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俊】老店(13.6.15)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4-13

做生意的才希望自己有一个百年老店的买卖,勿,一百年都算少,最好是儿子孙子灰孙子传下去。但是乃遭外面做生意的环境,邪气险恶,一勿当心就血本无归,所以有心无力的居多,久关生意人看着自家买卖载沉载浮,了这样的污浊尘世里,一眼办法也没得。

话说愚园路涌泉坊贴隔壁,八十年代初,无声无息开了一爿面馆,屈指算来,几十年过去,也就是讲,小半只百年老店已经做出来了,迭块地方大大小小买卖来了又去,只有伊稳笃笃门面撑到今朝。

面馆老板大约摸是退伍军人,江北口音,揣摩下来应该是安徽帮江苏交界地面人士,面馆门面哈小,螺蛳壳,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化过。有两个帮工,其中一个大概是伊老婆,收账,唱单,吆喝;另一个就是跑堂,揩抹桌面,端面,开啤酒瓶盖头汽水盖头,搬搬弄弄的粗使活计,老板自己一直捂在后面灶披间,有辰光夏天热的不堪,才出来透一口气,他的工作最简单,也最繁重辛苦,对了,下面给我们吃。

愚园路,其实不是做生意的地方,隔壁静安寺太闹,它又太安静,90年代以后,全是老太太老先生的市面,多多少少的店面都倒下了,只有这爿面店,虽然生意说不上兴隆,总是不紧不慢的每天准时开张,迎来送往,起头第一波是学生子,要急匆匆赶去学校升旗;接着蓝领白领不欢喜在家里吃泡饭的朋友,填饱肚皮好去工地干活,或者晃到咖啡馆,拿三叶草跑鞋塞进包里,趾高气扬的进公司;第三波就是我们这样的白相人,十点来钟回笼觉困好,出来细细补一点面食,下半日好去欧罗,呼着香烟,看看今天南洋公司给出的足总杯赔率。所谓民以食为天,不管你是谁,到顿了总要吃一点东西,米饭吃来吃去总是一样的,哪里如面条还能翻翻行头,何况今天的人,压力都大,脾胃没几个特别健旺的,吃米饭会反酸,不如面条和缓妥帖。所以这么小小的一点不起眼的面馆,今天还开得好好的。居然就成了一个了老店。

现在想来,其中也不是没有险恶,十年前的SARS当然叫人心有余悸,不过要追溯的远一点,记得90年代那场甲肝风潮,虽然肇祸的是毛蚶,不过几乎所有的饮食店都被波及,富春小笼都岌岌可危,何况你一个小馆子,那时候我每次路过,都看见里面冷清清的,这么小的门面,最角落的陈设都一览无余。不过老板还是笑盈盈的,哪怕有一个客人,照样做他的小本生意。后来,慢慢的,这里又兴旺起来,到了饭点,三张桌子挤个不开,像极了香港的那些街边小茶餐厅。

去年中秋,回家路过愚园路,看见这爿面馆居然早早的打烊了,玻璃门里看的很清楚,几张桌子都围满了农民工,桌上不是面条,高高低低堆叠的都是菜盘子,啤酒瓶子,谈笑声隐隐传出来,我很少见到这样尽兴开怀的体力劳动者们,能够有机会在陌生的城市里,一醉方休。

马二先生教导蘧公孙说,举业,人人都要做的。今天咱们每个人的举业,可能就是生意经。很多很多小孩子,都想赚大钱。可是赚钱,仅仅凭借欲望,可能未必现实。这么个不起眼的小店,已经赚了几十年的钱,他未必有什么大的野心,只是在和世界交换时,平等,温暖,淡然。大概这就足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