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试的这些问题你知道吗?知道这些复试没问题!!转给即将复试和未来复试的同学!!!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4-13

 

  一、有关导师的问题

  1. 现在可以联系导师了吗?

  可以,但要懂得方法,别让老师烦你就好。

  2. 联系之前须要了解导师的情况吗?

  这个是必须的。一般来说,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你未来的导师。导师的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导师的经历主要是指导师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当下工作状况主要是指职称、是否兼有行政职务;学术研究情况是指导师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学术研究风格;师生相处情况指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等等,这些情况主要从日常教学和师生交往(尤其是节庆日公共活动)中了解。

  3. 如何联系导师呢?

  邮件是最好的方式,须要注意邮件的格式。

  打电话也可以,但要事先准备好谈话的提纲,并注意打电话的礼节。

  4. 用邮件联系导师须要注意什么呢?

  用邮件联系导师时,首先要特别注意邮件的写作格式和用语。邮件格式正确与否,显示的是你个人的职业素养,用语准确与否显示的是你个人的文化素养。

  其次,关于邮件的内容很重要。联系导师主要是告诉导师报考他研究生的信心以及决心,其次是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可塑性,再次是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

  最后,写邮件时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结构与逻辑性,切记要反复打草稿,直到你搞清所写内容之间的关系。

  5. 导师不回我的邮件怎么办?

  导师一般都不会回邮件,除非你先前和他有过交流。

  即使你遇到了不回邮件的情况,也不要着急。不回邮件的可能原因很多,而你前面一封高质量的邮件如果已经让导师看过,并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也会有助于你的成功。

  6. 电话联系导师须要注意什么呢?

  如果你一定要打电话,可以参照如下的流程:

  1)编制与导师电话沟通的内容提纲,包括开场问候语、问题大纲及结束语。

  2)如果是手机联系,要先发短信告知,简单介绍自己,并询问他接电话是否方便。

  3)得到导师回复确认后,隔3~5分钟再拔打,但时间间隔不要过长。如果导师表示现在时间不方便,可以再以短信形式进一步沟通方便的时间,导师确认后,自己在短信形式回复,表示谨记,会在约定的时间打电话(注意可以表示正式沟通前,会再短信与导师确认一下)。

  1) 如果导师没有回复短信,隔段时间再发,如果还不回,请别再用电话联系。

  3)如果是联系导师的办公电话,可以在工作时间拔打。须要注意的是:首先要询问对方是不是XX教授(事先了解其正确的职务),得到确认后,简短表明本次电话的意图,并询问导师是不是方便。如果得到肯定回答,则按事先拟好的提纲沟通;如果导师表示不方便,可以约一下时间,表达沟通的意愿。

  7. 与导师沟通什么内容比较合适呢?

  沟通的内容一般来说是由你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的,但下面的内容可以做参与。个人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学习情况(毕业学校(非应届生可介绍工作单位与经历)、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研究方向和兴趣等。若导师有兴趣,便会增加成功的机率。

  8. 我想提前去见导师,能见到么?

  这要看你去见的导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是否愿意接见你。

  行动之前,一定要与导师进行沟通确认(建议沟通的时候采取委婉的方式),如果得到确认,即可去见。如果导师表示不方便,则最好不要去见了。

  9. 导师愿意接见我,有没有必要带土特产?

  礼多人不怪!

  如果导师都答应见你了,空着手去总不是一件好吧,送礼,人之常情嘛,当然,有就带,没有就不带,礼不在贵而富有家乡特色就好。

  10. 给导师送礼物就一定能保证被录取吗?

  这个很难说,也不好说。

  11. 联系导师时有哪些忌讳的地方

  1)忌讳之一:过分向导师了解某些信息。

  导师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心情,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尤其不要表现的急功近利。

  一些初试合格的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乃至导师的同事、熟人来了解复试的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等。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因为这不利于了解考生的正确情况、不利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不但不会泄漏复试内容,反而对这些考生会有一些抵触反感情绪。

  2)忌讳之二:过于频繁地联系导师。

  虽然考生确实有必要与导师联系,但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频率。如果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可能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3)忌讳之三:询问毕业后就业问题。

  就业是学生的大事,但不是导师的头等大事。作为导师,更关心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而非工作介绍者。不要因为一个不是现在的问题,让导师对你失去兴趣。

  4)忌讳之四:探听导师隐私并让导师知晓

  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让人知道你在探听他的隐私,那么他会怀疑你的品德,因而会留下极其负面的影响。

  5)忌讳之五: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

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

二、院校与专业选择

  12. 你为什么考我们这个学校?

