。
    路口可种植色彩鲜明的孤植树或树丛,或作对景,或作标志,起导游作用。在次要园路或小路路面,可镶嵌草皮,丰富园路景观。规则式的园路,亦宜有二至三种乔木或灌木相间搭配,形成起伏节奏感。 【更多】

 

    ★ 建筑物旁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时,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栽植一株树冠如盖的较大的秋色树;“闻木樨香轩”旁,以桂花树环绕等。其次,要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协调。
    如建筑物体量过大,建筑形式呆板,或位置不当等,均可利用植物遮挡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物的基础种植,墙基种花草或灌木,使建筑物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稳定基础的作用。屋角点缀一株花木,可克服建筑物外形单调的感觉。
    墙面可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宜密植有适当高度的常绿树作背景。坐椅旁宜种庇荫的、有香味的花木等。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规律和四季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准确地再现自然的佳景。
    ★ 假山石旁植物配置
  假山一般以表现石的形态、质地为主,不宜过多地配置植物。有时可在石旁配置一二株小乔木或灌木。在需要遮掩时,可种攀缘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块旁,则常常以书带草或低矮花卉相配。溪涧旁石块,常植以各类水草,以助自然之趣。
    在园林中,当山石与植物组织创造景观时,要根据山石本身的特征和周边的具体环境,精心选择植物的种类、形态、高低大小以及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形式,使山石和植物组织达到最自然、最美的景观效果。
    柔美丰盛的植物可以衬托山石之硬朗和气势;而山石之辅助点缀又可以让植物显得更加富有神韵,植物与山石相得益彰地配置更能营造出丰富多采、充满灵韵的景观。
棕竹
棕竹
美国红橡树
美国红橡树
秦岭冷杉
秦岭冷杉
红叶石楠
红叶石楠
大果冬青
大果冬青
黄连木
黄连木
金叶连翘
金叶连翘
龟背竹
龟背竹
银桦
银桦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
杨桃
杨桃
木瓜树
木瓜树
柿子树
柿子树
大花第伦桃
大花第伦桃
枸桔
枸桔
板栗
板栗
栒子
栒子
樱桃
樱桃
枳椇
枳椇
石栎
石栎
茶花
茶花
半边莲属
半边莲属
月季
月季
前程
前程
六倍利
六倍利
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
比陀紫薇花
比陀紫薇花
雪花莲
雪花莲
伏地福禄寿
伏地福禄寿
黄花夹竹桃
黄花夹竹桃
结语:
    植物作为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与路径、节点、区域、标志、边界等到环境意象的形成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植物本身可以作为主景构成标志、节点或区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这几大要素的配景或辅助部分,帮助形成结构更为清晰层次更为分明的环境意象。园林植物配置要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