  这是在考查你对目标院校的了解情况。

  答案要点:兴趣+该校该专业名气和实力+该专业老师的实力。

  13. 为什么会报考这个专业,以及今后的打算。

  建议事先了解所报专业的研究领域与方向,然后稍微准备一个小型的研究计划(不成熟也没关系),最后你准备的与所报专业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

  14. 你认为自己本科专业和现在所考的专业有什么互补性或者借鉴性?

  本科是学习,是基础,而硕士是研究。

  15. 你认为跨专业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以上两个问题的建议:如果你是跟专业的,在复试前需好好思考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所考专业之间展开论述。最好整理出了一篇腹稿,至少要有回答的提纲。

 三、专业相关问题

  16. 复试中,专业课到底考哪方面的内容?

  有的学校有参考书目,有的学校没有,如果复试新的参考书目,以新的参考书目为主,如果没有,可以咨询往届考生,或者以初试的参考书目为主。

  17. 专业面试会问到哪些内容?

  专业课的基础知识永远少不了,时间允许的话,招生院校以及导师老师的一些专著,以及本专业的核心期刊都看一下。

  18. 专业面试会问一些热点的话题吗?

  有可能会,也有可能不会。适当关注一下很有必要。一方面是看你了解不了解当前的动态,另一方面是看你分析问题的能力,剖析问题的能力。

  19. 我的专业很差,导师会不会为难我?

  这个不用担心,复试的目的在于择优录取,而不是在于为难学生,如果导师是在为难学生,那么他将很难判断谁优谁劣。一般情况都只是在引导你。

  20. 本校的学生会有优势吗?

  这是必须的,他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1. 跨专业考试,受歧视?

  这得看什么方向,看什么样的老师了,有些老师还喜欢跨专业的学生。

  22. 非名校学生受歧视吗?

  这是“人之常情”,在复试的时候虽然不说,但实际会存在。

  但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以自己能力和潜力来征服评委。

  建议:适当表达你对自己院校和专业的热爱,并会将这种热爱转移到新的院校与专业上。

  23. 你对目标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什么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建议:

  1)切实了解你所报考专业的情况,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

  2)了解其它院校相关专业的情况,最好进行一些比较。

  3)看一些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权威期刊。对整个行业研究有个大体的了解。

  24. 你为何换专业?

  对于跨专业考入的学生,要特别注意思考这一点。要提前准备好相关问题的答案。

  25. 如何在复试面试中体现自己的专业知识?

  复试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专业课知识的考察。无论是跨专业还是非跨专业的考生,在面对专业课问题的提问时(具体形式可能是口述或者笔写)要有意识体现自己思路的独创新鲜性,因为导师作为学术带头人,其学术习惯很自然地会促使他们愿意多方听取新鲜思路和独创见解,并乐意招纳具备创新开拓精神的学生。考生在提出自己个人见解时,态度要谦虚谨慎,不妨可先简要陈述对该问题的一般性见解,然后在对此肯定的基础上再详细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

  26. 请你简单说说你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这需要你简要的概括一下你的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但须要注意的是,这不只是在让你做概括题。建议做如下的准备:

  1)500字左右的概括内容

  2)可以适当显示你的研究能力(可以谈谈你在写论文时的研究方法)。

  3)如果你是跨专业的考生,可以适当结合你本科的学习与研究,对所报专业的研究的支持作用。

  建议:精心准备这部分内容,要清晰明了,尽量不出现让评委追问的情况。

四、发表论文及著作

  27. 你在本科期间有论文发表吗?

  尤其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来说,可能是必须的,因此对于论文和著作这方面,也是有必要准备的。

  【建议】有论文和著作的,可以提前复印一下当面给老师留下。

  没有的话,实话实说就可以了。如果评委追问有什么研究兴趣,则可以围绕自己对科研的设想具体讲述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